小學英語生本課堂分組

課堂中小組合作的那些事
1個回答2024-02-23 02:56
小組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一種常態(tài)化現(xiàn)象。幾個學生在課堂上一起討論的情景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授課老師進行方方面面的考慮以及團隊協(xié)作的訓練才能形成。

分組原則

小組合作探究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便是分組。就人數(shù)來看多以4人、6人為一小組,至多8人。在座位設置上除了有傳統(tǒng)形式的前后排座位形式,也有馬蹄型等形式。目前許多專家學者提出的小組分組方法原則是“ 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解釋見下面)。八字分組原則,需要老師花費很多精力才能達到。

組內異質:在小組內按照優(yōu)秀、中等、后進三個層次來分配學生,實現(xiàn)差異化分組,讓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助和協(xié)作的關系。組間同質:對小組進行均衡化的資源配置,根據(jù)一定的標準,把學習成績、能力、性別、性格等不同的學生,相對均衡地分配到小組中去,使得組與組之間差異不大,有利于小組之間開展學習競爭。

分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除此之外分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這些問題:

1.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對學生的性格、薄弱項等方面有了大致了解后進行初步的分組。2.分組時應充分參考學生意見,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樣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3.分組之后,要密切關注稍薄弱的小組,多給予鼓勵和指導。4.根據(jù)班情選擇合適的座位形式,最大限度的方便課堂小組活動。

初次劃分小組后,在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之前,老師和小組成員還需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相應的問題:

老師:

1.對于小組合作沒有清晰地認識,在組織引導方面存在欠缺。

2.教學觀念具有局限性,課堂教學設計不適合學生的發(fā)展。

3.合作學習形式大于內容,教師合作探究設置的問題不具有討論價值,為了合作而合作。

4.場面活躍,但是效果和理想差距較遠,學生討論出的結果和預估相距甚遠。

學生:

1.有些小組交流沉悶,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吃大鍋飯的現(xiàn)象,組內發(fā)言不積極,討論不夠熱烈。

2.學生不知合作方法,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

3.組內出現(xiàn)話語霸權現(xiàn)象。

4.小組磨合沖突,組員內部不和諧,提出換組要求。

那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如何讓小組合作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避免小組合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呢?

選好小組長

小組長在整個小組中起到扛鼎作用,在挑選小組長時,要考慮以下因素:

1.是否具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

2.是否得到小組成員認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3.明確組內成員分工:比如記錄員、匯報員等。

4.公開競選,適當微調,聽取學生意見。

小組長不一定由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擔當,但是能組織成員展開討論匯報,協(xié)調組內意見,調控小組紀律。

小組文化建設

有形文化:組名、口號和標識等;

無形文化:組內制度建設、班級活動等。

小組成員討論決定小組的組名和口號等有形的文化符號,通過這一文化儀式,使小組成員達成共識,增強小組歸屬感和身份感。

組內制度建設:

1.發(fā)言者在發(fā)言時,要注意傾聽。

2.組內發(fā)言內容要保密,不要隨意傳播。

3.組內各類角色需要組員輪換擔任 , 不能由同樣的 人一直擔任同一角色。

4.組內人人具有發(fā)言權利,小組長要注意調動每一位組員發(fā)言 , 使其感到平等、受尊重。

5.計時員負責計時 , 防止組員過多發(fā)言和閉口不言。

6.記錄員記錄組員提出的核心觀點 , 不得刪除與自己觀點不符看法。

7.噪音控制員應該注意控制本組成員聲音大小,不要影響其他組的正常活動。

8.匯報員要忠實地介紹本組集體意見 , 不要 “乘機 ” 兜售自己的 “私貨 ” 。

量化表

量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小組的小組成員進行獎勵和懲罰。

呈現(xiàn)形式:量化表

評估:小組長負責評估小組內個人表現(xiàn),實行小組評估+個人評估各占50%的模式,避免小組成員中出現(xiàn)話語霸權,任務都由好學生代勞的現(xiàn)象。

獎勵:物質+精神獎勵,如一個月、兩個月或者在學期末給小組成員贈送一份他們喜歡的禮物,作業(yè)減免、犯錯免責、免十次打掃衛(wèi)生等。(最終解釋權在老師手中喲)

評價方式

評價內容多元化:小組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等。

關注學習目標和效果有無達成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進步、小組成員的合作程度以及創(chuàng)新等方面。如小組學習合作過程中的合作態(tài)度、方法、參與程度、協(xié)作、傾聽和交流等。以下評價維度表僅供參考:

老師自身角度

1.轉變教學觀點,更新教學方法。

2.做小組合作的引導者,積極參與其中,及時引導。

3.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合作學習要求,讓學生清楚學習任務。

4.給予小組充分的學習討論時間,討論之前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

5.正確處理學優(yōu)生和特困生之間的關系。

6.重視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

小組合作的應用中會出現(xiàn)各類問題,需要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完善,如果老師們在使用小組合作時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有好的應用方法可以跟我交流哦!
學校組織去山區(qū)給貧困孩子上一堂課,我應該上一堂什么課呢?急!
1個回答2024-03-30 11:42
根據(jù)自己的特長給孩子們講課,讓孩子們了解外面的世界,給孩子們希望,或者學到某方面的知識。
怎樣組織幼兒課堂
1個回答2024-02-16 22:30
讓孩子上課學會安靜地聽你講話,要先 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加上夸張的肢體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再配上有趣的律動,讓每個孩子都跟著你動起來,最后讓你的眼神掃視全班孩子,使每個孩子都能感覺到老師在盯著他(她),等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后,就可以進行你的教學了,但重要的一點是你的課要生動,讓孩子能參與進來,注意動靜結合,不知道你們班的孩子是幾歲左右 的,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只有10分鐘,中班的 在15分鐘,大班的孩子在20分鐘到30分鐘,可根據(jù)你上課的精彩度來決定時間的長短。記住一點,千萬不要大聲制止孩子吵鬧,也許第一次有用,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麻木了。
如何組織好學生課堂上的分組討論?
1個回答2024-02-14 04:57

分組討論 不乏一些學生鉆空子 玩 聊天,那看來 你對學生還是很溫柔的,一般這種情況 我會殺雞儆猴的 讓他們明白現(xiàn)在就只是討論 而不是借這個名義在玩 ,每一組 可以指派一個小組長 管他們的紀律 以及討論結果 最后全班比較一下 表現(xiàn)好的 或者 有進步的 都要即使表揚

淺談如何組織《英語聽力》課堂教學
1個回答2024-02-07 01:34
陳愛珠 ,淺談高中英語聽力教學[J] ,《教師》, 2013(14): 81-82
課堂上小組討論要注意什么
1個回答2024-09-25 17:03
一.教師對討論“問題”要精心設計  

小組討論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即能多向度地理解。如果討論的問題具有明確的答案就沒必要討論。小組討論的重要價值是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互相啟發(fā),讓他們的認識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采取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應該是某項任務需要多人的合作才可以完成,或者多人合作確實比一個人獨立完成效果好。其次教師要給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做好合作或討論的準備。討論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前提,有針對性的討論,有目的性的討論,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要求?! ?br/>
二.教師對小組討論要掌控好

1、小組成員分工要明確,要在努力完成自己任務的基礎上相互合作。小組討論需要每位成員都有明確的角色和任務,要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例如,小組討論時要有人做記錄、監(jiān)督發(fā)言時間、整理小組觀點、代表小組在全班發(fā)言等,這些任務需要事先明確,才能提高討論的效率。每項任務都很重要,所以小組成員既要分工也要合作,特別是新成立的小組,成員之間更需要磨合。分工要采取輪換的方法,以保證每位成員都有機會擔當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的鍛煉?! ?br/>
2、指導學生進行真正的對話。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往往各講各的,等到每人講完了討論也就結束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學習。因為小組討論不僅需要展示每個學生的觀點,更需要在觀點的相互碰撞、啟發(fā)的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所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質疑、相互論辯,在這個過程中將思考和認識展開和深入。為此我要求每位參與討論的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并與自己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特別是對不同之處,要分析原因,從而修正、發(fā)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認識。實踐證明教師只要進行有效的指導,討論效果就會更明顯一些,小組內就能避免各自的獨白,進入真正的對話?! ?br/>
3、小組討論要避免成為少數(shù)“精英”的對話,要防止討論時間控制不當。在課堂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每次小組討論大多是兩三位“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言,其他同學基本是“看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應及時指導。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相互尊重,認識到每位成員都有表達的權利,但同時也有傾聽的義務,要給沒有發(fā)言的同學的機會。其次,指導學生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每位學生都應該意識到不管自己的觀點多么重要,都必須控制發(fā)言時間。如果每人在發(fā)言時都遵守時間規(guī)定,就很少會出現(xiàn)少數(shù)人控制討論或相互爭搶的現(xiàn)象。在限定的時間內能否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這是教學的難點,在小組討論中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討論時間的控制上,一方面要預先設計好討論的時間,同時也要根據(jù)課堂討論的實際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對教師來說,給學生活動越多的課堂,教師越難以把握節(jié)奏和時間,因為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會明顯增加。所以教師跟據(jù)實際情況,掌控好學生的小組討論?! ?br/>
4、引導學生總結、概括小組討論的結果, 形成小組間交流和碰撞。在教學中,小組之間的交流和碰撞非常重要,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就需要每個小組提煉和概括好各自的觀點。小組間的質疑討論往往能夠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div>
家長進課堂講什么 家長課堂之教子有方 小學家長進課堂教案
1個回答2024-02-20 20:16
有效的隨機教育常常是多種教育手段的靈活運用或綜合體現(xiàn)。它雖然不像專門的教育活動那樣歷時較久、層層展開,但如果運用得當,同樣可以對幼兒社會性品質的強化和內化起到不可或缺的、欲專門的教育活動相輔相成的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一定要善于觀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意識的引導和教育幼兒,這樣一定能在幼兒同情心的培養(yǎng)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怎樣組織幼兒課堂紀律?
1個回答2024-02-10 19:18

讓孩子上課學會安靜地聽你講話,要先 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加上夸張的肢體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再配上有趣的律動,讓每個孩子都跟著你動起來,最后讓你的眼神掃視全班孩子,使每個孩子都能感覺到老師在盯著他(她),等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后,就可以進行你的教學了,但重要的一點是你的課要生動,讓孩子能參與進來,注意動靜結合,不知道你們班的孩子是幾歲左右 的,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只有10分鐘,中班的 在15分鐘,大班的孩子在20分鐘到30分鐘,可根據(jù)你上課的精彩度來決定時間的長短。

記住一點,千萬不要大聲制止孩子吵鬧,也許第一次有用,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麻木了。

把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教室里,由一位教師在同一堂課內分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
1個回答2024-01-24 13:16

D

解析:

D

復式教學是把兩個年級以上的學員調至編在一個教室里,由一位教師在同一堂課內分別對不同年級的中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復式教學是一種特殊的第二種分組教學。復式教學的主要類型是:直接教學和學生自學或做作業(yè)交替進行。

怎么組織幼兒課堂紀律?
1個回答2024-01-30 18:44

相信每個幼兒老師對于組織幼兒的課堂紀律,都會感到非常頭痛。因為幼兒的語言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成,還有很多話是幼兒不是很懂的,此時和幼兒的溝通肯定會難上很多,那么對于幼兒的課堂紀律的組織有哪些方法?

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用孩子的語言跟他們真心的說話而不是命令式的,常規(guī)的建立是要循序漸進的,根據(jù)自己班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自己的經(jīng)驗,確定專門的課堂常規(guī),每節(jié)課都強調,堅持半個月,當你在上課時,就不用在愁如何組織了。 ?

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吸引孩子,讓孩子愿意聽你上課,跟你玩,講一會就玩一會。 ?

讓孩子上課學會安靜地聽你講話:先要用孩子喜歡的話題吸引孩子的興趣,在活動中調動孩子的參與性。 ?

讓孩子喜歡你,還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不光是你本身能讓幼兒安靜,還要活動的內容讓幼兒感興趣。先想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做個小游戲了、唱首歌了,等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你那了,再講課,講一會玩會游戲再講,他們的注意力很小,你講重點,將10分鐘左右就帶領他們玩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