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分封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典故 帶項羽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3 16:07
破釜沉舟
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后,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進軍決戰(zhàn),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慧氏兩軍交戰(zhàn)后待秦軍力竭之后才進攻。

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并聲稱他叛國反楚。于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隨后,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消碧閉趙國以解巨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zhàn),沒有一點后退的打算。

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巨鹿外圍,并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lián)的通道。楚軍戰(zhàn)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zhàn),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拿裂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zhàn)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zhàn)勝后,項羽于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后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zhàn),決心很大。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宴劉邦于鴻門?!胺对銎?,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椡踉唬骸Z?!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現(xiàn)在常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比喻言行表面上雖有名目,實則另有所圖。
用“鴻門宴”表示明知是隱藏危險的邀請但又不得不去,有進退兩難的含義。
劉邦和項羽在鴻門會見,酒宴上,范增想除掉劉邦,讓項莊舞劍,以便乘機殺掉劉邦,于是留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
英布是項羽的舊部,被項羽特意安排封王,為何還要背叛項羽?
3個回答2023-01-14 05:40
因為英布覺得跟著項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所以當劉邦給了他更好條件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就背叛了項羽,只能說他這個人就是唯利是圖。
項羽為什么分封那么諸侯王呢?
1個回答2022-12-06 22:53
這是因為項羽認為這樣能夠讓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擁護,從而讓自己統(tǒng)一天下。
項羽為什么自封為“西楚霸王”?
3個回答2023-02-05 00:35
項羽爺爺項燕是楚國大將軍,保護楚王,楚王沒能力繼續(xù)當王,所以楚王就說“先入關中為王”所以項羽要自封“西楚”的“霸王”,霸王二字能體現(xiàn)自己NB!
項羽為什么封劉邦為“漢王”?
1個回答2022-09-03 17:25
主要是因為劉邦把自己奪取天下的野心隱藏得比較好。

讓項羽以為他擁有漢中之后就會懈怠,給他點小利就能填飽他的肚子。好讓劉邦臣服于他。
項少羽是項羽嗎?
3個回答2022-11-29 21:11
是,秦時明月里面少羽就是項羽
只是因為年少所以被叫少羽的
其本名不變,就是項羽
項羽本紀寫了項羽的哪幾個故事?
1個回答2024-02-01 21:12

分別是:巨鹿之戰(zhàn)、鴻門宴、垓下之圍。

1、巨鹿之戰(zhàn)

巨鹿之戰(zhàn),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后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zhàn)),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zhàn)性戰(zhàn)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并于八個月后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zhàn),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2、鴻門宴

《鴻門宴》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一篇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后(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全文以劉邦赴項營請罪為核心,連同赴營以前和逃席以后分為三個部分,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按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組織周密嚴謹,語言精練優(yōu)美。

3、垓下之圍

《垓下之圍》記敘的是項羽這位悲劇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現(xiàn)他失敗時的英雄風采。作者通過垓下之圍、東城快戰(zhàn)、烏江自刎三個場面的描寫,多角度、多層次地刻畫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別姬的兒女情長,又有東城潰圍的勇猛善戰(zhàn)。

既有陰陵迷道、歸敗于天的寡謀、自負,又有烏江拒渡、贈馬亭長、賜頭故人的知恥重義、純樸仁愛。

作者還善于在歷史事實進行藝術加工,寫出了許多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如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紿曰”的生死機緣、愧對父老的知恥良心、贈馬賜頭的臨終義舉等,使這篇文字達到雄奇悲壯的美學境界,讀之令人蕩氣回腸。

項羽分封的18個王哪些是自己的部下
1個回答2022-11-11 11:10
18王中項羽部將是九江王英布(黥布),濟北王田安。其他16王是
劉邦:沛公,漢中王
章邯:秦降將,雍王
司馬欣:秦降將,塞王
董翳:秦降將,翟王
魏豹:魏王
申陽:張耳部將
韓成:韓王,韓王
司馬昂:趙將,殷王
趙歇:趙王,代王
張耳:趙相,常山王
吳芮:楚將,衡山王
共敖,楚柱國,臨江王
韓廣,燕將,遼東王
臧荼,燕將,燕王
田巿,齊王,膠東王
田都,齊將,齊王
項羽滅秦分封諸侯都有哪些
1個回答2022-11-06 09:31
這十八個王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項羽這樣分封的目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權威,以便號令天下;其次是把他的勁敵劉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將章邯、司馬欣給予鉗制。[
項羽分封諸侯為什么最后失敗了
1個回答2022-12-16 08:54
項羽的失敗不在于他是否分封諸侯,而在于他容不下人,導致人才都流失了,并且大多都跑到劉邦哪里了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