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分油的分析與解答

韓信分油的故事,韓信走馬分油是怎么分的?
1個回答2024-01-27 19:53

韓信騎馬走在路上,見兩個人在路邊為分油發(fā)愁。兩個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克)的簍子,里面裝滿了油;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蘆,罐可裝7斤油,葫蘆可裝3斤油。要把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誰也沒有帶秤。韓信騎在馬上說:“葫蘆歸罐罐歸簍,二人分油回家走。”說完了,打馬就走。兩個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倒來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兩半,每人5斤。韓信所說的“葫蘆歸罐”,是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倒;“罐歸簍”是把罐里的油往簍里倒。往油葫蘆里倒油,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歸”,“歸”到第三次,葫蘆里出現(xiàn)2斤的油量。再把滿滿一罐油“歸”到簍里,騰出空來,把葫蘆里的2斤油“歸”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蘆3斤油,“歸”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了。擴(kuò)展資料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zhàn)術(shù)家韓信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戰(zhàn)術(shù)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shè)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

韓信分油的故事知道不?
1個回答2024-01-21 00:40
第一步,將簍里的油倒?jié)M葫蘆,再從葫蘆里倒入罐子,再重復(fù)一次,則簍里剩4斤,罐子有6斤,葫蘆空的。

第二步,將簍里的油倒?jié)M葫蘆,葫蘆里再倒入罐子,則簍里剩1斤,罐子有7斤,葫蘆有2斤。

第三步,將罐子里的油全倒入簍里,則簍里有8斤,罐子空的,葫蘆有2斤。

第四步,將葫蘆里2斤倒入罐子,再將簍里的油倒?jié)M葫蘆,則,簍里有5斤,罐子有2斤,葫蘆有3斤。

第五步,葫蘆里的全倒入罐子,則罐子有5斤,簍里有5斤。
韓信分油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22:00
先是有罐3 葫蘆3 簍4 之后罐6 葫蘆3 簍1 之后罐7 葫蘆2 簍1 罐0 葫蘆2 簍8 罐2 葫蘆3 簍5解決了。????
韓信是怎樣分油的?
1個回答2024-03-03 22:17

分油思路:把簍子里的10斤油用能裝7斤油的罐和能裝3斤油的葫蘆平分。分油過程:1、先用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三次都往7斤的罐里倒,這樣,油葫蘆里還剩2斤。2、然后將罐里的7斤再全部倒入簍子里,這時簍子里是8斤油。3、將油葫蘆內(nèi)的2斤油全部倒進(jìn)瓦罐。4、最后用空葫蘆從簍子里灌滿(3斤),倒進(jìn)瓦罐。這樣,簍子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擴(kuò)展資料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zhàn)術(shù)家韓信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戰(zhàn)術(shù)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shè)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與韓信有關(guān)的軼事典故除了韓信分油以外,還有象棋、風(fēng)箏的由來,以及點(diǎn)兵的故事。韓信的墓地有三座。一是,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南焉鄉(xiāng)高壁村的高壁嶺山的“山西韓信墓”;二是,位于西安市灞橋區(qū)新筑鎮(zhèn)新農(nóng)村的“陜西韓信墓”;三是,淮陰的“江蘇韓信墓”。

韓信分油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17:48
先將簍中 的油將葫蘆裝滿,這3斤油倒入罐中,再將簍中 的油將葫蘆裝滿,再倒入罐中,這時罐中有6斤油,第三次將簍中 的油將葫蘆裝滿,再倒入罐中,這時罐中只能再裝下1斤油,于是,葫蘆中剩下2斤油,將罐中的油全部倒入簍中,再將葫蘆中的剩下的2斤油倒入罐中,這時罐中只有2斤,再一次將簍中 的油將葫蘆裝滿,再將葫蘆中的油倒入罐中,罐中和簍中各有5斤油
韓信分油的故事知道不?
1個回答2024-01-22 17:30

韓信騎馬走在路上,見兩個人在路邊為分油發(fā)愁。兩個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克)的簍子,里面裝滿了油;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蘆,罐可裝7斤油,葫蘆可裝3斤油。要把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誰也沒有帶秤。 韓信騎在馬上說:“葫蘆歸罐罐歸簍,二人分油回家走?!闭f完了,打馬就走。兩個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倒來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兩半,每人5斤。 韓信所說的“葫蘆歸罐”,是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倒;“罐歸簍”是把罐里的油往簍里倒。往油葫蘆里倒油,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蘆里的油往罐里“歸”,“歸”到第三次,葫蘆里出現(xiàn)2斤的油量。再把滿滿一罐油“歸”到簍里,騰出空來,把葫蘆里的2斤油“歸”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蘆3斤油,“歸”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了。

韓信是怎樣分油的﹖
1個回答2024-01-20 12:39
韓信是漢代的大將,小時候便愛動腦筋,聰明過人。 傳說有一天,街上的兩個賣油人正在爭吵不休。路過這里的韓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著。他終于明白,原來這兩個人合伙賣油,因意見不合,準(zhǔn)備把油桶里還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東西,又為了分油不均而爭執(zhí)不下。 韓信仔細(xì)端詳著,他們手頭沒有秤,只有一個能裝3斤的油葫蘆和一個能裝7斤的瓦罐。他們用油桶倒來倒去,雙方總不滿意,因而吵嚷起來。 有沒有辦法把油分精確呢?韓信面對兩個各不相讓的賣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蘆,默默沉思著。忽然眼前一亮,大聲說:“你們不要吵了,沒有秤,也能夠分均勻!”說著,他把辦法告訴了賣油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兩個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滿意。 解:先用油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將7斤的瓦罐注滿后,油葫蘆里還剩2斤。然后將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這時油桶里是8斤油。再將油葫蘆內(nèi)的2斤油 全部倒進(jìn)瓦罐。最后用空葫蘆在油桶里灌滿(3斤),倒進(jìn)瓦罐。這樣,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韓信分油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23 01:04
韓信是漢代的大將,小時候便愛動腦筋,聰明過人。

傳說有一天,街上的兩個賣油人正在爭吵不休。路過這里的韓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著。他終于明白,原來這兩個人合伙賣油,因意見不合,準(zhǔn)備把油桶里還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東西,又為了分油不均而爭執(zhí)不下。

韓信仔細(xì)端詳著,他們手頭沒有秤,只有一個能裝3斤的油葫蘆和一個能裝7斤的瓦罐。他們用油桶倒來倒去,雙方總不滿意,因而吵嚷起來。

有沒有辦法把油分精確呢?韓信面對兩個各不相讓的賣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蘆,默默沉思著。忽然眼前一亮,大聲說:“你們不要吵了,沒有秤,也能夠分均勻!”說著,他把辦法告訴了賣油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兩個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滿意。

解:先用油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將7斤的瓦罐注滿后,油葫蘆里還剩2斤。然后將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這時油桶里是8斤油。再將油葫蘆內(nèi)的2斤油 全部倒進(jìn)瓦罐。最后用空葫蘆在油桶里灌滿(3斤),倒進(jìn)瓦罐。這樣,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韓信分油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29 02:45
韓信是漢代的大將,小時候便愛動腦筋,聰明過人。

傳說有一天,街上的兩個賣油人正在爭吵不休。路過這里的韓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著。他終于明白,原來這兩個人合伙賣油,因意見不合,準(zhǔn)備把油桶里還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東西,又為了分油不均而爭執(zhí)不下。

韓信仔細(xì)端詳著,他們手頭沒有秤,只有一個能裝3斤的油葫蘆和一個能裝7斤的瓦罐。他們用油桶倒來倒去,雙方總不滿意,因而吵嚷起來。

有沒有辦法把油分精確呢?韓信面對兩個各不相讓的賣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蘆,默默沉思著。忽然眼前一亮,大聲說:“你們不要吵了,沒有秤,也能夠分均勻!”說著,他把辦法告訴了賣油人。按照韓信的辦法,兩個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滿意。

解:先用油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將7斤的瓦罐注滿后,油葫蘆里還剩2斤。然后將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這時油桶里是8斤油。再將油葫蘆內(nèi)的2斤油 全部倒進(jìn)瓦罐。最后用空葫蘆在油桶里灌滿(3斤),倒進(jìn)瓦罐。這樣,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韓信分油怎么分?
1個回答2024-03-02 17:25

分油思路:把簍子里的10斤油用能裝7斤油的罐和能裝3斤油的葫蘆平分。分油過程:1、先用葫蘆連裝三次,共裝9斤,三次都往7斤的罐里倒,這樣,油葫蘆里還剩2斤。2、然后將罐里的7斤再全部倒入簍子里,這時簍子里是8斤油。3、將油葫蘆內(nèi)的2斤油全部倒進(jìn)瓦罐。4、最后用空葫蘆從簍子里灌滿(3斤),倒進(jìn)瓦罐。這樣,簍子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裝的油都正好是5斤。雙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擴(kuò)展資料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zhàn)術(shù)家韓信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戰(zhàn)術(shù)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shè)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與韓信有關(guān)的軼事典故除了韓信分油以外,還有象棋、風(fēng)箏的由來,以及點(diǎn)兵的故事。韓信的墓地有三座。一是,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南焉鄉(xiāng)高壁村的高壁嶺山的“山西韓信墓”;二是,位于西安市灞橋區(qū)新筑鎮(zhèn)新農(nóng)村的“陜西韓信墓”;三是,淮陰的“江蘇韓信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