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陶行知的學前教育思想

簡述陶行知在幼兒教育方面的主要理論?
1個回答2024-03-14 11:16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論,其主要觀點是:(1)農(nóng)村幼兒教育事業(yè)的開拓者(2)重視幼兒教育(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4)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具體包括五個方面: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此題需全面把握陶行知教育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1個回答2024-03-11 06:50
【答案】:⑴生活即教育。①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從生活的橫向展開來說,過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從生活的縱向發(fā)展來說,生活伴隨人生命的始終,教育也是如此。②其次,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無論教育內(nèi)容還是教育方法,旅叢都要根據(jù)生活需要,與生活一致。③再次,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⑵社會即學校。①一方面,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或者說以社會為學校,需要拆除學校與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高巧孫墻。同時,勞苦大眾只能在社會這所大學校中受到教育。②另一方面,學校含有社會的意味。社會的力量幫助學校進步;而學校的力量也幫助社會進步。⑶教學做合一。①首先,要'“在勞力上勞心”做到“手腦雙揮”。②其次,懂得行動是知識的來源。③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學”和“有學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還要“為教而學”,即知即傳。④最后,反對注入式教學法。評價:從思想背景來說,“生活教育”理論深受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吧罱逃崩碚撘彩窃谂袀鹘y(tǒng)教育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目的是要擺脫傳統(tǒng)“讀死書、死讀書,拆寬櫻讀書死”的教育。
關(guān)于教育論述的名人名言
1個回答2024-03-14 00:41

答:關(guān)于教育論述的名人名言? ? ?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 ?

  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5、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

  6、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 ??

  7、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的應該盡量多些。? ??

  8、硬塞知識的辦法經(jīng)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yǎng)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

  9、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

  10、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

  11、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 ??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1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

  14、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

  15、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

  1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陶行知生活教育論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1個回答2022-12-25 21:56
陶行知的教育觀點
論述學前教育學的產(chǎn)生與演變
1個回答2024-01-25 09:15

中國學前教育學的產(chǎn)生與演變:

在我國,民間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教兒嬰孩,教婦初來”等說法。這些都是最初的兒童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西漢賈誼在《新書》中記載了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母親注意胎教的故事?!抖Y記》的《內(nèi)則》篇中提出關(guān)于小孩子出生后選擇乳母的要求以及從兒童能食能言時開始就要進行教育,從小培養(yǎng)兒童的生活習慣、禮節(jié)等。《顏氏家訓》中提出要注意胎教,小孩子應該從小就要教育,顏之推贊同孔子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的說法。朱熹也特別重視胎教,他認為母親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到胎兒的行為,他主張“教之以事”。特別要求乳母必須有“寬裕、慈、惠、溫、良、恭、敬”的品德。

初創(chuàng)期:康有為是我國兒童公育最早的倡導者之一。康有為指出懷孕婦女應該接受胎教,重視體育。其代表作《大同書》極有影響。蔡元培的學前教育論述著作《貧兒院與貧兒教育的關(guān)系-在北京青年會演說詞》、《美育實施的方法》。他第一次論述了幼兒美育的意義、內(nèi)容和方法。

新中國成立之后,學前教育學發(fā)展主要經(jīng)歷了1949年--1957年的學習蘇聯(lián)階段。1958年--1965年、1966年--1976年,因為特殊的歷史時期,一度盲目中斷和破壞了學前教育學的發(fā)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1976年至今,全面恢復了學前教育學的發(fā)展。

未來中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向,“兒童發(fā)展”將成為一個關(guān)鍵詞。21世紀將會建立與世界同步同時又適合我國國情的現(xiàn)代學前教育理論。

西方學前教育學的產(chǎn)生與演變:

孕育期:西方國家學前教育中,柏拉圖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問題。他主張兒童公育,系統(tǒng)的論述了學齡前兒童的游戲和故事材料的選擇等問題。亞里士多德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論點,為以后人類研究兒童教育指出了方向。

萌芽期:學前教育的重要發(fā)展時期主要是在近代。英國的哲學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了兒童體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體建議。盧梭的兒童教育代表作《愛彌兒》中強調(diào)了教育回歸自然,主張按照兒童的自然發(fā)展歷程來進行教育。他認為嬰幼兒的學習能力不是通過語言文字,而是通過經(jīng)驗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進行學習的。這種思想對后來的教育思想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如此,教育從封閉走向了開放。

形成期:福祿倍爾?建立了學前社會教育機構(gòu),培訓了第一批幼兒教師。建立了一套學前教育的理論體系、內(nèi)容、方法。設計制作幼兒園游戲與作業(yè)材料,并把游戲和作業(yè)確立為兒童重要的活動方式。代表作《人的教育》。蒙臺梭利的主要思想認為兒童的成長是分階段的,是有機體與外界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延伸資料:現(xiàn)代學前教育理論流派

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維,其主要著作有《心理學》、《人生哲學的評論》、《人生哲學的研究》、《數(shù)目的心理學》。

皮亞杰認知結(jié)構(gòu)主義流派.主要著作有《兒童的語言和思想》、《兒童的判斷和推理》、《兒童關(guān)于世界的概念》、《兒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兒童智慧的起源》等。

這是論述兒童教育問題的書籍之一 英語翻譯
1個回答2024-01-31 04:49
This is one of the books discussing the issues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體育概論是關(guān)于什么的概要論述?
1個回答2024-03-16 19:32
《體育概論》是我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一門必修課程。《體育概論》課程的研究對象是體育的整體,它是一昌運行門從宏觀上、總體上概括的研究和揭示體育基本特征和一般規(guī)律的專業(yè)理論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可以使學生從宏觀上掌握體育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可使我們正確認識體育的本質(zhì),并按照體育的客觀規(guī)律,科學的指導和實施體育實踐,推動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扼w育概論》的研悄搜究內(nèi)容大多涉及社會領域的耐嘩各個方面,因此它是一門屬于社會科學范疇的理論課程。
論述杜威的學前教育思想。
1個回答2024-03-13 23:28
參考答案:杜威贊同“兒童中心”從批判傳統(tǒng)學校教育“科目本位”的做法出發(fā),杜威認為,學校生活組織應該以兒童為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 在以“兒童為中心”的時候,教師并不能采取“放手”的政策,教育過程是兒童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是他們雙方真正合作的過程。教師不僅應該給兒童提供生長的適當機會和條件,而且應該觀察兒童的生長并給以真正的引導
論述幼兒教育與兒童發(fā)展的關(guān)系
1個回答2024-01-31 00:15
如果孩子實在不聽話,我能強迫他按照我的要求做嗎?

孩子雖說年齡不大,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希望父母做自己的知心用友,而不只是長輩,更不希望父母擺出一副長者姿態(tài)動輒訓斥自己。

所以,今天做父母的,要想改變孩子的所謂“不聽話”、“對著干”等逆厲心理和現(xiàn)象,就必須先讓自己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子觀念,不要用居高臨下的婆態(tài)對待孩子,應用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與孩子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才愿意床父母吐露心聲,才能從“不聽話”變?yōu)槁犜?從“對著干”變?yōu)橛淇旌献鳌?br/>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個個體。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拓照父母的所愿干其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平等地對待孩子。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