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詩意

2022-06-30 17:16

快點即用阿
2個回答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昨夜江頭春水生,
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今屬江西)人。紹興十八年(1148)
進士,任同字主簿。淳熙時,曾知南康軍,提舉浙東茶監(jiān)公事,光宗時,知漳
州,入為秘閣修撰。寧宗初,官煥章閣待制。后被人攻擊為偽學,落職致仕。
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今存。
【注釋】
①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后為南溪書院)內(nèi)。朱熹
父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
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鑒:鏡。古人以銅為境,包以鏡袱,用時打開。
②這句是說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得,怎么會。如許:這樣。 ④蒙沖:戰(zhàn)船。一毛輕:
輕如一根羽毛。

【品評】
有人以為詩是形象思維的產(chǎn)物,所以只宜于寫景抒情而不宜于說理。這有
幾分道理,但不能絕對化。因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得它
與景和情同樣富于吸引力。同時,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
勝的。(枚乘《七發(fā)》正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古今詩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
哲理詩。
朱熹是劉子翚學生,他父親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許由于父、師的影響,他
在道學中對文學的評價是比較公正的,也寫出過一些富于生活氣息的好詩。如
這兩首當然是說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斷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斷有所發(fā)展提高才能活躍,免得停滯和僵化。后一首寫人的修養(yǎng)往往有
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階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無句無束,自由自
在。這兩首詩以鮮明的形象表達自已在學習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啟發(fā)性,也
并不缺乏詩味,所以陳衍評為“寓物說理而不腐
半畝大小的池塘像鏡子一樣澄凈;蔚藍的天空,漂忽的白云,倒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這一池的水怎么會這樣清澈,就因為有活水不斷地從源頭流來。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fā)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fā)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fā)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fā)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fā)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fā)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相關問答
觀自在觀自在,用什么觀的?怎么觀的?觀的什么?如何自在?
1個回答2022-06-17 03:03
觀自在菩薩,菠蘿菠蘿蜜多時。
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
1個回答2024-02-14 02:26
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 這句配穗族話是說聽一個說話不如看他如何做事,看他如何做事不如看他實踐的行為。為什么呢?因為有人說的好做的不好,做的到底如何不如看他具族核體的行為。一句話,只有用心去...
全文
什么是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婚戀觀?
1個回答2023-01-04 10:33
看你個人的理解
觀后感范文,觀后感怎么寫,電影觀后感
1個回答2022-12-23 21:31
哦哦你要相信我嘛
觀看《孩子的夢想》后寫一篇觀后感言
1個回答2024-01-28 21:59
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還是無垠的天空?不,都不是,是夢想.夢想比彩虹更絢麗,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廣闊;它擁有夢幻般的華美、純潔和甜蜜;它是每個人心中最崇高的凈土...
全文
三觀不合,到底是哪三觀?講講你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10:19
三觀不合的三觀指的是世界觀、 價值觀、人生觀,通俗的講就是指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做法及態(tài)度。 良好的三觀,可以讓我們了解世界并重新認識自己,跟三觀不合的人相處會很累,你的傾訴他只會覺得矯情。
我想看寫對人生有很多看法的書,聽聽他們的故事,聽聽他們講的人生觀,世界觀,有什么好的辦法的推薦
1個回答2024-01-31 04:46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多看些人性哲理的書籍、科學、管理與社會之類的,對今后會有幫助的
【不去觀世界,何來世界觀】
1個回答2024-01-21 21:48
世界觀決定了觀世界所看到的或認知到的事實。所以每個人的事實認知都不同。 但同時,不去觀世界,就不會有更好的世界觀。 【感恩】 每一份快樂背后都有無數(shù)次的努力。 新夢想是一家有夢想的...
全文
關于觀看東方主戰(zhàn)場的觀后感
1個回答2023-08-17 03:15
我想看,哪里有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