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拋運動的水平速度公式

為什么在同一高度以同一初速度分別做豎直上拋,豎直下拋,平拋運動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相等?
5個回答2022-12-24 20:41
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落地時幾種拋物最后都落在同一水平平面,設此平面高度為0。假設落地時能量只以動能形式表示出來,那么落地時最終的動能是拋出高度的勢能轉化成動能再加上初動能之和。1.拋出高度幾種情況都一樣,所以勢能都相同;2.初速度一樣,初動能一樣。所以能量和一樣,最終結論就自然是速度大小相同咯,但是反向不一樣
自由落體運動速度公式
1個回答2022-11-04 04:22
自由落體運動速度公式:v=gt。自由落體是指常規(guī)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為零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下的物理模型。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系數(shù),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神奇的速度時間公式
1個回答2024-09-30 05:48
速度時間公式,這是從學習小學數(shù)學就已經(jīng)開始在用了的,初中進行了一定的規(guī)范,出現(xiàn)在了物理課本中,還有一個字母表達式:

v=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v是速度)

于是,根據(jù)這個式子,可以推導出另一個式子:s=vt 。

這個式子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呢?

即:單位時間產(chǎn)生的速度跟所用時間的乘積,恰好等于所產(chǎn)生的路程。路程的遠近,于是有了兩個決定因素。相同的時間,速度越大,路程越大;相同的速度,時間越多,路程越大。

在高中,對這個式子進行了擴充,如果速度隨時間在不停的變化,而且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那么,他可以寫成這樣:

s=∫? v(t)dt,這是一個積分的式子。

但是,不管這個式子怎么變,他有一個特質沒有變,這個特質就是一個是積累量,一個是單位增量,一個是時間,三者之間有一個確定的關系。

如果這路程變成質量,那就是:M=mt,或者M=∫? m(t)dt;如果這個路程變成科目取得的分數(shù)(grade),那就是G=gt(其中,G是一段時間t內產(chǎn)生的用提升分數(shù),g是單位時間提升的分數(shù)。),或者G=∫? g(t)dt;如果路程變成存款的數(shù)量(錢,qián),那就是Q=qt,或者Q=∫ q(t)dt;如果路程變成能力(energy),那么就是E=et,或者E=∫ e(t)dt。

從這些關系當中,我們或許對往日接受過的“洗滌”,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懷疑,或者減少了一些疑惑。

這些式子一目了然,不論他們之間有什么樣的對應關系,只有一個恒定的東西,決定了最后的結果,這個就是積累量的多少。

而當解決了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策略的問題,等等的問題后,他們和時間之間有些對應的關系,也就是說,積分的結果,是關于時間的函數(shù)。

最重要的是時間,還有單位新增量和時間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對應著,這個決定了最終積累量的結果。如果單位新增量是個常數(shù)(不會變的數(shù)值),那么時間的多寡完全決定著積累量的最終結果。如果單位新增量和時間是一個正比對應關系(一次函數(shù)),那么,如果增率是正的,你的增率和時間,同時決定著最后的積累量總值;如果你的增率是負的,你的增率和時間也同時決定著積累量總值。區(qū)別是前者多后者少。

當然了,單位新增量和時間的對應關系,不只有我列舉的兩種,不一而足,我這個只是舉例而已。

這就是數(shù)理世界的人生觀了。今日淺介,請大家欣賞!
向心加速度公式是什么?
1個回答2025-02-22 22:57

向心加速度:?a(n)=V2/r。

a(n)表示向心加速度,v表示物體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切桐亮向速度),r表示物體圓周運動的半徑。

質點作曲線運動時,指向圓心(曲率中心)的加局激寬速度,與曲線切線方向垂直,也叫做法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是反映圓周運動速度方向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特點

向心加速鉛纖度是矢量,并且它的方向無時無刻不在改變且指向圓心(曲率中心)。

所有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都有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反映的是圓周運動在半徑方向上的速度方向(即徑向即時速度方向·)改變的快慢。

向心加速度又叫法向加速度,意思是指向曲線的法線方向的加速度。

當物體的速度大小也發(fā)生變化時,還有沿軌跡切線方向也有加速度,叫做切向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也就是說線速度始終沿曲線切線方向。

速度和和速度差的公式?
2個回答2023-02-12 06:14
速度=位移除以時間
速度差=后一時刻的速度-前一時刻的速度
速度和和速度差的公式
2個回答2023-06-03 07:15

(1)一般公式:

靜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順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兩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靜水速度+乙船靜水速度

(3)兩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靜水速度-前(后)船靜水速度=兩船距離縮小(拉大)速度。

例題:

一只輪船從甲地開往乙地順水而行,每小時行 28 千米 ,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順水多行 2 小時,已知水速每小時4 千米。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題必須先知道順水的速度和順水所需要的時間,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時間。已知順水速度和水流速度,因此不難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順水所用的時間,逆水所用的時間不知道,只知道順水比逆水少用2小時,抓住這一點,就可以就能算出順水從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算出甲乙兩地的路程。

順水速度和逆水速度的公式
1個回答2025-03-25 02:15

逆水速度的公式是: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的速度;順水的速度=靜水速度+水流的速度。這種是屬于流水行船問題,也就是船只在河水湖泊行船,受到水流影響的速度。

關于順水逆水問題,要知道,逆水的航行的距離和順水航行的距離是不變的。因為從A碼頭到B碼頭,再從B碼頭返航到A碼頭,這個距離是不變的。

擴展資料

例題

一只輪船從甲地開往乙地順水而行,每小時行 28 千米 ,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順水多行 2 小時,已知水速每小時4 千米。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此題必須先知道順水的速度和順水所需要的時間,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時間。已知順水速度和水流速度,因此不難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順水所用的時間,逆水所用的時間不知道,只知道順水比逆水少用2小時,抓住這一點,就可以就能算出順水從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算出甲乙兩地的路程。

28-4×2=20 (千米) 20×2=40(千米) 40÷(4×2)=5(小時) 28×5=140 (千米)

綜合算式:[(28-4×2)×2÷(4×2)]×28

=[20×2÷8]×28

=5×28

=140(千米)

答:甲乙兩地相距140千米。

平拋運動水平位移與初速度有關嗎
1個回答2022-10-22 08:00
平拋運動的時間是由高度決定的,與初速度的大小無關,所以A錯誤;
B、平拋運動的物體只受重力的作用,是勻變速曲線運動,所以B正確;
C、物體落地時的水平位移與拋出點的高度和初速度有關,所以C錯誤;
D、物體落地時的水平位移與初速度和高度都有關,所以D錯誤;
故選:B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與初速度有關嗎
4個回答2022-10-14 13:16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永遠與初速度無關,只和高度有關。
  分解運動,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平拋的話,豎直方向速度為零,所以時間與高度有關。平拋速度大,只會是下落的距離遠而已。
  平拋運動是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拋出,如果物體僅受重力作用,這樣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平拋運動可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以及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平拋運動的物體,由于所受的合外力為恒力,所以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為一拋物線。平拋運動是曲線運動 平拋運動的時間僅與拋出點的豎直高度有關;物體落地的水平位移與時間(豎直高度)及水平初速度有關。其速度變化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