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晏殊春風不負東君信

晏 殊 采桑子 原文翻譯和要表達的意思?
1個回答2023-06-29 02:35
這首晏殊的《采桑子》總體來看,全詞只是在感慨韶華易逝,時間匆忙,等到驚覺時,唯配方發(fā)現(xiàn)浮生已過,愁緒斷腸。
原文翻譯我只能說說大概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準確,僅供參考哈:
春風沒有辜負約斗山昌定,如期而至,將遍開的花朵吹了一地。燕子成雙入對,如往常一樣銜泥搭窩在杏樹之上。坐在空扒花前,沽一盞酒,時光在靜謐中溜走。莫說時光匆匆,如夢般初醒,發(fā)現(xiàn)浮生已過,頓時愁緒滿腸。
如果是女生寫來送給你的,應該是鼓勵你珍惜時間和大好時光。
采桑子 晏殊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
1個回答2023-07-03 22:10
西風吹寒,梧桐葉落,淡月朦明,高樓雁鳴
晏殊的《采桑子》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個回答2022-09-17 21:52
此詞以輕巧空靈的筆法、深蘊含蓄的感情,寫出了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fā)了嘆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復雜情感。
為什么晏殊誠實守信?
1個回答2024-03-05 12:04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jīng)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贊賞。但晏殊并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实叟c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獎。

晏殊當官后,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里閉門讀書。后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贊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游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獎的。”皇帝又稱贊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晏殊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的故事說明,一個人為人的誠實,表里如一,不弄虛作假,對于取得別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div>
晏殊是一個什么人
2個回答2023-02-17 23:45
晏殊(991-1055),北宋詞人,宋代著名婉約派詞人。
有關于晏殊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27 12:29
殊的寫作故事

晏殊,字同叔,幼聰慧,七歲能文,被譽為神童。宋真宗召見他時,讓他和進士們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試。晏殊作文,援筆立就。據(jù)說,晏殊在會試中看了題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過這篇文章,草稿尚在,請圣上另命一題?!被噬腺澠湔\實,當眾賜同叔進士出身。

晏殊的詞很有名氣,他的《浣溪沙》寫得優(yōu)雅含蓄,表現(xiàn)了詞人深厚的功力: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據(jù)說,這首小詞晏殊寫了好幾年才寫成。相傳,晏殊在寫到“無可奈何花落去”這一句時便寫不下去了,只好擱筆。

幾年之后,晏殊赴杭州做官,途經(jīng)揚州時,住在大明寺,他看到墻上有許多題詩,就叫侍者誦讀,但不許念詩的作者的姓名,讓他先體味詩意再說。侍者誦讀了一首詩: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春。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晏殊聽到此,說:“別念了,作者是誰?”侍者說:“江都縣尉王琪。”“快請他來吃飯,我要向他請教。”晏殊認為王琪是個才子。王琪來了,在吃飯中兩人談得很投機。晏殊決心向他請教,說:“我的小詞有‘無可奈何花落去’句,但對句寫不出來了,幾年來可謂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王琪道:“何不用‘似曾相識燕歸來’句?”晏殊聽了,拍手叫絕,說:“我寫完‘無可奈何花落去時’時,進入了死胡同,那叫‘山重水復疑無路’,現(xiàn)在你幫我寫出后續(xù)句,我眼前一片光明,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br>
晏殊慕王琪詩才,請他當了幕僚,后來又請王琪的好友張亢做幕僚。這兩個人一肥一瘦,就像一副對聯(lián)。胖子張亢,被王琪稱為“牛”,瘦子王琪被張亢稱為“猴”,他們戲作對句云:張亢觸墻成八字,王琪望月叫三更。前一句說的是“?!?,后一句說的是“猴”,晏殊大笑,并為這兩個才子擊掌叫好。
晏殊兒時故事
1個回答2024-02-28 20:56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实壅僖娏怂⒁c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标淌庵x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边@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詞人的晏殊
1個回答2024-03-01 09:56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中源漏使。其裂薯詞擅長小令,多表現(xiàn)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賣爛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晏殊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13:07
1、晏殊信譽復的樹立
  北宋時期著制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jīng)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贊賞。但晏殊并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獎。

2、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jīng)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jīng)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标淌庵x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br/>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