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雞的釋義

呆若木雞成語解釋
1個回答2024-03-01 07:02

呆若木雞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āi ruò mù jī,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

中文名

呆若木雞

外文名

Dumb as a wooden chicken

解????釋

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

拼????音

dāi ruò mù jī

出????處

《莊子·達生》

詞????性

貶義詞、褒義詞

目錄

1?解釋

2?出處

3?示例

4?詞語辨析

5?用法

解釋

呆:發(fā)傻;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

出處

莊周《莊子·達生》與列御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p>

《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笔沼謫?,曰:“未也,猶應(yīng)向景?!笔沼謫?,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br/>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斗雞養(yǎng)好了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盵〔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yīng)向景?!盵〔猶應(yīng)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yīng),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笔沼謫?,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斗雞的基本素質(zhì)。]全矣,異雞(別的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p>

示例

匪首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后,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wǎng)后,當即呆若木雞。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陳世旭《小鎮(zhèn)上的將軍》:“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呆若木雞。

詞語辨析

【古反義詞】:瞠目結(jié)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今反義詞】: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潑可愛、大智若愚

【今近義詞】:瞠目結(jié)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古近義詞】:大智若愚

【正音】:呆,不能讀作“呆板”的“dài”

【英譯】:stand like a log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本意為褒義,現(xiàn)多用于貶義。

呆若木雞的成語解釋
1個回答2024-03-24 05:20
“呆若木雞”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是一個貶義詞。然而它最初的含義正好相反,是一個最高級的褒義詞。
【拼音】:dai ruo mu ji
【解釋】:呆:發(fā)傻;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形容人因恐懼或驚嚇而愣住的樣子,就像木頭做的雞,一動不動。
【出自】:莊周《莊子·達生》與列御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br/>《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yīng)向景?!笔沼謫枺唬骸拔匆?,猶疾視而盛氣?!笔沼謫枺唬骸皫滓?。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br/>  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斗雞養(yǎng)好了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盵〔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yīng)向景?!盵〔猶應(yīng)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yīng),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笔沼謫枺唬骸皫滓?。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蓖?,似木雞矣,其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斗雞的基本素質(zhì)。]全矣,異雞(別的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br/>【示例】: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后,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wǎng)后,當即呆若木雞。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陳世旭《小鎮(zhèn)上的將軍》:“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呆若木雞。
【古反義詞】:瞠目結(jié)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今反義詞】: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潑可愛、大智若愚
【今近義詞】:瞠目結(jié)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古近義詞】:大智若愚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本意為褒義,現(xiàn)多用于貶義
【正音】:呆,不能讀作“呆板”的“dài”
呆若木雞的成語解釋及造句
1個回答2024-01-25 08:08

呆若木雞的成語解釋及造句

   語義說明: 形容愚笨或受驚嚇而發(fā)愣的樣子。

   使用類別: 用在「反應(yīng)遲頓」、「驚愕詫異」的表述上。

   呆若木雞造句:

  01你怎么交了個呆若木雞的'男友,反應(yīng)還真遲鈍!

  02都好半天了,他仍然呆若木雞地瞪著天花板看。

  03你怎么呆若木雞?在想什么心事?我都叫者啟你老半天了。

  04這個人叫他做什么都慢半拍,呆若木雞的樣子,令人生氣。

  05看到父母吵起來了,他呆若木雞地站在旁邊,一動都不敢動。

  06屋內(nèi)幾人被這突來的意外嚇得呆若木雞,半天說不出一首帶如句話來。

  07他聽了行螞電話之后,就呆若木雞地站在那兒,好像受了什么驚嚇。

  08看到警察拿出多樣證物后,原本神色自如的嫌犯嚇得呆若木雞。

  09那時我一進門,看見母親倒在地板上,嚇得我整個人呆若木雞,竟然忘了報警求救。

;
有個成語叫呆若木雞,有木若呆雞這種說法沒有?
1個回答2024-02-01 17:10

成語呆若木雞并沒有木若呆雞這種說法。

呆若木雞的意思是: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帆畢做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數(shù)缺者,反走矣。”

翻譯:“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么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于應(yīng)戰(zhàn)的,掉頭就逃跑了?!?/p>

朝代:春秋

作者:莊周

擴展資料:

相關(guān)故事: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yǎng)斗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p>

十天后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態(tài)衡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么顧看迅疾,意氣強盛?!?/p>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么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于應(yīng)戰(zhàn)的,掉頭就逃跑了?!?/p>

呆若木雞什么意思?呆若木雞怎么讀?
1個回答2023-11-30 14:42
呆若木雞什么意思?呆若木雞怎么讀?

參考答案:

拼音:dāi ruò mù jī,簡 拼:drmj

成語解釋:呆:傻,發(fā)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

成語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

成語例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后,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wǎng)后,當即呆若木雞。

繁體寫法:呆若木鶏

注音:ㄉㄞ ㄖㄨㄛˋ ㄇㄨˋ ㄐㄧ

呆若木雞的近義詞:呆頭呆腦 形容愚笨、反應(yīng)不靈的樣子這等呆頭呆腦的人不多

目瞪口呆 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吃驚或受氣而發(fā)愣令人想來都不禁驚得目瞪口呆

呆若木雞的反義詞:活潑可愛

神色自若 神態(tài)從容自然。形容人遇事不驚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stand like a log

俄語翻譯:застыть на мéсте

日語翻譯:呆気 (あっけ)に取られる,あきれてぽかんとなる

其他翻譯:<法>rester la bouche bée

成語謎語:最愚蠢的雞

讀音注意:呆,不能讀作“呆板”的“ái”。

寫法注意:呆,不能寫作“待”。
呆若木雞的意思是什么 呆若木雞的含義
1個回答2023-11-19 10:53
1、呆若木雞的意思是一個人像木頭雕刻的雞一樣。形容一個人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因恐懼、詫異而發(fā)愣的樣子。出自于《莊子·達生》。呆若木雞的近義詞有:呆頭呆腦、目瞪口呆、張口結(jié)舌等。反義詞有:神色自若、活潑可愛等。

2、關(guān)于呆若木雞的故事。

齊宣王是個愛好斗雞,他有個專門為他訓(xùn)練斗雞的人叫紀渻子。齊宣王因為求勝心強,剛過十天,就問紀渻子有沒有將雞訓(xùn)練好。紀渻子說還沒有,此雞只是表面上氣勢洶洶,但實際沒什么底氣。又過十天,齊宣王再此來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這只雞一看到別的雞,就會緊張。

又是十天后,齊宣王再去詢問,紀渻子說雞的氣勢未消。又是十天過后,紀渻子表示雞可以了,它已經(jīng)一動不動的,就像木頭雞一樣,進入到完美的境界中。于是,齊宣王就把此雞放入斗雞場。其他的雞一看到它,掉頭就走,不戰(zhàn)而勝。
呆若木雞的意思是什么 呆若木雞的含義
1個回答2023-12-09 13:17
1、呆若木雞的意思是一個人像木頭雕刻的雞一樣。形容一個人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因恐懼、詫異而發(fā)愣的樣子。出自于《莊子·達生》。呆若木雞的近義詞有:呆頭呆腦、目瞪口呆、張口結(jié)舌等。反義詞有:神色自若、活潑可愛等。

2、關(guān)于呆若木雞的故事。

齊宣王是個愛好斗雞,他有個專門為他訓(xùn)練斗雞的人叫紀渻子。齊宣王因為求勝心強,剛過十天,就問紀渻子有沒有將雞訓(xùn)練好。紀渻子說還沒有,此雞只是表面上氣勢洶洶,但實際沒什么底氣。又過十天,齊宣王再此來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這只雞一看到別的雞,就會緊張。

又是十天后,齊宣王再去詢問,紀渻子說雞的氣勢未消。又是十天過后,紀渻子表示雞可以了,它已經(jīng)一動不動的,就像木頭雞一樣,進入到完美的境界中。于是,齊宣王就把此雞放入斗雞場。其他的雞一看到它,掉頭就走,不戰(zhàn)而勝。
呆若木雞成語解釋
2個回答2023-12-09 22:00

呆若木雞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āi ruò mù jī,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

中文名

呆若木雞

外文名

Dumb as a wooden chicken

解????釋

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

拼????音

dāi ruò mù jī

出????處

《莊子·達生》

詞????性

貶義詞、褒義詞

目錄

1?解釋

2?出處

3?示例

4?詞語辨析

5?用法

解釋

呆:發(fā)傻;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

出處

莊周《莊子·達生》與列御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p>

《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笔沼謫?,曰:“未也,猶應(yīng)向景?!笔沼謫?,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笔沼謫?,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br/>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斗雞養(yǎng)好了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盵〔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yīng)向景。”[〔猶應(yīng)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yīng),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笔沼謫?,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蓖?,似木雞矣,其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斗雞的基本素質(zhì)。]全矣,異雞(別的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

示例

匪首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后,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wǎng)后,當即呆若木雞。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陳世旭《小鎮(zhèn)上的將軍》:“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呆若木雞。

詞語辨析

【古反義詞】:瞠目結(jié)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今反義詞】: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潑可愛、大智若愚

【今近義詞】:瞠目結(jié)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古近義詞】:大智若愚

【正音】:呆,不能讀作“呆板”的“dài”

【英譯】:stand like a log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本意為褒義,現(xiàn)多用于貶義。

呆若木鼠還是呆若木雞?
1個回答2024-03-13 03:08

紀渻子是春秋時訓(xùn)練斗雞的行家,由于他的名聲太響亮了,于是齊王也把他找來訓(xùn)練斗雞。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詢問訓(xùn)雞的情況。紀渻子回答說:“雞的性情高傲,時候還不到。”十天后齊王又來問他:“這回斗雞該訓(xùn)練好了吧?”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它現(xiàn)在還不夠沉穩(wěn)?!币粋€月后齊王已經(jīng)等得不耐煩了,可是紀渻子還是搖頭說不行。又過了十天,紀渻子告訴齊王斗雞訓(xùn)練好了。待到斗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渻子訓(xùn)練的雞竟然卻站著不動,就像木雞一樣。對手的雞看到它這樣,都不敢與它決斗。

所以是呆落木雞

呆若木雞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0-18 21:31
呆若木雞,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莊子·達生》。
這則成語原擾納意指呆得像木頭雕成的雞一樣,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fā)愣的樣子。
其本身結(jié)構(gòu)為偏正式,原為緩戚沒褒義詞,后用作貶義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仔攔狀語、補語。
成語出處:《莊子·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yīng)者,反走矣?!焙笕藫?jù)此提煉出“呆若木雞”這則成語。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