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惻隱之心舉一反三明察秋毫哪一個不是出自孟子

2023-09-14 20:35

3個回答
舉一反三出自孔子
舉一反三不是?!墩撜Z·述廳簡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譽伏禪慶塵,則不復也。”后以“舉一反三”謂觸類旁通。《北堂書鈔》卷九八引《蔡邕別傳》:“ 邕 與 李則 游學鄙土,時在弱冠,始共讀《左氏傳》,通敏兼人,舉一反三?!?/div>

舉一反三不是

緣木求魚: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卜拿。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櫻神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p>


惻隱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p>


舉一反三 ?從一件事情類型頌搭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出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明察秋毫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相關問答
孟子的名言惻隱之心
1個回答2024-03-12 05:13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雖然原文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但也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說法. 建議:若是文言文...
全文
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 )
1個回答2024-03-09 01:49
B
說說對孟子《惻隱之心》的看法和觀點
1個回答2024-03-17 09:39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德性上來說,人皆有此心。對惻隱之心的有無問題已經無可爭論,人,至于是作為一個人來講,就肯定是有惻隱之心的,但是惻隱之心存在一個隱顯的問題,有隱顯,就是表現不表現的問題,表現則顯...
全文
說說對孟子《惻隱之心》的看法和觀點?
1個回答2024-06-10 07:51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德性上來說,人皆有此心。對惻隱之心的有無問題已經無可爭論,人,至于是作為一個人來講,就肯定是有惻隱之心的,但是惻隱之心存在一個隱顯的問題,有隱顯,就是表現不表現的問題,表現則顯...
全文
明察秋毫的毫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10-31 03:55
成語 明察秋毫 英語be perceptive of the slightest 發(fā)音míng chá qiū háo 明:明晰;察:看清,觀察;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
全文
成語明察秋毫的意思和解釋,用明察秋毫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個回答2024-01-22 03:16
意思解釋: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明察秋毫秋毫是啥意思
1個回答2023-12-18 13:17
明察秋毫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觀察力衡卜非常敏銳譽春,能夠察覺到微小咐虛穗的細節(jié)衡卜和變化,(明:視覺敏銳。察:看。秋毫:鳥獸秋天新長出的細毛)。 一、明察秋毫,拼音:míng chá qiūháo。是...
全文
明察秋毫成語意思
1個回答2024-02-21 00:09
明察秋毫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釋義】: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處】:《孟子·梁惠...
全文
名人故事明察秋毫.主要內容.
1個回答2024-02-24 16:14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示例】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清·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 據沈復《浮生六記·...
全文
明察秋毫同義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7 01:12
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釋義] 明:明晰;察:看;觀察;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現象。 目光犀利;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