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有關“金蟬脫殼”的故事

2024-03-04 01:57

1個回答
  畢在遇懸羊擊鼓惑金兵
  南宋寧宗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南宋名將畢在遇幾次大敗金兵,威名遠播。一次,金兵又調集數(shù)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zhàn)。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兵決戰(zhàn),必敗無疑。畢在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但金兵已經(jīng)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乘勢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樣慘重。畢在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轉移部隊。
  他暗中做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命令士兵巧妙的制作鼓聲。金兵聽見鼓聲,以為宋軍趁夜截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zhàn)。哪知只聽到宋營戰(zhàn)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
  宋軍連連不斷的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兵采用疲兵之計,用戰(zhàn)鼓叫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擊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
  宋營的鼓聲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到了第三天,金兵發(fā)現(xiàn),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jīng)疲累,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的靠近宋營。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擁而上,沖進宋營,這才發(fā)現(xiàn)宋軍早已全部安全撤離。
  原來畢在遇使了“金蟬脫殼”之計,他命令士兵將數(shù)十只羊的后腿捆綁在樹上,是倒懸的羊的前蹄拼命踢蹬,又在羊蹄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拼命踢蹬,鼓聲隆隆不斷。畢在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敵軍,安全轉移了。


  出自三十六計中的故事,由于字數(shù)太多,有所刪減
相關問答
金蟬脫殼的殼怎么寫
1個回答2024-03-04 00:31
殼怎么寫: 名稱: 橫、豎、橫、點、橫撇/橫鉤、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筆畫數(shù): 7
金蟬脫殼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11:26
第二十計金蟬脫殼 三期諸葛亮六祁山北伐原直未能功終于第六北伐積勞疾五丈原病死于軍使蜀軍退漢路遭受損失諸葛亮臨終前向姜維密授退兵計姜維遵照諸葛亮吩咐諸葛亮死秘發(fā)喪外嚴密封鎖消息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
全文
金蟬脫殼最后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05 00:40
金蟬脫殼 [jīn chán tuō qiào] 基本釋義 蟬變?yōu)槌上x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fā)覺。 出 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唬得我玉魂銷;怎提防笑里刀;……天也我?guī)讜r...
全文
金蟬脫殼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03:25
金蟬脫殼的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于國戰(zhàn)中,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xiàn)我方的戰(zhàn)略目標的謀略。穩(wěn)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
全文
金蟬脫殼的故事三十字?
1個回答2024-01-30 06:00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shù)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zhàn).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zhàn),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jīng)兵臨...
全文
金蟬脫殼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04:27
  【解釋】:蟬變?yōu)槌上x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fā)覺。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shù)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zhàn)。此時,宋軍只有...
全文
關于金蟬脫殼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11:02
畢再遇使用了“金蟬脫殼”之計。他命令兵士將數(shù)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拼命地踢著,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拼命地踢著,鼓聲隆隆不斷,這便是金蟬脫殼的故事
金蟬脫殼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01:52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于在第六次北伐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諸葛亮在臨終前向姜維密授正激退兵之計。姜維遵照諸葛亮的...
全文
金蟬脫殼 出自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1-27 21:27
 金蟬脫殼的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稿啟下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于國戰(zhàn)中,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xiàn)我方的戰(zhàn)略目標的謀略.穩(wěn)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
全文
金蟬脫殼的典故,2~3句就行,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1個回答2024-02-16 22:55
金蟬脫殼 jīn chán tuō qiào 成語典故: 蟬變?yōu)槌上x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fā)覺。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