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炎帝之女“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這個傳說所表達(dá)的信念和思想與下列故事中的...

2024-01-07 23:19

傳說炎帝之女“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边@個傳說所表達(dá)的信念和思想與下列故事中的(? ? )有異曲同工之妙。A、愚公移山 B、鄭人買履 C、刻舟求劍 D、邯鄲學(xué)步
1個回答

A

解析:

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題干“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背鲎浴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意思是:到東海游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wèi)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精衛(wèi)鳥以其微薄之力,投人細(xì)石和微木,抱著“將以填滄?!敝疀Q心,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勞作著,雖然付出可能徒勞無益,但深刻體現(xiàn)出堅(jiān)韌不拔的決心。

A項(xiàng)正確,“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jiān)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通過愚公的堅(jiān)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懦,以及“愚”與“智”的對比,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jiān)持不懈的道理。與“精衛(wèi)填?!彼磉_(dá)的信念和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B項(xiàng)錯誤,“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文章敘述有個鄭國人因過于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于教條心理,依賴數(shù)據(jù)的習(xí)慣。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C項(xiàng)錯誤,“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變通的人。

D項(xiàng)錯誤,“邯鄲學(xué)步”出自《莊子》,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沒學(xué)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故正確答案為A。

相關(guān)問答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東海。是什么意思?
3個回答2023-01-12 07:29
精衛(wèi)填海 精衛(wèi)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游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wèi)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fā)源,向東流入黃河。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東海。是什么意思?
5個回答2023-01-18 06:36
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字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去東海那里游玩,因溺水而沒有回家,所以,她死去之后非常氣憤,投胎變作一只綠色的小鳥,經(jīng)常精衛(wèi)精衛(wèi)的叫,所以大家叫她精衛(wèi)。她常常從西山叼來木石,投到海中,想...
全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2個回答2023-10-25 07:30
炎帝的小女兒名曰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槐歲亡,再棗明襲也沒有回來,所以換為精衛(wèi)鳥,他經(jīng)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山于凳兄東海。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方之木石,以堙于東海."的意思
2個回答2022-10-03 20:09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意思是:有一次女娃在東海游玩,不幸溺亡,就再也沒有回來啦,所以化成了精衛(wèi)鳥,為了報...
全文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分別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9-06 20:28
這句話可理解為: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不能回來,因此她化為精衛(wèi)鳥。它經(jīng)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它們來填塞東海。 [注]游:游玩。不是游泳。故:所以,因此。 愿對你有所幫助!
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2-08 14:07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過,所以什么都給她化為精衛(wèi)鳥經(jīng)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應(yīng)該的就是這句話的意思吧!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0-20 14:36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常常含著西山上的木頭、石頭,用來填在東海之中.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是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2-10-01 19:49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解釋:常常含著西山上的木頭、石頭,用來填在東海之中。
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故的意思是?
1個回答2024-03-03 11:53
故:因此。為:化為,成為。 原句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東海。 釋義: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
全文
精衛(wèi)填海中溺而不返的溺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5 01:04
溺:淹沒在水里。 [出處]古文《精衛(wèi)填?!罚x自《山海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