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歷史背景

2023-12-05 11:15

2個回答
我讀《中國全史·政治卷》,上面說,夫差欲傾全國精兵北上同晉國爭奪霸主之位,當時勾踐已得赦免回國,夫差的兒子太子友勸其不要北上,要防止越國偷襲,然后講了這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歷史,不是故事
春秋時,吳王欲伐楚,曰:“敢有諫者,死!”。此時,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輕,諫必無用,徒遭橫死。惟日懷彈弓,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吳王問之,對曰:“后園有樹,上有蟬正飲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勢欲撲,竟不知黃雀躡其旁也!黃雀伸頸僅顧啄螳螂,而不知樹下之彈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顧后患也!”吳王聽后,甚覺有理,乃不出兵。譯文:吳國國君執(zhí)意要攻打楚國,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國君竟然大怒道:“誰反對,我就處死誰!”此語一出,大臣們當然驚慌起來:再勸說會遭到殺身之禍;不阻止又所國家遭殃。這時,有個侍衛(wèi)小官想了個辦法,天天拿著彈弓在國君的花園里轉來轉去,引起君王注意。君王終于問他:“你干什么呢?露水把衣服打濕了還在轉。”侍衛(wèi)回答道:“你看花園中有個蟬,它爬在樹梢上,一邊吃著露水一邊唱,叫得很歡卻沒發(fā)現(xiàn)有只螳螂正向它靠近。螳螂只顧捕食鳴蟬美餐一頓,可哪知道旁邊逼近的黃雀正要撲向自己。黃雀想吃螳螂之際,怎知我的彈弓已經瞄準了這只黃雀呀!這三個家伙,都只知道他們眼前的那一點甜頭而已,看不到自己身后潛伏的災難殺機呀!”
相關問答
作文:螳螂捕蟬的情景
1個回答2024-01-25 05:52
星期六地早晨,我去找好朋友玩,在穿過公園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片葉子,他很奇怪,形狀很像葉子,我仔細地看了看,便發(fā)現(xiàn),它原來是只小螳螂。體型很小,但他穿著綠色地鎧甲,我仔細地觀察起來。   它全身翠綠,活像一...
全文
螳螂捕蟬是什么故事是歷史還是寓言請說明理由
1個回答2023-12-03 18:07
是寓言故事。
螳螂捕蟬意思是什么
4個回答2022-09-28 03:23
翻譯   螳螂正想要捕捉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今指人只顧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隱藏的禍患。 近義詞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后發(fā)制人、 坐收漁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反義詞  ...
全文
螳螂捕蟬的意思
1個回答2023-12-06 00:36
螳螂捕蟬的意思如下: 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后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螳螂捕蟬: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拓展資料: 螳螂捕蟬...
全文
有哪些故事類似(螳螂捕蟬)的?
1個回答2024-02-06 07:00
螳螂捕蟬的故事見于劉向的《說苑.正諫》經過大概是:春秋時期,吳王要攻打楚國,并不準大臣勸阻,于是他的一個年輕門客就懷里帶彈弓,候在后花園,讓露水沾濕他的衣服,這樣一連過了3天。吳王問他在干什么,他回答...
全文
寫一篇《螳螂捕蟬》的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2-08 19:10
《螳螂捕蟬》這則寓言故事講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固執(zhí)己見地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任何人勸阻。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我覺得少年...
全文
螳螂捕蟬的譯文
1個回答2024-02-07 03:27
螳螂捕蟬 【翻譯】園子里有一棵榆樹,樹上有一只蟬。蟬正振動著翅膀悲切地鳴叫,想要喝一些清涼的露水,卻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彎曲著脖子,想抓住蟬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蟬,卻不知黃雀在它背后。...
全文
關于螳螂捕蟬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6:32
典故故事: ? ? ? ? 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但是大臣們說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國家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他對大臣們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
全文
關于螳螂捕蟬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10:56
典故故事: ? ? ? ? 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但是大臣們說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國家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他對大臣們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
全文
螳螂捕蟬的主要內容
1個回答2024-01-23 18:07
螳螂捕蟬的主要內容: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不聽勸阻,執(zhí)意要出兵攻打楚國,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是危險的,從而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