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成語意思

2023-11-30 06:39

2023-11-30 11:14

狐假虎威(拼音:hú jiǎ hǔ wēi)是一則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戰(zhàn)國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原義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嚇唬百獸,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在句中主要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荊宣王(楚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zhǎng,以……為首領)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不真實、不可靠),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戰(zhàn)國策·楚策一》)

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歸納出“狐假虎威”這個成語。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