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英語眼睛耳朵

眼睛眼睛看一看 耳朵耳朵聽一聽歌曲叫什么名字
1個回答2024-02-05 02:18
虹之間 - 金貴晟
詞:大風刮過,韋正
曲:金貴晟
編曲:高佳
想借天使的翅膀
抓住云端的彩虹
總在將要觸碰時消散
錯覺的地久天長
其實是一無所有
童話說雨后會有一道彩虹
卻不曾說過它也會 轉(zhuǎn)瞬成空

想蘆轎要把絢爛緊緊 握在手中
忽然發(fā)現(xiàn)你已不見
站在無盡紅塵中
仰望曾有你虛埋的蒼穹
得到以后轉(zhuǎn)眼又落空
究竟什么是永恒
都無法擁有完整
Oh my love
我看見希望閃耀在虹之間
光芒凝結(jié)于你我的那片天
不再追問你為何 不能停留
微笑看見愛的浮現(xiàn)
雨后的天空重又出現(xiàn)彩虹
天使的恩惠親吻著世間萬眾
不再追問你為何不能停留
放下了執(zhí)念微笑現(xiàn)在差嘩螞
用耳機,耳朵和眼睛
1個回答2024-04-04 00:41
是有一些中耳炎癥的現(xiàn)像。就可以用一些消炎藥來清洗,這個少用耳朵不然本來就會傷害到聽力的。手術(shù)以后。要注意清洗消炎,用一些紅霉素眼膏藥,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的,手弄痛的也需要消炎清洗的。
一只耳朵一只眼睛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4-02-12 17:56
門里面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個者字成語玩命猜——耳聞目睹?!岸娱T是聞;眼內(nèi)睛(目)加者是睹”所以是“容耳聞目睹”。

答案:耳聞目睹

易混淆 耳濡目染

反義詞 閉目塞聽

釋 義:為親耳聽到,親眼看見。形容親身見證,千真萬確。聯(lián)合式;作謂語;用于親眼所見。

示 例:魯迅《吶喊·一件小事》:“我從鄉(xiāng)下跑京城里,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br/>
歇后語:電視是電話

辨析 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吹?,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染:沾染。)

形容見得多了聽得多了之后,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指受好的影響。強調(diào)受到了影響;
而耳聞目睹是指 親耳聽到,親眼看見。形容親身見證,千真萬確。強調(diào)了事情是真實的
英語翻譯:用耳朵聽,用眼睛看
1個回答2024-02-20 03:30
Listen by your ears and see by your eyes。
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讓我想起了八字成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1 12:27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讀音】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釋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
分詞解釋義】眼見 : 1.眼看;目睹。2.猶眼界。3.分明;顯然。4.很快;馬上。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中文名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出處
《 說苑·政理》

釋義

形容不要輕信傳聞

拼音
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眼睛看不見了耳朵聽不見了
1個回答2024-03-05 20:48
一般的發(fā)燒,還是屬于感冒病毒感染受涼等會引起的一般的還是建議合理的保養(yǎng)休息還是很必要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配合一點百服寧,指導意見還是很不錯的,一般的還是問題不大的,可以結(jié)合抗病毒治療,抗病毒顆粒就很好的
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心去體會到的…那一定是真的嗎?
1個回答2024-03-17 14:06
眼見不一定為實,有時候眼睛也會騙人~
《耳朵不看,眼睛不聽》是什么歌的歌詞啊
1個回答2024-04-17 04:10
雨在風中 風在雨里 你的影子在我腦海搖曳 雨下不停風 風吹不斷雨 風靜雨停 仍揮不去想念的你 看小雨搖曳 看不到你的身影 聽微風低吟 聽不到你的聲音 眼睛不看 耳朵不聽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雨在風中 風在雨里 你的影子在我腦海搖曳 雨下不停風 風吹不斷雨 風靜雨停 仍揮不去想念的你 看小雨搖曳 看不到你的身影 聽微風低吟 聽不到你的聲音 眼睛不看 耳朵不聽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眼睛不看 耳朵不聽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 是不是這個啊 辰亦儒——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耳朵和眼睛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4-02-07 10:10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釋義] 掩:遮蓋。堵住人家耳朵;遮著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騙人。
[語出]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正音] 人;不能讀作“yín”。
[辨形] 掩;不能寫作“奄”。
[近義] 欲蓋彌彰 偷天換日 瞞上欺下
[反義] 原形畢露 真心實意 光明磊落
外國女作家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也不能說話她的名字她有什么作品?
1個回答2024-01-20 09:57
  是海倫凱勒! ~她是一個聾盲啞 ,最著名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德吉利夫?qū)W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gòu),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yōu)等成績大學畢業(yè)。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墻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lǐng)導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lián)合國發(fā)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海倫凱勒延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塔斯比亞城。她天生聰明伶俐,出生不到六個月,便能清楚地說出「tea」(茶)、「water」(水)等幾個單字,對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銳。



  剛滿周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為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墒?,當母親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當時,母親雖然已經(jīng)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里,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xiàn)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麼原勁兒往前傾,結(jié)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里,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她發(fā)現(xiàn)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周歲大





  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了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xiàn)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為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yōu)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羅!每逢親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一旦話題轉(zhuǎn)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



  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xù)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鳥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



  可憐的海倫凱勒,該如何去面對一個沒有光線,沒有聲音的世界呢?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通常教育一個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經(jīng)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何況海倫凱勒又瞎又聾!也許,父母親他們可以猜測、也可以想像海倫凱勒的心情,但是他們絕對無法體會,就如同海倫凱勒無法體會正常人的生活一樣,他們真的無從體會。



  起先,父母親采用實驗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失敗過無數(shù)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領(lǐng),他們除了被動地猜想海倫凱勒的比手畫腳,有時也教導海倫凱勒憑藉肢體動作,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lǐng)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guān)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后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蘇利文老師。



  蘇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蘇利文老師那里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麼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蘇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



  不過,蘇利文老師認為,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盡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蘇利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fā)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為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愛心,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shè)立服務機構(gòu),輔助他們健康快樂的過生活。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