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木蘭草原風景區(qū)

黃陂木蘭草原木蘭從軍表演時間?
1個回答2024-01-24 02:22

黃陂木蘭草原為當?shù)刂拇蟛菰?,該草原的木蘭從軍表演時間一般為每天上午八點到十點

花木蘭是黃陂人嗎?
1個回答2024-01-02 14:05

根據(jù)文學作品中的記載,花木蘭是武漢黃陂人。但中國史書上沒有確載,我們所想出的花木蘭都是中國文學作品得知的,她是一位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其真實性不詳。

擴展資料:

花木蘭武漢黃陂人,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jié)義。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中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關于花木蘭,具體是哪兒的人一直爭論不休。而多個地方都擁有木蘭祠,所以不能依據(jù)市場來判定花木蘭到底是哪里的人,事實上又沒有確切的記載。只能通過文學作品中的描述來判斷。

武漢市黃陂區(qū)木蘭傳說和來歷 ?
1個回答2024-03-05 23:10
木蘭傳說



  “木蘭傳說”主要有9個情節(jié):木蘭出世、少年木蘭、替父從軍、塞外征戰(zhàn)、立功凱旋、皇上封賞、辭官回鄉(xiāng)、悲劇情愛、終老故里。



  據(jù)傳,黃陂木蘭湖是她練箭之地,雙龍鎮(zhèn)是她出生的地方,木蘭山是凱旋之處,山下至今還建有木蘭廟。



  “木蘭傳說”突出了“忠孝”這個最重要、最核心的主題,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凝聚力中最動人心魄的“家國情懷”。

創(chuàng)作于南北朝時期的敘事史詩《木蘭辭》,其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是體現(xiàn)男女平等、婦女的典范。
木蘭陂的美麗傳說?
1個回答2024-04-13 09:11

關于九十九溝的故事和美麗傳說。新度鎮(zhèn)溝口村有香山宮,祀宋代來莆田筑陂的長樂女子錢四娘,她和木蘭陂的故事傳說仍在民間流傳。黃石鎮(zhèn)江東村有紀念唐代梅妃的浦口宮,傳說中她小時候曾在溝渠邊牧鵝。涵江白塘邊有李富祠。宋代李富捐資辦學,筑堤造田,在莆田主持建造大小橋梁34座,明代入“興化五賢祠”。由上所述,作為木蘭陂工程組成部分的九十九溝具有灌溉、蓄水、抗洪排澇、航運、供給生活用水等功能,對興化平原的繁榮和莆田的發(fā)展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蔡京與木蘭陂木蘭陂遺址蔡京,無論是元朝脫脫的正史,或野史雜乘,影視戲臺,每每被描繪為攬權誤國的“粉面奸臣”。史論與戲劇更不贅述。他又是封建王朝唯一任宰輔時間最長,次數(shù)最多(四落四起)的歷史人物。在蔡京逝世三十五年后與岳飛等同一詔書平反昭雪,又隔七年遷墓歸葬在楓亭故里,落葉歸根。近數(shù)年來對于蔡京與木蘭陂之間關系,引起了學術界注意和思考。 木蘭陂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北宋政權實行變法圖強所獲得的一件重要歷史見證。木蘭陂筑成與蔡京的個人作用極為關鍵。在北宋神宗時代之前,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國勢,至此愈益衰敞。宋仁宗時,財政“所出無多”,宋英宗時,收不抵支,出現(xiàn)赤字。更堪的是,朝廷政府每年必須“賜”給西夏五萬兩銀、十三萬匹絹、兩萬斤茶葉,還不包括節(jié)日期間要“贈”番邦的銀、茶、帛、衣的沉重負擔。面對當時社會積弊,那些原有改革者如范仲淹、晏殊、文彥博、歐陽修、司馬光都夭折失敗。他們有的流放,有的罷黜,有的謫貶?!〔叹┯谖鯇幦辏?070)三月,中進士甲科,熙寧四年至九年,在舒州為團練推官、錢塘縣尉。王安石此時在浙江鄞縣(寧波)試行新法,宋龔茂良有詩詠“此水還應接鄞水”,蔡京是王安石之“熙寧變法”的積極執(zhí)行者和推行者?!∧咎m陂未筑之前,溪海之水,淡咸不分。滔滔海潮溯溪而上,據(jù)舊書所載海潮可直涌到仙游林陂(古名靈陂),距今入??诮倮镏h,溪水無欄無蓄,遇洪則泛,海潮上涌橫流,遍地皆咸,過去南北平洋“只生蒲草,不長禾苗”。對木蘭溪之水勢,明余?《木蘭陂志略》有述:“按永春、德化、仙游溷三十六澗之水,由維新里(今華亭、瀨溪一帶)突流而下,海濤潮汐又從白湖(今闊口港)鼓涌而上。方春夏交,霪澇奔騰,則四郊皆澤國也;若遇秋汛濤翻,則望洋□□,四郊又斥鹵也。雖有六塘可資潴蓄,然利不勝害,下流之潴蓄不能上流之崩突也?!睘榱烁淖冞@一自然條件。達到“集萬澗而匯一川,故有無窮之源;障一川而濟萬井,故有無窮之澤”(鄭樵語)之格局,必須興修水利方能達到這一目的?!∥鯇幇四辏?075),是王安石推行《農(nóng)田水利法》的第五年,全國各地都相繼興起農(nóng)田水利,并取得應有的成果?!白允俏鯇幹?,四方之民,輻輳開墾,環(huán)數(shù)千里,并為良田”。(《宋會要輯稿》食貨七十之二四)這一法令可以說是從發(fā)展生產(chǎn)出發(fā)的廣義富國措施。 這時蔡京在杭州錢塘為縣尉,以天下為己任的雄心,故鄉(xiāng)情結之誘惑。就上奏請在莆南修陂,關于奏請建陂之事,同時代莆人方天若在《木蘭水利志》有詳細陳述:“時蔡公兄弟京、卞,感涅 之靈讖,念梓里之橫流,屢請于朝,乃下詔募筑陂者。時福州有義士李宏,家雄于財而心樂于施。蔡公以書招之,遂傾家得緡錢七萬,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蘭山下。負鍤如云,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竭。于是蔡京復奏于朝,募有財有干者輔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錢共七十萬緡,助本陂!”,這篇文章記錄對蔡京建木蘭陂之事是第一次真實地透露給世人,對蔡京建陂之初衷持著肯定,這種實事求是態(tài)度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方天若,字彥稽,儀也,正中子,莆田城關方巷人。紹圣四年(1097)廷試進士,在“對策大略”中論以崇復熙、豐法制,且言:“元?大臣當誅戳,而不洙戳,子孫當禁錮;而不禁錮,資產(chǎn)當籍沒;而不籍沒,朝政、政刑之失莫大于此!”章?讀其答卷大喜,撥置第二人(榜眼),初調(diào)彰信軍節(jié)度推官。元符三年(1100)以徐鐸薦,召為秘書省正字。方與蔡京關系較好。蔡京失勢后,天若被貶為越州觀察推官。京復相后,又召為校書郎,歷泉州通判,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再遷湖南轉(zhuǎn)動使,罷去。后起知泉州,累遷秘書少監(jiān)加右文殿修撰,未行為言者所攻,遂致仕。所以說方天若這篇《木蘭水利志》是十分有重要價值的史料。 注:在莆田市區(qū)西南5公里的木蘭山下,木蘭溪與興化灣海潮匯流處。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國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發(fā)揮其水利效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莆陽文輯》木蘭陂

黃陂的王家店在什么地方
1個回答2024-04-16 10:42
黃陂只有王家河鎮(zhèn),在縣城東北10里。洪山區(qū)有叫王家店的地方,在武漢城東。
黃陂一中盤龍校區(qū)的介紹
1個回答2024-11-14 10:41

黃陂一中盤龍校區(qū)是湖北省老牌名校、湖北省重點中學黃陂一中的一個新校區(qū)。校區(qū)建成于2009年。位于武漢盤龍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宋崗二路。地理位置便利,離武漢市主城區(qū)僅2公里左右。黃陂一中創(chuàng)辦于1933年,原址位于黃陂古城內(nèi)?,F(xiàn)為湖北省示范高中。前川校區(qū)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 6萬平方米。2007年12月,在盤龍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建設黃陂一中盤龍校區(qū)。2009年8月,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 8萬平方米的盤龍校區(qū)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一校兩區(qū)”的辦學格局。 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棟梁之才:兩獲意大利加勛的萬子美、著名畫家馮今松、央視主持人王利芬、中國首席潛航員蛟龍?zhí)柸~聰?shù)取?/p>

黃陂一中有初中部嗎?
1個回答2024-12-13 10:51

黃陂一中創(chuàng)辦于1933年,原址位于黃陂古城內(nèi),1997年10月搬遷至前川新城北部,全稱湖北黃陂一中,為全國百強高中。

該校的前身是由“兩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的父親胡康民,于1920年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前川中學,民國大總統(tǒng)黎元洪是首任董事長。

湖北省老牌名校,現(xiàn)為湖北省示范高中。

黃陂一中前川校區(qū)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 6萬平方米。

2009年8月,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 8萬平方米的黃陂一中盤龍校區(qū)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初步形成“一校兩區(qū)”的辦學格局。

2012年成立黃陂一中國際部。

在近80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棟梁之才:兩獲意大利加勛的萬子美、著名畫家馮今松、央視主持人王利芬、中國首席潛航員葉聰?shù)取?/p>

黃陂李集最牛的是誰
1個回答2024-03-19 13:48
黃陂李集最牛的是黃陂區(qū)李家集街中心衛(wèi)生院李新宙醫(yī)生。每當談起他,村民們言語中總是透露著感激與夸贊。1991年,20歲的李新宙來到衛(wèi)生院跟著父親和其他老中醫(yī)學習,“那時是邊學邊看,慢慢積累經(jīng)驗?!睘榱烁到y(tǒng)地學習醫(yī)學知識,李新宙來到黃陂衛(wèi)生學校。不同于父輩專注于中醫(yī),在校期間他選擇了西醫(yī),畢業(yè)后成了一名全科醫(yī)生。
黃陂汪姓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4-30 06:12

宋朝以后,汪姓成為我國南萬的一個典型大姓,汪姓最先發(fā)源地是安徽,家族甚旺,湖北的汪姓是從那里遷移過來的。

木蘭草原風景區(qū)的名字由來
1個回答2023-12-31 21:07

黃陂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鄉(xiāng),木蘭草原與木蘭將軍自然也有一 段淵源。相傳,木蘭小時候經(jīng)常騎上她那匹心愛的白馬飛奔來到草原練兵習武,人們常常看到木蘭馳騁草原的颯爽英姿。后來,木蘭替父從軍,在邊關征戰(zhàn)十二年。凱旋歸來時,一群景仰木蘭將軍的將士,追隨她一同來到將軍的故鄉(xiāng)——黃陂。這群將士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草原的少數(shù)民族,為了讓他們既能安居樂業(yè),又能長期與自己朝夕相伴,木蘭將軍決定給他們一處理想的居所。經(jīng)過反復斟酌,木蘭將軍決定把少年時騎馬練箭的草原之地劃拔給這些將士。當將士們看到這片水豐草美的草原時,就深深愛上了這里。從此,他們就在這里建立起自己新的家園。再后來,朝庭一位欽差大臣來黃陂拜訪木蘭故居,當他看到這片美麗的草原,再聯(lián)想到木蘭將軍動人的故事,于是將這里命名為“木蘭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