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xiāng)子蘇軾

蘇軾 《南鄉(xiāng)子》
1個回答2022-05-16 04:11
翻譯:東武和余杭兩地相望,但見遠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到那時我與你同笑長醉三萬場。
不用像世俗的樣子用酒來訴說離情別緒,痛快的飲宴從來都另有緣由。今夜拿著殘燈送你歸去,走過河塘,恍惚間見落淚如羊祜的卻是你楊元素啊。
原文:
南鄉(xiāng)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求蘇軾的南鄉(xiāng)子
2個回答2023-07-15 09:22
重九涵慶梁旦輝樓呈徐君猷(yóu)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渣稿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好像是這個,滿意請采譽擾納
蘇軾 《南鄉(xiāng)子》
1個回答2022-08-25 10:21
《南鄉(xiāng)子》——蘇軾

南鄉(xiāng)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①

東武望余杭②,云海天涯兩杳(有的作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③。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④,墮淚羊公卻姓楊。

〔注〕①楊元素:名繪,熙寧七年(1074)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diào)為密州知府,楊再為餞別于西湖上,唱和此詞。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余杭:杭州。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贝嘶闷湟?。 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時為繁榮之區(qū)。 ⑤墮淚句:《晉書·羊祜傳》:羊祜為荊州督。其后襄陽百姓于祜在峴山游息之處建廟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這里以楊繪比羊祜,“羊”“楊”音近。

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此為東坡之詞,后被輾轉(zhuǎn)紅塵的三毛引改為”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傷”。安妮寶貝也是愛戀這句的吧,<清醒紀>里用過它。
蘇軾南鄉(xiāng)子詩
1個回答2022-08-25 05:30
蘇軾的 《南鄉(xiāng)子》   南鄉(xiāng)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①   東武望余杭②,云海天涯兩杳(有的作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③。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④,墮淚羊公卻姓楊。   〔注〕①楊元素:名繪,熙寧七年(1074)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diào)為密州知府,楊再為餞別于西湖上,唱和此詞。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余杭:杭州。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贝嘶闷湟?。 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時為繁榮之區(qū)。 ⑤墮淚句:《晉書·羊祜傳》:羊祜為荊州督。其后襄陽百姓于祜在峴山游息之處建廟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這里以楊繪比羊祜,“羊”“楊”音近。
蘇軾的 《南鄉(xiāng)子》全文
2個回答2022-10-25 12:16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一作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問蘇軾的這首《南鄉(xiāng)子》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2-02 07:56
南鄉(xiāng)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蘇軾
東武望馀杭。云海天涯兩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注〕①楊元素:名繪,熙寧七年(1074)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
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diào)為密州知府,楊再為餞別于西湖上,唱和此詞。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贝嘶闷湟狻?br/>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時為繁榮之區(qū)。
⑤墮淚句:《晉書·羊祜傳》:羊祜為荊州督。
其后襄陽百姓于祜在峴山游息之處建廟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這里以楊繪比羊祜,“羊”“楊”音近。
問蘇軾的這首《南鄉(xiāng)子》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09-02 23:11
南鄉(xiāng)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蘇軾

東武望馀杭。云海天涯兩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注〕①楊元素:名繪,熙寧七年(1074)七月接替陳襄為杭州知州,

九月,蘇軾由杭州通判調(diào)為密州知府,楊再為餞別于西湖上,唱和此詞。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贝嘶闷湟?。

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時為繁榮之區(qū)。

⑤墮淚句:《晉書·羊祜傳》:羊祜為荊州督。

其后襄陽百姓于祜在峴山游息之處建廟立碑,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預因名之為“墮淚碑”。這里以楊繪比羊祜,“羊”“楊”音近。
簡述蘇軾生平 蘇軾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24 05:49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的《琴詩》中,蘇軾所思考的問題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0-07 03:31
琴聲從哪里來的?
蘇軾為什么叫做蘇軾?
1個回答2023-01-01 17:15
軾是古代車前面的扶手,處于顯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無,但沒有卻總覺的缺少點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飾自己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