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包括

相关问答
成熟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是什么?包括那幾種?
1个回答2022-12-21 15:17
成熟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是指“自我”發(fā)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現的防衛(wèi)機制。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的欲望與本能。也能成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受。

成熟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包括:壓抑、升華、利他、幽默等
心理防御機制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8 21:01

什么是心理防御機制?
1个回答2024-02-10 09:36

心理防御機制是自我的一種防衛(wèi)功能,很多時候,超我與原我之間,原我與現實之間,經常會產生矛盾和沖突,會讓人感到痛苦和焦慮,這時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覺之中,以某種方式,調整一個沖突雙方的關系,使超我的監(jiān)察可以接受,同時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種形式的滿足,從而緩和焦慮、消除痛苦,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機制。

防御機制
1个回答2024-03-01 16:17

是自我用來保護自己大康強大壓力及焦慮時所采取的方法。

心理防御機制有哪幾種
1个回答2024-02-27 00:22
逃避機制:這是一種消極性的防衛(wèi),以逃避性和消極性的方法去減輕自己在挫折或沖突時感受的痛苦。比如假裝聽不見或聽不見,假裝不知道,當做沒發(fā)生一樣。這類防衛(wèi)機制包括壓抑,否定,退行,潛抑四種。
自騙機制:此類防衛(wèi)機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反向作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合理化(尋找理由為自己辯解)、抵消(與合理化作用相似,但除了理論之外還有行動)、隔離、理想化、分裂。
攻擊機制:人心里產生不愉快時,但又不能向對象直接發(fā)泄,便會利用轉移作用,向其他對象以直接或間接的攻擊方式發(fā)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轉嫁到別人身上,并判斷他人的對錯。這類防衛(wèi)機制有轉移和投射兩種方式。
代替機制:代替性防衛(wèi)機制是用另一樣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減輕缺陷的痛苦。這種代替物有時是一種幻想,因為現實上得不到實體的滿足,他便以幻想在想像世界中得到滿足,有時用另一種物件去補償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這類防衛(wèi)機制分幻想型和補償型兩種。
建設機制:在防衛(wèi)機制中較好的一類,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補償,是屬于建設性的,它可分為認同和升華兩種類型。
防御塔的防御機制,是怎么樣的?
3个回答2023-10-17 17:02
在很多游戲里面都會設置防御塔,防御塔能夠有效的進行侵害防御。當危險發(fā)生的時候,就會觸發(fā)防御機制。
什么是自我防御機制?
2个回答2022-08-01 08:20
自我防御機制是自我面對有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一系列的反應機制。包括:否認、壓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過度代償、抵消、升華、幽默和認同的11種形式。
防御機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07:17
防御機制有以下幾個特征:
(1)防御機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至少是部分無意識的。固然,我們時常會做一些意識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機制是無意識進行的。
(2)防御機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于受傷害。從它的作用和性質來看,可分為積極的防御機制和消極的防御機制兩種。
(3)防御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沖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機制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4)防御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tài)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態(tài)。
(5)防御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也可以重疊地表達。例如,某工人在車間受到組長批評,于是說:“我才不在乎呢!”隨后在工作中有意無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廢品以消心中之憤,就是合理化與遷怒的雙重作用。
自我防御機制的生活例子
1个回答2024-02-16 21:15
自我防御機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路上莫夢到陌生人向你詢問道路或者交通情況時,你猛冷漠的說一聲,不知道 這就最典型的例子
心理防御機制之自騙性防御機制
1个回答2023-12-02 13:38
此類防御機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

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合理化

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guī)范時,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換句話說,“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并遮掩自我的傷害。(給自己的行為賦予合理理由以滿足內心需要或讓自己的行為因此值得認同)

合理化的三種方式

(1)酸葡萄

因為追求的東西得不到而貶低目標,恢復平衡。

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取得時,就加以貶抑和打擊,稱為酸葡萄。此機制是引申自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從前有一只狐貍走進葡萄園中,看到架上長滿了成熟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數次都摘不到,而無法吃到葡萄,它就說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實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說葡萄是酸的。

生活中常見的有:

一個體育能力差的學生,說只有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人,才會喜歡體育;

容貌平凡的女子特別愛說“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是禍水”;

追不到女朋友的男孩說“這種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楊花,嫁給我,我都不要”。

(2)甜檸檬

此方法是指企圖說服自己和別人,自己所做成或擁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擇。上述伊索寓言里所說的那只狐貍,后來走到檸檬樹旁,因肚子餓了,就摘檸檬充饑,而且邊吃邊說檸檬是甜的,其實檸檬味道是酸澀的。

比如: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說她有內在美

嫁給木吶寡言的丈夫,說他忠厚老實等等。

(3)推諉

指將個人的缺點或失敗,推諉于其他理由,找人擔待其過錯,以求個人心理之平衡。

比如:學生考試失敗,不愿承認是自己準備不足,而說老師教得不好、老師評卷不公或說考題超出學習范圍。

2、反向形成(物極必反)

當個體的欲望和動機,不為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所接受時,便將其壓抑至潛意識,并再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在外顯行為上稱為反向。換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現的外在行為,與其內在的動機是成反比的。在性質上,反向行為也是一種壓抑過程。 (內心強烈的感情或沖動難以被接受,為抑制它而形成與之相反的感情或行為。)

人有時心中討厭或憎恨一個人,但在表面上卻又對此人十分熱情和關心;有時心里喜歡一個人,表面上卻異常冷淡。

有一首歌,曲名叫做《我的心里沒有他》,這首歌從頭到尾,都一直在強調“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如果“你”也懂得一點反向機制的話,你就該了解他的心里到底有沒有“他”了。

電影《美國麗人》中,有一個父親對同性戀非常不恥,常常在兒子面前詆毀同性戀者,他通過兒子拍攝的視頻臆斷兒子與男主有染,把兒子暴揍了一頓。然而讓人唏噓的是,他在一個雨夜前往男主家中,強吻了男主。

李克富老師在講對立統(tǒng)一律的時候說:兩個互為極端的食物的相似度要高于其中任何一端和中間事物的相似度。

曾奇峰老師說:直面那些不讓自己滿意的問題,并發(fā)展能力解決他們,這是最高的智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