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謙禮讓演講稿

古人謙恭有禮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01:31

(1)孔融讓梨

(2)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jìn)士后,他放棄做官,繼續(xù)求學(xué)。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dāng)時很有名望的大學(xué)問家、哲學(xué)家、教育學(xué),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xué)的奠基人。他們的學(xué)說為后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xué)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xué)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xué),4年后程顥去世,又繼續(xù)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xué)習(xí)。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fēng),約同學(xué)游?。?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dāng)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dāng)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jìn)屋去,為他們講學(xué)。
后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范。

(3)張良拜師

(4)三顧茅廬(劉、關(guān)、張三請諸葛亮)

希望能幫到你!

關(guān)于謙恭禮讓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1 22:13

孔融讓梨

六尺巷的傳說

謙恭有禮,人人歡迎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1-18 19:00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謙虛恭敬他人,對他人有禮貌的話,那么這個人就會是一個每個人都喜歡的人。
恭敬有禮,謙遜做人的意思
1個回答2022-12-12 13:18
就是對人很尊敬,很有禮貌,做事做人很謙虛,不狂妄,不夸夸其談,敏于事納于言,溫良恭儉讓。
對人謙恭有禮貌的詞語
2個回答2023-01-19 20:07
彬彬有禮 溫文爾雅彬彬有禮舉止端莊謙恭下士 敬賢禮士 不矜不伐 竭誠相待屈尊敬賢
泰而不驕 婉婉有儀 溫恭直諒
溫恭自虛 溫柔敦厚 溫文爾雅 文質(zhì)彬彬 洗耳恭聽
相敬如賓 以禮相待 虛懷若谷 虛己以聽 虛左以待
謙恭的詞語
1個回答2024-02-20 11:58
久仰、賜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納、包涵、斧正、璧還、鼎力

鄙人、鄙意、鄙見、敝人、敝姓、薄酒、、薄禮、薄面、敢問、敢請、敢煩、拙著、拙作、

拙見、拙荊、愚兄、愚見
謙恭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04 00:52

謙恭的意思是:謙虛而彬彬有禮。

【拼音】qiān gōng。

【釋義】謙虛恭謹(jǐn)。謙恭不是一種姿態(tài),而是一個人內(nèi)在品德和修養(yǎng)的高度表現(xiàn)。它不因?qū)W問博雅而驕傲自大,也不因地位顯赫而處優(yōu)獨(dú)尊。相反,謙鎮(zhèn)差恭者學(xué)問愈深愈能虛心謹(jǐn)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禮待人。

【出處】《后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中興初,禁網(wǎng)尚闊,而睦性謙恭好士,千里交結(jié),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門,由是聲價益廣。

【近義詞】謙虛、謙敬、謙和、謙遜。

【反義詞】傲慢、驕橫、怠慢、倨傲。

【示例】

1、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五:話說閻二先生自從代理太原府以來,每日上院稟見撫臺,以及撫臺同他公事往來,外面甚是謙恭。

2、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如此謙恭和藹,可謂脫盡仕途習(xí)氣。若令器小易盈,妄自尊大,那些驕傲俗吏看見,真要愧死。

謙恭造句

1、茫茫人海禮為先,謙恭虛己人不怪。誠存腦?;リP(guān)心,五湖四海潤大愛。大愛無疆力無邊,大智大慧競大愛。德駐心海美人生,薪火相傳天下愛。

2、一個人如果過去非常謙恭,而后來出了名或什么的就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變得傲起來,那是很廉價的。

3、他們表面謙恭友愛,私底下卻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為了一己之私肆意妄為,百姓們敢怒而不敢言。

4、要為客套的恭維尺茄話所或。因?yàn)榇蠖鄶?shù)恭維并非出自真心,滿口承諾的人,實(shí)陵旅察際上很難踐約。真誠的謙恭是忠順,虛偽的禮貌是欺詐,過分的殷勤并非尊重,而是依賴。

5、少年而有才,風(fēng)儀也甚為出眾,這樣的年輕人恃才放曠的多,像他這樣謙恭溫潤的可是不多見。

謙恭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06 22:54

謙恭的意思:謙虛而彬彬有禮。

讀音:qiān gōng。

引證:《后漢書齊武王縯傳》:“中興初,禁網(wǎng)尚闊,而睦性謙恭好士,千里閉轎交結(jié),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門,由是聲價益廣?!?/p>

《陳書始興王伯茂傳》:“伯茂性聰敏,好學(xué),謙恭下士。”

唐·白居易《放言》詩之三冊態(tài)舉:“周公恐懼流言后,王莽謙恭未篡時。”

《舊唐書楊恭仁傳》:恭仁性虛澹,必禮度自居,謙恭下士,未嘗忤物,時人方之石慶。

謙恭造句

1、他當(dāng)了主管后依然謙恭有禮,不敢妄自尊大。

2、有些人自以為是,其實(shí)不過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罷了。真正的能人與名人,是極其謙恭的。而你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巨人腳下的一只螞蟻罷了。

3、他雖身居高位,便謙恭屈己,能禮賢下士。

4、你的身形是高大雄壯的,但是你的表州碧情是平和謙恭的。

5、二公子一向謙恭仁厚,為人有目共睹,沒想到今日遭此厄運(yùn),我又怎會跟他計(jì)較。

謙恭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09 12:48

謙恭的意思是謙虛恭敬。

一、讀音

謙恭的讀音是qiān gōng。

二、出處

出自《漢書·于定國傳》:“為人謙恭?!?/p>

三、近義詞

1、謙虛:指虛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價值;沒有虛夸或自負(fù),不魯莽或不一意孤行。

2、謙和:指謙遜易接近。

3、謙遜:指謙虛、不浮夸,不自大或不虛夸。

4、謙敬:是指謙遜恭敬。

四、反義詞

1、傲慢:是指看不起人,對人怠慢沒有禮貌。

2、驕傲:指一種對于個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脹與炫耀。

3、驕橫:指傲慢專橫。

4、倨傲:是形容(人)高傲自大、傲慢的樣子。

謙恭造句:

1、由于他謙恭好學(xué),這日子才慢慢有所好轉(zhuǎn)。

2、堅(jiān)持和堅(jiān)強(qiáng),不是擺給別人看的,而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站在高點(diǎn)時謙恭謹(jǐn)慎,落入低谷才不會自暴自棄。

3、一個人如果過去非常謙恭,而后來出了名就變得驕傲起來,那是很廉價的。

4、但是我決不炫耀我的成績,希看我能明智而謙恭地接受它們。

5、平時輕車簡從,穿著樸素,對人一貫保持謙恭有禮。

6、他雖身居高位,但仍謙恭屈己,能禮賢下士。

7、謙恭納百福,和氣致千祥。

8、日三省身,對自己要苛責(zé),謙恭禮讓,對賓客要禮貌;一諾千金,對朋友要誠信;小心奉養(yǎng),對父母要孝道。

9、強(qiáng)辯者飾非,謙恭者無爭。

10、他們表面謙恭友愛,私底下卻勾心斗角。

謙恭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09 12:45
謙恭是一種魅力。它使人親近,使人信賴,使人崇敬。它給人以虛懷若谷的胸襟,給人以豁達(dá)平和的態(tài)度,給人以超越自我的氣魄,給人以海納百川的能量,從而給人光彩照人的形象和強(qiáng)烈撼人的魅力。謙恭使初見者欣賞、久識者信任。如果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比做一只燕子的話,謙恭為它搭出了松軟的窩。謙恭是一筆能為你的人格魅力增值的財(cái)富。

謙恭是一種意識。謙恭者總是具有向往崇高、追求卓越、超越平庸、銳意進(jìn)取的潛意識。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就好像分?jǐn)?shù),他的實(shí)際才能好比分子,他對自己的估價就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jǐn)?shù)值愈小。而一個謙恭者,面對大千世界的紛紜繁雜,總會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透析出自身的不足,從而不囿于已有的成績,能義無返顧地勤奮學(xué)習(xí)、求知和實(shí)踐,不停頓地向新的目標(biāo)、未知的地帶進(jìn)擊。謙恭便成為謙恭者自己前進(jìn)的動力、成功的基石。

謙恭是一種過程。謙恭是一個人從被動向主動、從不自覺向自覺、從無意識向有意識,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人格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心靈得到陶冶,靈魂得到凈化,生活因此而天高云淡,魅力因此而蔚然增輝。自滿是這一過程當(dāng)中隨時隨處可現(xiàn)的一座座陷阱,而人生最容易進(jìn)入的誤區(qū),往往就是萬里長征剛剛走完了第一步即忘乎所以,落入自己親手挖掘的自鳴得意的陷阱。一分鐘一秒鐘自滿,在這一分鐘一秒鐘就停止了自己吸收和排泄的生命。只有謙恭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yǎng)品,才能使榮譽(yù)的錦旗長久地握在自己手中。

謙恭是一種智慧。從特定的角度說,謙恭的人也一定是聰明的、睿智的、有才能的人。歷史早已見證,真正偉大的人一般都是謙恭謹(jǐn)慎的。他們對于最高級的形容詞和夸張的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他們從不濫用自己的優(yōu)點(diǎn),他們的過人之處愈多,就愈認(rèn)識到自己的不足。驕傲者多半基于無知,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越是沒有本領(lǐng)的人就越自命不凡。懶于思考,不愿鉆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識、水平,亦都是智力貧乏的體現(xiàn)。這種貧乏通常用一個詞來稱呼,那就是“愚昧”。

謙恭是一種原則。謙恭并不是無限的,而是有原則的。謙恭要以適度為前提,以真誠為條件。所謂適度,就是該謙恭時謙恭,不該謙恭時則無須謙恭,就是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沒有適度,謙恭不僅達(dá)不到預(yù)想的目的,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過度的謙恭,無論是出于自卑還是緣于自傲,都是以喪失自尊為代價。所謂真誠,就是不粉飾,不矯情,對一切皆以求是的態(tài)度接人待物。沒有真誠,謙恭就成了沽名釣譽(yù)的面具。虛偽的謙恭,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jìn)步。

謙恭是一種境界。謙恭的主要因素是人格,由超越而來。當(dāng)我們大為謙恭的時候,就是最接近偉大的時候。但要使謙恭如花開鳥落般自然而然地涌入涌出心間,卻非高境界者不能為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