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相聲貫口

一如舊貫 和魚貫而入得貫分別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01 18:15
像魚一樣接續(xù)著。
什么貫而入
1個回答2024-01-24 14:52

什么貫而入的詞語如下。

一貫而入和魚貫而入,兩個詞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意思都是指很多人涌入的場景,用詞的時候兩個都可以用。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

什么貫而入
1個回答2024-02-23 10:11
魚貫而入

成語:魚貫而入

拼音:yú guàn ér rù

解釋:

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出處: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br>
示例:眾才女除卞、孟兩家姊妹在后,其余都是按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七回
關(guān)于貫入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09 21:07

魚貫而入?[ yú guàn ér rù ]?

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出 處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p>

魚貫而入啥意思
1個回答2024-02-17 01:23

魚貫而入(貫:用繩子穿物,引申為互相連屬)指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魚貫而入(拼音:yú guàn ér rù)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偏正式結(jié)構(gòu),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近義詞: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反義詞:一擁而入、破門而入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焙笫罁?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魚貫而入”。

運用示例:

宋·魏了翁《古今考·繕治河上塞》:“陰山在河南,陽山在河北,逶蛇而北,予謂塞垣,即長城也,此豈足恃?恐是扼險據(jù)守,胡騎穴隙魚貫而入,即易擊耳?!?/p>

明·羅懋登《西洋記》三回:“只見眾官們魚貫而人,挨序次跪在階前?!?/p>

成語寓意

“魚貫而入”中的“貫”字本義是穿串錢幣的繩子,如白居易《傷宅》“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錢”。后來由穿錢的繩子代指錢串,后又引申為次序、有條理的意義。社會的運行,需要一定的秩序才能更良好地運轉(zhuǎn),而排隊正是非?;镜闹刃蛐袨?。

在日常生活中,排隊是文明最基本的體現(xiàn),體現(xiàn)著平等、禮讓與和諧。自覺排隊,“魚貫而入”的方式,反而能使大家避免擁堵,最高效的通行。

成語魚貫而入?
1個回答2024-02-04 16:12

魚貫而入

比喻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次序進入。出自《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魚貫而入的意思
4個回答2023-12-05 20:17
【解釋】: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出自】:《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br/>【示例】:眾才女除卞、孟兩家姊妹在后,其余都是按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七回
【近義詞】: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反義詞】:一擁而入、破門而入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魚貫而入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25 18:00
魚貫而入 [yú guàn ér r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褒義
出 處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br/>近反義詞
近義詞
魚貫而行 有條不紊 井然有序 魚尾雁行 魚貫雁行
反義詞
一擁而入 破門而入
魚貫而入的意思
1個回答2024-03-06 17:31

魚貫而入的意思如下:

像游魚那樣首尾連貫地進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繼而入。

魚貫而入的造句:

1、黑壓壓的森林神秘莫測,穿著制服的隊員正互相招呼著,魚貫而入。

2、球場開始檢票,觀眾魚貫而入,頃刻滿座。

3、上課鈴聲響起,同學(xué)們魚貫而入教室。

4、會議快要開始了,但安排仍然僅僅有條,來賓從大門魚貫而入,完成工作的服務(wù)人員從側(cè)門魚貫而出。

5、汽車雖多,但都是在快車道上魚貫而行,極有秩序。

6、幾個侍應(yīng)生隨后,魚貫而入,有條不紊地將果盤、水果沙拉、零食、果汁等快速擺滿正對著超大屏幕的茶幾上。

7、在一個個魚貫而出的繆斯女神身上的是白色雪紡布片,刻意暴露在外的針腳和貼袋以及看似未完成的剪裁和版型。

8、人們挨肩疊背、魚貫而入地進入火車站大廳。

9、在那些高檔的桑拿房,姑娘們會在你面前列隊魚貫而過,猶如傳送帶上的回轉(zhuǎn)壽司。

10、林羽隨著丹辰楓小隊魚貫而入,進入的瞬間,眼前一花,就像之前禁地的小傳送陣一樣,身體一輕,他便出現(xiàn)在古木參天的密林之中。

11、第一部分一開始,舞臺上擺放著兩派木制的折疊椅,人們魚貫而入,同時展現(xiàn)了各自的性格。

有魚貫而入這個詞嗎
2個回答2023-12-10 20:57

有的。

有關(guān)于魚貫而入的資料如下:

魚貫而入(拼音:yú guàn ér rù)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魚貫而入(貫:用繩子穿物,引申為互相連屬)指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偏正式結(jié)構(gòu),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故事典故: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國大將軍司馬昭派鄧艾、鐘會、諸葛緒率十八萬大軍,分三路進攻蜀國。鐘會帶領(lǐng)的魏軍在劍閣(今四川劍閣西)被蜀國大將軍姜維阻截,無法前進。

鄧艾寫信向司馬昭建議說:“現(xiàn)在蜀軍軍力不強,應(yīng)抓住這一機會,我率軍從陰平(今甘肅文縣北)出發(fā),通過小路可繞過劍閣天險到達江油(今四川江油東),距離蜀國都城就只有三百余里,以奇兵攻襲肯定能夠拿下。

那時,守劍閣的姜維就會分兵救援,于是鐘會即可前進,如果姜維不肯分兵,蜀國后方的軍隊就無力對抗我的軍隊。正如兵法所說‘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如按我的計策,可以乘虛而入,一舉滅掉蜀國。”

司馬昭接到鄧艾的信后,馬上同意了他的方案。十月,鄧艾率軍從陰平出發(fā),在人跡罕至的小路上行進了七百余里。這陰平小道要經(jīng)過七百多里荒無人煙的高山深谷,十分眼險。同時,由于運輸困難,還受到饑餓的威脅。

鄧艾身先土卒,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將士們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一路高山深谷、急流險灘,歷經(jīng)千辛萬苦。不久,魏軍軍糧將盡,走到一處懸崖邊,前方?jīng)]路了。如果再到達不了江油,全軍就會困死在深山中。

情急之下,鄧艾用毛毯裹住身體,率先從懸崖滑了下去,全軍將士也一個個攀著藤枝、順著崖壁通過。就這樣,當(dāng)鄧艾的軍隊突然出現(xiàn)在江油時,把守江油的蜀軍將領(lǐng)馬邈毫無準(zhǔn)備,只得束手就擒。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