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寫出解釋

2023-01-24 21:52

1個回答
1.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者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孔子說:“富有和顯貴是人們所向往的,不通過正當(dāng)途徑達(dá)到目的,就不接受;貧困和卑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不通過正當(dāng)途徑去除,就不接受。君子拋棄了仁,怎么成就名聲呢?君子任何時候都不違背仁,匆忙時必定如此,顛沛時必定如此。"

2.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盡有之矣,我未見也。"

[譯文]孔子說:“我未曾見過喜好仁的人,憎惡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是無以復(fù)加了;憎惡仁的人,他要是去行仁,是不讓不仁的東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能一天致力于仁的嗎?我沒有見過力量不足的。大概是有的,我未曾見到。"
相關(guān)問答
論語中關(guān)于仁愛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30 22:51
《論語》關(guān)于仁愛的故事不在那些關(guān)于“仁”的言論中,而是一則沒有出現(xiàn)“仁”和“愛”的孔子事跡。《鄉(xiāng)黨》篇中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短短十幾個字中,雖然沒有“仁愛”的字眼,卻充分...
全文
《論語》仁者愛人
1個回答2024-05-28 19:27
出自:孟子《仁者愛人》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全文
《論語》中關(guān)于仁愛的名句
1個回答2024-05-14 23:30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全文
論語中關(guān)于仁愛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8:01
《論語》關(guān)于仁愛的故事不在那些關(guān)于“仁”的言論中,而是一則沒有出現(xiàn)“仁”和“愛”的孔子事跡?!多l(xiāng)黨》篇中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短短十幾個字中,雖然沒有“仁愛”的字眼,卻充分體現(xiàn)了...
全文
關(guān)于論語仁愛的感想
1個回答2024-03-04 18:27
仁愛是論語的核心之一
有關(guān)仁愛的論語
1個回答2024-06-04 06:53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全文
求仁得仁的釋義
1個回答2022-12-21 17:48
1、 原指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本是求仁的表現(xiàn);既然讓國而心安理得,已經(jīng)得仁,就沒有怨言了。 2、今用來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實現(xiàn)。 3、也比喻一個人的作為恰如己愿,自然能心安無怨了。 4、 后人引用孔子的...
全文
一視同仁 ?的意思是怎么解釋嘛?
1個回答2024-02-24 16:25
一視同仁 拼音:yī shì tóng rén 解釋: 原指圣人對百姓一樣看待,同施仁愛。后多表示對人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出處: 唐·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同仁,篤近而舉遠(yuǎn)?!?示例:警察卻不...
全文
仁和的解釋
1個回答2023-01-30 15:05
仁是目的,禮是準(zhǔn)則。
各種論語注疏中對“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解釋?
1個回答2023-02-01 07:19
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選擇的住處沒有仁德,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