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中的俱寂與鐘磬音矛盾嗎為什么

2022-12-26 14:18

2個回答
解釋:籟:從孔穴中發(fā)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fā)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huán)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前一句是指寺院附近的自然界,后一句是指聽見鐘的聲音飄蕩在周圍
親,這里是以動(鬧)襯靜。跟"靜得聽見掉針的聲音"同個道理。
相關(guān)問答
詩的尾聯(lián)寫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當(dāng)中的俱寂與鐘磬音矛盾嗎?為什么?
1個回答2022-12-29 20:55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不矛盾,是典型的反襯手法.如同蟬噪林愈靜,正是用靜幽的環(huán)境來襯托當(dāng)時鐘聲入耳的清晰與作者自然的感受
詩的尾聯(lián)寫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當(dāng)中的俱寂與鐘磬音矛盾嗎?為什么?
2個回答2022-09-24 16:15
不矛盾。詩人以靜寫動,以動襯靜,用只剩下鐘磬的聲音來反襯 禪房的幽靜,與常建向往佛門的出世心情相吻合。
題破山寺后禪院一詩中“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中的“俱寂”與“鐘磬音”矛盾么?
3個回答2022-09-22 23:52
當(dāng)然不,用悠揚(yáng)的鐘聲體現(xiàn)環(huán)境的寂靜,表現(xiàn)古寺中肅穆空靈的氣氛,也為作者對這種超脫塵世的生活的向往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的聯(lián)想
1個回答2024-01-22 13:52
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這兩句隱含的一個成語是“萬籟俱靜”,由這兩句,我們很容易想起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王維的詩句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題破山寺后禪院 中“萬籟此俱寂”與“但余鐘磬音”是否矛盾?為什么
2個回答2022-10-18 20:30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不矛盾,是典型的反襯手法.如同蟬噪林愈靜,正是用靜幽的環(huán)境來襯托當(dāng)時鐘聲入耳的清晰與作者自然的感受 以靜寫動,以動襯靜.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看似矛盾,其實不矛...
全文
題破山寺后禪院此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矛盾嗎
5個回答2022-11-04 22:09
當(dāng)然不矛盾啦,以靜寫動,以動襯靜。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徦如周圍一片喧鬧,人們也不會在意鐘磬的裊裊余音。而只剩下鐘磬的聲音,其他什么聲音也沒有,這與詩人向往佛門清靜的...
全文
詩中“萬籟此都寂.山光悅鳥性”中的“都寂”與“鐘磬音”矛盾嗎
1個回答2022-12-26 06:05
不矛盾。這是因為四周的安靜,才能夠聽見鐘磬的聲音 就像“蟬噪林逾靜”一樣
題破山寺后禪院中萬籟俱寂與但余鐘磬音矛盾嗎?為什么?表達(dá)了什么含義?
2個回答2022-11-03 01:35
不矛盾,以動襯靜,映襯寧靜氣氛。(也可以借鑒導(dǎo)讀最后一句) 表達(dá)了詩人寧靜的內(nèi)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詩人對現(xiàn)實的憤慨和反感(這是上一句的賞析)
《題破山寺后禪院》中“萬籟此都寂”與“但余鐘磬音”是否矛盾。為什么?
2個回答2022-10-20 18:42
后一句是為了襯托環(huán)境的幽靜,非但不矛盾,更有畫龍點睛之妙、
題破山寺后禪院中“萬籟此都寂”與“但余鐘磬音”是否矛盾?為什么
1個回答2022-10-24 13:45
這句詩的意思是 萬物靜寂,只有鐘磬的聲音在空中回蕩萬物靜寂,只有鐘磬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寄托了詩人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禮贊了佛門超拔脫俗的神秘境界.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