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

2024-10-12 06:04

1個回答
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古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方面,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這會讓學生終身受益。有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我認為有這樣幾點老師要做到:
一、教師方面
(一)自身角色的變換
新課程下,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的“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指導者和合作者”;由單一型教師向綜合型教師轉變。教師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在教學坦纖過程中要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促進者”要起到引導、促進學生體驗的作用;教師作為一凳州個“指導者”,要藝術地把握課堂教學過程的走向、引領學生發(fā)展的方向;教師作為一個“合作者”,應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忘記自己的教師身份,而把學生視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思想認識的轉變
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裝滿知識的容器”。因此,教師必須做到1)維護每一個學生的尊嚴,熱愛每一個學生;(2)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都是具有開放性的自我創(chuàng)造者;(3)不能用統(tǒng)一的尺度衡量每一個學生,用統(tǒng)一的模式規(guī)范每一個學生;(4)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本身就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內容,相信學生能在思想品德課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實踐中培養(yǎng)生存的能力。
(三)導學能力的提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是為學服讓粗仿務的,教不可以代替學,教師的教要啟發(fā)學生的學,引導學生的學。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不應從教出發(fā),必須從學生的學出發(fā)。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導的能力,而要提高自身的導的能力,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思和能力,不斷豐盈自身的知識庫,通過網絡、媒體、書籍拓寬自身的知識面,這樣才能為提高自身的導的能力做準備。
相關問答
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習慣,生活習慣
1個回答2022-09-29 01:17
好久了都沒跟表白?
如何養(yǎng)成學習習慣
1個回答2023-09-22 14:40
制定計劃,按計劃行事
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1個回答2023-10-30 04:57
要看他自己學不學
如何讓小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1個回答2024-02-17 23:44
學習是一個過程,如果我們不知道終點在哪里,很快就會倦怠,然后喪失信心,前進也就沒有了動力。家長應該多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根據孩子學習的實際,來跟他探討,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并鼓勵孩子主動學習。 ...
全文
小學四年級應該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有哪些
1個回答2022-09-30 21:43
求知欲的培養(yǎng)~
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1個回答2024-01-19 03:22
你這個問題真棒。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不僅僅看重孩子的成績,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 1.制定時間表 既然是習慣,最好是固定時間做某事。 孩子晚上放學回來,會有很多事要做,有吃飯、上興趣班、娛...
全文
有關養(yǎng)成學習習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21:21
列寧讓路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xiàn)在空手,請你先...
全文
怎么才能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1個回答2024-01-27 11:05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平時生活學習小事抓起,其要點主要是:   第一,訂立做功課和復習的時間表,按時做作業(yè)、復習功課,按時休息,每天監(jiān)督孩子,養(yǎng)成習慣。比如,可以按月制定時間表,某年某月,放學...
全文
小學生要養(yǎng)成哪些英語學習習慣?
1個回答2024-01-22 19:03
一、 提出預習要求,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 小學生學英語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且又年齡小,自覺性、主動性都不如中學生好,再加上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詞匯量少,這些都給小學生的預習工作帶來不便,但這些...
全文
學習習慣養(yǎng)成小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7:53
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學子必須養(yǎng)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吧。與這個故事的寓意相同的還有中國古代"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說法。旨在告訴人們學習時不可...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