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殘荷聽雨聲”是李商隱哪首詩里面的?

2024-03-21 20:57

1個回答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李商隱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賞析李商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卻在無意中陷入朋黨爭斗的旋渦中。于是接踵而至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幸,這些不幸讓他倍感人生早秀先凋的身世之苦。他的一生經(jīng)歷,頗多難言之痛,至悶之情,郁結(jié)中懷,發(fā)為詩句。實在可謂“為情而造文”。因此,他的詩總顯現(xiàn)出一種特別的“高情遠(yuǎn)意”,于一種假象的委婉中,寄寓一種深遠(yuǎn)的意韻。 《宿駝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就是這樣一首很有情韻的詩作。 “竹塢無塵水檻清”,詩人起筆就以極為簡練的筆調(diào),勾畫了駝氏亭的環(huán)境:水清、竹秀、亭靜,這里一片的清幽雅潔。然而,也正是這幽靜清廖的,遠(yuǎn)離了塵囂的境地,牽引出詩人綿綿的相思。這種相思,了無痕跡地表現(xiàn)出清幽環(huán)境中詩人的孤寂;“相思迢遞隔重城”,而地域的距離又是這樣無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詩人眼下所宿的駝氏亭與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長安,遠(yuǎn)隔千山萬水,詩人只能借助于風(fēng)、于云,將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飄向遠(yuǎn)方長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間隔中的契合了。 讀李商隱的詩,常常會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個“隔”字。而這個“隔”字,孕育其中的則是無盡的“怨”和“恨”?!靶轮獗∷祝f好隔良緣”(《風(fēng)雨》),是友人之間無法溝通的怨;“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無題》),是情人之間天涯阻隔的恨;就是他寫給妻子的那首極富盛名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蓖瑯右舶岛案簟保鞘乔檎嬉夂V的夫妻之間無以剪燭夜話的惆悵和凄苦。這一個“隔”字,無疑還是詩人枯立于人世的寫照,又正是這“隔”字,造成的太多的距離,成了詩人心靈深處的大痛。 “秋陰不散霜飛晚”,此時此刻,仰頭望天,雨意已濃,一片迷蒙。這樣的物景,給本就不夠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陰影,心境的黯淡,又為物景抹上了一層灰色。情與景,心與物渾然于一體?!傲舻每莺陕犛曷暋?,這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也是一直為后學(xué)所溢美的神來之筆。試想,淅淅瀝瀝的秋雨,點點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錯落有致的聲響,該是一種怎樣的聲韻?枯荷無疑是一種殘敗衰颯的形象,偶爾的枯荷之“留”,贏得的卻是詩人的“聽”,而詩人“聽”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聲??莺汕镉甑那屙?,有誰能解其中個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詩人的化身,而那“雨聲”也遠(yuǎn)不僅是天籟之韻了,或許它還是詩人在羈泊異鄉(xiāng)、孤苦飄零時,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韻呀! 全詩緊緊扣住了詩題的“寄懷”,詩中的修竹、清水、靜亭、枯荷、秋雨無不成了詩人抒發(fā)情感的憑藉,成了詩人寄托情感的載體。詩的意境清疏秀朗,而孕育其中的心境又是極為深遠(yuǎn)的。詩人雖然與友人“身隔”,而卻無不在祈盼著“情通”,這或許就是詩人所說的一種“心有靈犀”吧。 這樣看來,晚唐的那雨聲,便也一直滴到今天,滴在我們的心上了。
相關(guān)問答
怎么看待李商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
1個回答2024-03-11 09:38
這句話出自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全詩為: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詩寫對友人的思念,也流露出身世冷落之感。首句“竹塢無...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是李商隱哪首詩里面的?
1個回答2024-04-24 15:42
“留得殘荷聽雨聲”是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原文為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詩詞賞析...
全文
怎么看待李商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
1個回答2022-09-28 14:16
這句話出自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全詩為: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詩寫對友人的思念,也流露出身世冷落之感。首句“竹塢無...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全詩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1 21:23
全詩: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原詩是“留得枯荷聽雨聲”。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字義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詩歌的意境比較委婉,用筆簡練...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
1個回答2024-03-05 20:29
秋陰不散霜飛晚 李商隱的詩 意境很好 之前背了好多詩歌 為了寫文章用的
留得殘荷聽雨聲 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4 23:14
留得殘荷聽雨聲意思為:只留下枯殘的荷葉聽著秋雨的聲音。形容一種孤獨飄落的悲凄思念之心境。 它在《紅樓夢》中的第四十回出現(xiàn),有一段賈府眾人游湖的描寫。當(dāng)寶玉說要拔掉那些破荷葉時,林黛玉說:“我最不...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出自哪里?全詩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9 02:33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1.以下為全詩: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
1個回答2024-03-02 14:39
“留得殘荷聽雨聲” 是李商隱的詩句,也在《紅樓夢》里出現(xiàn)過,林黛玉說她最不愛李商隱的詩,但卻偏偏只喜歡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所謂詩無達(dá)詁,我也只能說出自己的見解?!皻埡伞毕笳髂昀希夜?!-- -->...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出自哪里,全詩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6 09:49
《紅樓夢》讀到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一回,眾人游大觀園,寶玉見塘中荷葉破敗,于是想讓人拔了去,原文是這樣的: 寶玉道:“這些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睂氣O笑道:“今...
全文
留得殘荷聽雨聲誰寫的
1個回答2024-03-09 21:19
是李商隱的詩句,也在《紅樓夢》里出現(xiàn)過,林黛玉說她最不愛李商隱的詩,但卻偏偏只喜歡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殘荷”象征年老,而且孤獨,因為荷葉殘枯的時候,往往周圍的“同伴”也都已經(jīng)七零八落...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