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考,不恥下問的名人故事

2024-03-08 12:54

1個回答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圣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么都要問??鬃勇牭竭@些議論后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xiàn)啊。”
那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tǒng)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么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币馑际钦f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相關問答
善于思考,不恥下問的名人故事
1個回答2024-04-19 16:30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圣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
全文
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出處?
1個回答2024-06-25 13:13
出自于《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名言名句?
1個回答2024-03-12 14:42
“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出自《禮記 中庸》,是說君子獨處時也在自律,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怎樣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
1個回答2024-03-06 17:35
行己有恥的意思是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這就要求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明理知恥,崇德向善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10 02:14
蘇軾 小時候厲害,自己寫了對聯(lián),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后來有人拿了一本古書來問他,他慚愧的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字也不認識,就把對聯(lián)改成了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行以有恥、至于至善的來源、含義、做法
1個回答2024-02-15 08:25
成語名稱:行己有恥 xíng jǐ yǒu chǐ 成語解釋: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典故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成語名...
全文
行己有恥,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2-13 12:15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在達到至善之前便停止。 “行己有恥”的意思是: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 出自于《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
全文
明禮知恥 崇德向善名人名言
1個回答2024-05-17 14:19
一、出自蜀漢昭烈帝劉備的詔書中。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汪則于人。 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毫不關心。 二、戰(zhàn)國 孔子《...
全文
明禮知恥 崇德向善名人名言
1個回答2024-06-02 20:21
1、戰(zhàn)國孔子《論語》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廣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結(jié),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結(jié)卻不顧道義。 2、戰(zhàn)國孔子《論語》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敏簡 用正...
全文
行己有恥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2-12 08:59
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君子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在達到至善之前便停止。 “行己有恥”的意思是: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自于《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