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2個哲學小故事,并用學過的哲學原理進行分析

2024-03-01 22:07

1個回答
《故事中的哲學》
故事說的是,在嚴寒的冬天里,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么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么想,于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xù)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于是人人都去撿了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得到了.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lián)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fā)揮了優(yōu)化組合的優(yōu)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采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xiàn)了最優(yōu)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xù)),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嘆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fā)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么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么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xù)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人生價值觀認為,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既要對社會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系,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shù)靥幚砗昧素暙I與索取的關系,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得到延續(xù)!

《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特別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那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
“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總結: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夠實現(xiàn)的那個.

掩耳盜鈴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也就是古代的樂器〕,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小偷嚇死了,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xù)敲.
分析:天地萬物之間相生相克,人為的切斷自己范圍內的聯(lián)系只是自己五官所感受到的假象罷了
相關問答
一個故事一個哲學分析
1個回答2024-02-09 01:10
一個終身受用的測試題(選自《遼沈晚報》)你開著一輛車。 ????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 ????你經過一個車站。 ????有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公共汽車。 ????一個是快要臨死的老人,他需要馬上...
全文
哲理故事+分析
1個回答2024-02-07 06:40
朋友!你去下我的 董小鶴 帖吧 `保證你有滿意的收獲。```董小鶴 帖吧 `自己去找吧 太多了 帶分析!
哲學故事與分析!快
1個回答2024-02-12 11:40
在佛教文學作品《百句譬喻經》中有這樣兩則故事:一則是“愚人吃鹽”,講的是從前有個愚人,到別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無味。主人知道后,給他加了一點鹽,他吃了后便覺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為有鹽,加了...
全文
哲學成語及解析
1個回答2024-02-16 00:25
1拔苗助長: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guī)律為基礎;違背客觀規(guī)律就會遭到它的懲罰 2守株待兔:錯把偶然當必然,誤把現(xiàn)象當規(guī)律。 3刻舟求劍:否認物質是運動的,不懂得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 4種...
全文
分析一個哲學故事
1個回答2024-02-18 12:16
假定你學的是馬哲。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相對靜止是人們得以認識事物的基礎。 雖然“昨天的他”和“今天的他”有不同的地方,可以看作是運動了的,變化了的,但是“他”的根本性質沒有發(fā)生變化...
全文
課前三分鐘演講(哲理故事+分析)初二的水平..其實就是1、2個哲理故事,最后加上...
1個回答2024-02-07 13:23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fā)現(xiàn)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么別的選擇,于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于是,他們背著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
全文
哲理小故事賞析
1個回答2024-01-29 09:02
  “把失敗寫在背面,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奔?哈里波斯憑著對夢想的追求對成功的渴望,他成功了。   “吉米?哈里波斯的手萎縮得像雞爪一樣,醫(yī)生告訴他說:‘以后,你再也不能學開車了?!比松畲?!-- -->...
全文
一道哲學辨析題目 ~~快~!
1個回答2024-01-30 21:36
錯 把辨證否定的4點回答一下就好了,我就不敘述了
求 生活哲理小故事 和 賞析
1個回答2024-03-04 16:05
鷹是壽命最長的鳥類,它可以奇跡般的活到70歲,超過這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動物。然而,有一部分的鷹卻在40歲的時候就會死亡,只有大約3成可以活到70高齡,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當一只鷹活到40歲左...
全文
哲理小故事賞析
1個回答2023-05-26 19:16
脫俗方能超凡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