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南唐后主

2024-02-23 20:53

1個回答
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后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文及音樂均有一定造詣,其中詞的成就最高。內(nèi)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xiáng)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以亡國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又名《烏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陣子》等,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凄涼,充滿憂傷氣質(zhì),主要抒發(fā)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感,表達了對往事的無限眷戀。故有詞云:后主雖拙于治國,然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對后世影響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李煜文、詞、書、畫創(chuàng)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早期經(jīng)歷

李煜,原名李從嘉,字重光。之所以字重光,大概與其一目雙瞳有關(guān)。后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載其“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次子。李弘冀“為人猜忌嚴(yán)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懼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參與政事。在此期間,他曾給自己取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麗的山水之間,同時也表明自己無意與兄長爭位。

公元959年,李弘冀殺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終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個月即不滿三十歲暴卒。李弘冀死后,李璟欲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yè),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登基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遷都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jiān)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歲時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開寶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此時封鄭王)。去北宋進貢。于是始去唐號,改印文為"江南國主印",賜詔乞呼名,從之。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開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領(lǐng)軍隊去攻打南唐。

公元975年十二月,因沉迷于詩畫不知宋軍已攻至金陵城下。緊接著,曹彬攻克金陵。

宋軍執(zhí)行宋太祖"使自歸順,不須急擊"的方針,包圍金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發(fā)起總攻,一舉占領(lǐng)金陵。宋軍破城,守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在巷戰(zhàn)中戰(zhàn)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詩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殘兵放棄武器停止巷戰(zhàn)南唐滅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去世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dāng)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聞之大怒。據(jù)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后因?qū)憽队菝廊恕范凰翁谟脿繖C毒殺。牽機藥一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

在位總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陽北邙山。

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性寬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殺,死后,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他的繼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quán)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荒廢的生活,風(fēng)格柔靡,但是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為空虛無奈;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后主前期詞作風(fēng)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xí)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話到滄桑語始工”(清沈雄《古今詞話》)。

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shù)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fēng)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為鄭國夫人,并被規(guī)定定期進宮參拜。小周后是個絕色美女,宋太宗趙炅垂涎其美麗。)

李煜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br>
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詞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嘗盡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藥毒害而死。這首詞可以看作是他臨終前絕命詞,據(jù)說這首詞中抒寫自己的悲恨和懷念故國,因而成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詞中吟詠感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訴說自己的悲劇命運和人生的愁恨,追懷往事,懷念故國,表達了亡國之痛。[5]

公元978年8月13日(農(nóng)歷七夕),當(dāng)李煜在其42歲生日那天與后妃們聚會,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時,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毒死李煜,又虛情假意封李煜為吳王,以王禮厚葬于洛陽邙山。并請原南唐舊臣為李煜寫了墓志銘,自己也特詔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大事年表

李煜大事年表

后晉天福二年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

1歲

農(nóng)歷七月初七,李煜生

后周顯德元年

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

18歲

娶娥皇

后周顯德五年

南唐中興元年(公元958年)

22歲

長子仲寓生

后周顯德六年

(公元959年)

23歲

九月太子弘翼卒,李煜自鄭王徙封吳王

北宋建隆二年

(公元961年)

25歲

二月,立為太子。

七月,繼位于金陵。

七月,尊母鐘氏為圣尊后,立娥皇為皇后。

七月,遣使如宋表陳襲位。次子仲宣生于此年

北宋建隆三年

(公元962年)

26歲

三月,遣使赴宋朝貢。

六月,遣使赴宋朝貢。

十一月,遣使赴宋朝貢。

北宋乾德元年

(公元963年)

27歲

三月,宋平荊南,遣使犒師。

十一月,宋改元。

北宋乾德二年

(公元964年)

28歲

三月,始行鐵錢。

十一,次子仲宣卒。

十一月,皇后娥皇卒,親撰<昭慧周后誄>

北宋乾德三年

(公元965年)

29歲

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

四月,宋滅蜀。貢銀絹萬計。

九月,母圣尊后鐘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

(公元966年)

30歲

奉趙匡胤命,約南漢俱宋事,未成。宋始決議伐南漢。

北宋開寶元年

(公元968年)

32歲

南唐大饑。

六月,遣弟從謙赴宋朝貢。

十一月,娶小周后并立為皇后。

北宋開寶二年

(公元969年)

33歲

校獵青龍山,錄囚大理寺,諸郡普渡僧尼

北宋開寶四年

(公元971年)

35歲

遣弟從謙入宋,貢珍寶數(shù)倍于前。

十月,遣弟從善入宋朝貢。

十月,上表請去南唐國號,印文改為江南國,自稱江南國主。

北宋開寶五年

(公元972年)

36歲

正月,貶損儀制,改詔為教,衣紫袍見宋。

閏二月,宋留從善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于汴梁建禮賢館,待李煜降。

北宋開寶六年

(公元973年)

37歲

上表愿受宋爵命,宋不許。殺名將林仁肇。

北宋開寶七年

(公元974年)

38歲

上表宋,求從善歸國,宋不許。遣使詔李煜入朝,不行,遂伐南唐。

北宋開寶八年

(公元975年)

39歲

六月,宋軍與吳越兵圍金陵。趙匡胤諭降。

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

十一月二十七日,李煜率子弟及官屬4人出降。

十一月二十七日,北上汴梁,南唐亡。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

(公元976年)

40歲

正月,受封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

十一月,進封隴西公。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

(公元978年)

42歲

七月七日,被趙光義毒殺。追封吳王。

十月,以王禮葬于北邙山。小周后亦卒于此年,于李煜同葬。

南唐各主

前主,李知誥,登基后改名李昪。

中主,李景通,即位后改名李璟。

后主,李從嘉,即位后改名李煜。
相關(guān)問答
二十四史中為什么沒有“唐史”而是“新唐書”?
1個回答2024-03-17 09:20
沒有唐史這個說法,指的是《舊唐書》和《新唐書》?!缎绿茣肥潜彼螘r期宋祁、歐陽修、范鎮(zhèn)、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jì)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jì)10卷,志50...
全文
二十四史中為什么沒有“唐史”而是“新唐書”?
1個回答2024-03-28 23:00
舊唐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xiàn)存最早的系統(tǒng)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
全文
唐人(打一唐代歷史人物)
1個回答2024-03-25 02:26
李世民,唐王朝又可以稱為‘李唐’指朝代皇帝的姓氏,就是告訴天下人這是我們李家打的天下這國家打今兒起姓李了!
唐人(打一唐代歷史人物)
1個回答2024-05-27 23:25
李世民吧!勃海人就是這么稱呼!當(dāng)然那些企圖反抗大唐的少數(shù)民族稱他唐僮
唐史(二十四史)
1個回答2022-07-26 12:17
新唐史 舊唐史
二十史中唐五代史書有哪些及有哪些特點
1個回答2022-09-12 18:45
特點就是:記的比較全
好的唐史書?
1個回答2024-02-01 00:21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其中《舊唐書》是“二十四史”中最可靠的史書,歐陽修司馬光都是嚴(yán)謹(jǐn)?shù)娜?,所以這些史書還是很可靠的。
有本書是三個字的叫什么唐史
1個回答2024-02-02 00:33
唐史,主要指的是《舊唐書》和《新唐書》。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xiàn)存最早的系統(tǒng)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杜f唐書》共二百...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