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2024-01-24 02:06

在學馬哲,讓找認識論,價值論這章的哲理故事,大家?guī)蛡€忙,急... 在學馬哲,讓找認識論,價值論這章的哲理故事,大家?guī)蛡€忙,急 展開
1個回答

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1、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李時珍費 了一些周折,終于
找到了這種植物,他為了探明究竟,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fā)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少量可
以治病,后來曼陀羅被廣泛用于制造麻醉劑。?

李時珍和曼陀羅的故事,告訴我們“理論來源于實踐”,他經常身體力行地驗證一些傳說,改
變了很多當時人 們的迷信思想和以訛傳訛的做法。?

2、 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yī)學家,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fā)現書中錯誤不少。
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于人體結構的部分。?

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qū)觀察未掩埋的尸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 觀察,繪制了大量的
臟腑圖。
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yī)林改錯》一書,并附上了25 幅人體結
構圖。?

3、地質學家李四光回國后在太行山的沙河縣、山西大同盆地 口泉附近發(fā)現了第四紀冰川遺
跡,雖遭一些外國專家傲慢地否定,他卻沒有喪失勇氣和信心,繼續(xù)帶領學生在太行山、九華山、
天目山、廬山等地考察,又發(fā)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

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讓事實說話”,最終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
其研究成果對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構造,對發(fā)展建設事業(y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擴展資料:

關于哲學的小故事:

1、 徐悲鴻三請齊白石。

草廬三顧不容辭,何況雕蟲老畫師。海上清風明月滿,杖藤扶夢訪徐熙。這是齊白石為贈與徐悲鴻的《月下尋歸圖》的題詩,由衷感激徐悲鴻“草廬三顧”的識拔之恩。

2、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他深信只有優(yōu)秀的師資,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為此用心物色遴選教授,意向聘請的第一人,便是齊白石。

齊白石少年習畫,經半個世紀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終于躋身畫壇大家之列,于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專業(yè)賣畫刻印。徐悲鴻一向十分贊賞他的人品畫技,稱他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相關問答
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1個回答2024-01-27 04:29
兩個推銷員到一個村莊里,第一個看到村里沒有一個人穿鞋就說糟了,這里沒有我們的市場,于是就失望而歸,另一個說太好了,這里有非常好的市場供我們發(fā)展,于是馬上與總公司聯(lián)系,最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6:59
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1、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李時珍費 了一些周折,終于 找到了這種植物,他為了探明究竟,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fā)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
全文
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11:44
關于認識與實踐的哲理故事? 1、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李時珍費 了一些周折,終于 找到了這種植物,他為了探明究竟,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fā)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
全文
求有關“認識實踐”的哲學故事并有解釋(越詳細越好)
1個回答2024-01-28 07:35
前馬條河邊要河知道河水深于問象河水深深象說:河水淺我淌著馬問羊河水深深羊說:河水深千萬別差點我沖走馬自河才發(fā)現河水深淺渡河 簡單 用太解釋
如何認識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1個回答2024-02-02 01:43
實踐和認識之間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螞輪。首先,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來源,并且是唯一來源。這里有一個易混淆的知識點,即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的途徑不能等同。所以,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歸根到...
全文
認識與實踐的關系
1個回答2024-02-29 02:44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
全文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嗎?
1個回答2024-01-28 01:28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實踐才能讓人認識到事物的本來面貌,陪野衫所以,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事物的本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只有實踐才能提高認識事物的水平,人的認知能力是...
全文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對嗎?
1個回答2024-01-27 09:41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對的。 首先,實踐為認識的產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認識活動是適應實踐的需要、為解決和完成實踐提出的問題和任務而產生的??茖W研究的任務、科學工作的課題是由實踐的需要提出,并且圍繞著人...
全文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沒有實踐就沒有認識,對嗎?
3個回答2022-10-12 23:07
前半句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對的,后半句沒有實踐就沒有知識經驗是錯的.因為通過實踐得到是直接經驗,而通過學習可以得到間接經驗.所以說實踐是知識經驗的唯一來源太絕對了,是錯誤的.
在哲學中,“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這個說法對嗎?
1個回答2022-10-06 13:32
對的.所有的認識都來源于實踐——直接的或者間接的.若我們是從書本上所獲得的認識,從前人口耳相傳所得的經驗,我們把這些認識稱作來源于間接的實踐.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