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和《臨江之糜》內(nèi)容或語言角度的分析與比較

2023-11-30 06:02

1個回答
關(guān)于《黔之驢》主題思想的不同認識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寫了一組三篇寓言:《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們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義的。

前人議論《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說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鎮(zhèn)之”(林紓《韓柳文研究法》,商務(wù)印書館,1936年版),言下之意是每個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評論”就是對寓言內(nèi)容最透辟的解釋和評論。而這個解釋和評論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語焉不詳。另外,有人以為《黔之驢》是譏諷當時統(tǒng)治集團中官高位顯,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為他是在比附、抨擊自己的政敵,孫昌武先生說:“這個無德無能卻又無自知之明的驢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驢》)“含著一定的諷世意義,如果我們從龐然大物的弱者終究要失敗的情節(jié)來分析,就該領(lǐng)悟到事物的大與小,強與弱互相轉(zhuǎn)化的道理。如果再從驢子因一踢而喪生的結(jié)局分析,又會得出無技不可逞能的教訓(xùn)。而從這個故事中概括出來的“黔驢技窮”一語,又是對敵人力盡而技窮,不堪一擊的狀態(tài)的生動形容”。 柳宗元用“黔之驢”比喻外強中干、實無所用的龐然大物等等

虎的心理變化過程

畏懼------------好奇------------恐懼--------------懷疑------------大喜

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也——覺無異能者——終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動描寫虎認識驢的經(jīng)過,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寓意
相關(guān)問答
出自臨江之糜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18 10:18
至死不悟 【拼 音】:zhì sǐ bù wù ? ? 【解 釋】:到死都不覺悟.形容頑固不化.悟:醒悟. ? ? 【出 處】:柳宗元《臨江之麋》:?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
全文
黔之驢形象分析
1個回答2024-03-01 12:07
明確:虎的心理變化: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也--覺無異能者--終不敢搏--技止此耳 虎的形象:小心謹慎,本領(lǐng)大 驢的形象: 明確: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后多用來...
全文
文言文《臨江之糜》:臨江之人畋,得糜麑。
1個回答2024-01-13 20:29
[編輯本段]寓意 本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寫.《三戒》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jié)局,諷刺了社會上的三種人.按作者在"序"中所說,"臨江之麇"所諷刺的是"依勢以干非其類",...
全文
江郎才盡.黔驢技窮
1個回答2024-04-01 22:33
從你所說的可以看出 你智商挺高 好動 喜歡到人群多的地方去 當一個人的時候就顯的很急躁 呵呵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所以我覺得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彌補自己的劣勢 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戴上...
全文
分別從驢和老虎的角度說說黔之驢帶給我們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3-10 12:37
(1)從“驢被老虎吃掉的角度”: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2)從“虎吃掉驢”這一角度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而勝之。 (必須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
全文
黔之驢中的黔之驢用來比喻什么
1個回答2023-12-02 21:48
黔之驢中的黔之驢用來比喻外表強大,沒有真本事的人,從虎的角度來說,告訴我們不要過分小心。老虎角度: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而勝之。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不能貿(mào)然斗爭,要...
全文
黔之驢中的黔之驢用來比喻什么
1個回答2024-02-04 15:02
黔之驢中的黔之驢用來比喻外表強大,沒有真本事的人,從虎的角度來說,告訴我們不要過分小心。老虎角度: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而勝之。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不能貿(mào)然斗爭,要...
全文
黔之驢中的黔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11-30 07:40
黔指貴州,也泛指四川。黔之驢的意思是貴州的驢子。
黔之驢形象分析
1個回答2023-12-01 10:47
明確:虎的心理變化: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也——覺無異能者——終不敢搏——技止此耳 虎的形象:小心謹慎,本領(lǐng)大 驢的形象: 明確: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后多用來形容表面強...
全文
解釋成語黔驢技窮和黔驢之技,有什么區(qū)別
1個回答2024-01-26 14:52
黔驢技窮 [qián lǘ jì qióng] 基本釋義 黔:今貴州省一帶;技:技能;窮:盡。 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lǐng)也已經(jīng)用完了。 出 處 寓言故事見唐·柳宗元《黔之驢》。 黔驢之技 ...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