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成語典故就是一個國君愛聽不健康音樂,不聽大臣勸說,最后亡國的成語是什么

2023-11-22 11:30

2個回答
濫竽充數(shù) ····································
靡靡之音
典故
傳說殷末樂師延為紂王作曲,紂王聽而倦。武王伐紂時,樂師延搶琴東走,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音樂聲靡靡傳出。
公元前534年,衛(wèi)國靈公應(yīng)邀去參加晉國虒祁宮慶典。朝辭帝丘,暮宿濮上,夜半入眠,朦朧之中忽有琴鼓絲竹之音。他披衣俯窗,側(cè)耳細(xì)聽,時隱時現(xiàn),微妙悅耳,問及左右,都說聽不見。便召來樂師涓。聽后,涓告訴靈公:“臣能識其略矣,須更一宿,臣能寫之”。夜半,玄音復(fù)發(fā)。涓援琴而習(xí)之,盡得其妙,靈公聽后,龍顏大開,問其究竟。涓道:“先時,紂王命師延作靡靡之音,師延不肯,帝辛欲殺之,無奈而譜曲。紂王喜聲色,朝歌暮舞,通宵達(dá)旦,隧失天下,師延乘舟濮水而下,至此投水而死,故有神曲出水,震驚世人也?!变副鞠胍源苏f服靈公禁聲色,絕靡音,勿使政散民流,誣上行私。靈公卻視毒草為香花,砒霜為冰糖,不介其意,越聽越迷。至?xí)x國后,靈公見虒祁宮如此富麗堂皇,諸侯濟(jì)濟(jì)無不稱道。待酒酣將醉時,便喚涓曰:“過濮水所獲妙曲,速援琴以助雅興?!变覆豢?,后迫于靈公之威,不得不彈。未等彈完,師曠厲聲制止道:“此為亡國之音,不可聽。夜有鬼神之聲,世間必有冤情。”靈公亦不聽勸阻,隨使歌妓伴樂起舞。
朝晉歸來,靈公貪圖享樂的私欲與日俱增,見自己的重華宮簡直不能和晉國妃妾宮女所住的廂房相比,便擴(kuò)修重華宮,新建衛(wèi)王殿。真是皇宮金殿將欲傾,檐下燕雀不知危。

希望能幫到LL~
相關(guān)問答
古代大臣勸解君王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8 06:18
《鄒忌諷齊王納諫》 原文:鄒忌(zōu jì)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kuī)鏡,謂(wèi)其妻曰:“我孰(shú)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全文
關(guān)于臣勸君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0:50
鄒忌諷齊王納諫、伶官巧諫 、王珪巧諫、晏子巧諫齊景公 簡單說一下"晏子巧諫齊景公"吧! 一次,某人激怒了齊景公,齊景公要?dú)⒘怂_@時晏子拿起刀走那人前面,問齊景公:“陛下,古代的賢君是怎么樣殺...
全文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出自哪里
4個回答2022-06-01 18:43
滿意答案 好評率:80% 漢朝董仲舒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 屬于封建修社會中所謂的“三綱”之一,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妻。 古時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禮,臣事上以...
全文
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子叫父亡,父不得不亡,對嗎?
3個回答2023-03-03 14:50
差已,該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3-04-11 21:42
漢朝董仲舒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 屬于封建修社會中所謂的“三綱”之一,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妻。 古時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禮,臣事上以忠”,后來就被孔后(孔子之...
全文
君可不君臣不可不臣出處?
1個回答2024-03-12 04:36
出自《太史公自序》:“夫不通禮儀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 至于這句:君可以不君,臣不能不臣,可...
全文
君是君來臣是臣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03 08:20
君是君來臣是臣的典故: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鬃诱f:“君主要謹(jǐn)守君道,臣子要謹(jǐn)守臣道,父親要盡父道,子要盡子道?!本肮f:“講得好呀!假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使有糧谷,...
全文
君君臣臣文言文翻譯
1個回答2023-06-25 18:16
贊同一樓的!
歷史上大臣委婉規(guī)勸君王的事例
1個回答2022-12-13 07:35
鄒忌諷齊王納諫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