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品德高尚的事例有哪些?

2024-02-21 23:00

2024-02-22 03:32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

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xué)家。他年幼時(shí),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yīng)該吃小的?!焙髞?,“孔融讓梨肆穗廳”成為團(tuán)結(jié)友愛的典故。

2、程門立雪

北宋時(shí),楊時(shí)、游酢兩人一起去向老師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休息,他們不忍打擾,于是靜靜等待老師醒來。不一會兒,屋外下起大雪,天氣寒冷,等程頤一覺醒來,積雪已經(jīng)有一尺深了。而“程門立雪”也成為尊敬師長的典范。

3、蘇武牧羊

西漢時(shí)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裂隱貴族想招降蘇武,多次威脅利誘,還將他流放至遙遠(yuǎn)偏僻的北海牧羊。蘇武拄著代表漢朝的符節(jié),一刻不離身,歲月流逝,節(jié)竿上綴的三層牦牛尾都落盡了。雖然歷盡艱辛,他也始終不肯背叛自己的國家。

4、管鮑之交

春秋時(shí),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謀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經(jīng)在齊桓公敵人的門下做事,失敗后被俘虜。齊桓公讓鮑叔牙做相國,他反倒大力推薦管仲。最終管仲做了相國,鮑叔牙則成為其手下,但兩人依然是好朋友。這段友誼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5、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地有一個(gè)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shè)法辦到。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這也是“一諾千金”族前成語的由來,形容人重然諾、守誠信。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