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材全解電子書

新教材六年級上冊英語書第4頁翻譯
1個回答2024-08-11 04:29

具體的翻譯如下:

WuYifan:Robin,Where is the museum?I want to buy a postcard.?

吳一凡:羅賓,博物館的商店在哪兒?我想要買一張明信片。

Robin:It's near the door.

羅賓:在大門附近。

Wu Yifan:***.where is the post office?I want to send it today.

吳一凡:謝謝。郵局在哪兒?我想今天把它寄出去。

Robin:I don't know.I'll ask. Excuse me,sir.

羅賓:我不知道,我去問一下。打擾一下,先生。

Man:Wow!A talking robot!What a great museum!

男人:州肆哇!一個說話的機器人!多么偉大的一個博物館??!

Robin:Where,is the post office?

羅賓:郵局在哪兒?

Man:It's nexl to the museum_

男人:它挨著博物館。

Robin:Thanks.

羅賓:謝謝。

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考察的是一般現(xiàn)在時的知識點:

表胡亮示通常性、規(guī)律性、習慣性、真理性(即事實)的動作或狀態(tài),或者動作有時間規(guī)律發(fā)生的事件的一種時間狀態(tài)。在英語語法中,“時“指動作發(fā)生的時間,”態(tài)“指動作的樣子和狀態(tài)。

陳述客觀真理,客觀存在,科學事實。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上海市在中國冊做轎的東部。

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知識點
1個回答2024-08-11 16:51
  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知識點。六年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對于大家的學習要求是比較高的。為了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進行六年級英語的學習,小編了本篇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提升英語成績!
  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知識點
  Unit 1
  every 每個;所有的
  country 國家
  always 總是
  mean 意思是
  drive 駕駛
  right 右邊的
  side 邊
  England 英國
  Australia 澳大利亞
  however 但是
  left 左邊的
  if 如果
  must 必須
  know 知道
  Unit 2
  library(圖書館)
  post office(郵局) hospital(醫(yī)院)
  cinema(電影院) bookstore(書店)
  science museum 科學博物館
  excuse me 對不起 where(在哪里,到哪里) please(請)
  next to(與…相鄰)
  far 遠
  supermarket 超市
  bank 銀行
  after school 放學以后
  want 想要
  buy 買
  a pair of 一雙
  shoe store 鞋店
  get off 下車
  minute 分鐘
  north 北
  south 南
  east 東
  west 西
  turn(轉(zhuǎn)彎)
  right (右邊)
  left(左邊)
  straight(成直線地)
  then(然后)
  twelfth 第二十
  party 聚會;晚會
  tell 告訴
  start 開始
  take 乘坐
  look for 尋找
  Unit 2
  library(圖書館)
  post office(郵局) hospital(醫(yī)院)
  cinema(電影院) bookstore(書店)
  science museum 科學博物館
  excuse me 對不起 where(在哪里,到哪里) please(請)
  next to(與…相鄰)
  far 遠
  supermarket 超市
  bank 銀行
  after school 放學以后
  want 想要
  buy 買
  a pair of 一雙
  shoe store 鞋店
  get off 下車
  minute 分鐘
  north 北
  south 南
  east 東
  west 西
  turn(轉(zhuǎn)彎)
  right (右邊)
  left(左邊)
  straight(成直線地)
  then(然后)
  twelfth 第二十
  party 聚會;晚會
  tell 告訴
  start 開始
  take 乘坐
  look for 尋找
  Unit 3
  next week(下周)
  this morning(今天上午) this afternoon(今天下午) this evening (今天晚上)
  tonight 今晚
  tomorrow 明天
  take a trip 去旅行
  read a magazine 閱讀雜志
  go to the cinema 去看電影
  theme park 主題公園
  the Great Wall 長城
  busy 忙碌的
  together 一起地
  comic book(漫畫書)
  post card(明信片) newspaper(報紙)
  magazine 雜志
  dictionary 詞典 ;字典
  buy(購買)
  fruit stand 水果攤
  pet shop 寵物商店
  need 需要
  plant 植物
  else 其他;另外
  shop 商店
  Unit 4
  hobby(愛好)
  ride a bike--riding a bike(騎自行車)
  dive--diving(跳水)
  play the violin— playing the violin(拉小提琴)
  make kites—making kites(制作風箏)
  collect stamps—collecting stamps(集郵)
  show 展覽
  pen pal 筆友
  dear 親愛的
  twin 雙胞胎之一
  something 某事物
  must 一定;肯定
  fun 快樂;樂趣
  with 同…
  TV reporter電視臺記者
  live –lives(居住) teach--teaches(教) go--goes(去) watch--watches(看) read--reads(讀,看)
  does doesn’t=does not
  different 不同的
  week 星期;周
六年級科學下冊,老師讓我們將月亮的故事,該說哪一個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05:18

嫦娥奔月。

傳說版本:

?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王母給他一顆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nèi)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zhuǎn)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拋夫獨吞版:

? ?嫦娥知道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了不死之藥,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著后羿不注意,偷來吃下了不死藥,變化為仙人,然后就飛到月宮。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月仙。


拯救黎民版:

? ?后羿是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力大無窮,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濫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后羿也想長生不老,他恰好又從王母娘娘那里搞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藥。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為使百姓免受后羿長期的殘暴統(tǒng)治,就偷偷把仙藥吃了,化作仙女飄向月宮,成了月神。

? ?張衡《靈憲》里,嫦娥對于奔月是有疑慮的,她找到巫師有黃。有黃占卜的結(jié)果是奔月乃是一件大好事,即使遇到“晦芒”也不要“驚恐”,后來還是會“大昌”。這就堅定了嫦娥奔月的決心。有黃是個不折不扣的老法海,生生拆散了一對恩愛夫妻。有黃還是一個騙子,把嫦娥騙了,嫦娥在飛升中形體發(fā)生變化,最終成蟾。

?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文獻記載:

? ?最早紀錄嫦娥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

? ?秦代王家臺秦簡《歸藏》,于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其中的《歸妹》卦辭為:昔者恒我(姮娥)竊毋死之藥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蠩。

? ?西漢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書)。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為典故引用:“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p>

? ?東漢高誘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寫道:“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 ?晉代干寶所著《搜神記》中的記述并認為是引自《靈憲》。

? ?南朝齊國的劉勰在成書于公元501至502年的《文心雕龍·諸子》篇中記載:“《歸藏》之經(jīng),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姮娥奔月?!?/p>

? ?南朝梁國蕭統(tǒng)在《文選》中選入了王僧達的《祭顏光祿文》,其中有“涼陰掩軒,娥月寢輝”的句子。

? ?南朝梁國劉昭編寫的《后漢書·天文志上》補注引東漢張衡所著《靈憲》曰:“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蠩。”

? ?唐朝的李善在注釋時寫道:“《周易》、《歸藏》曰,昔日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同樣提及《歸藏》中嫦娥奔月的記錄。

? ?唐代《初學記》引用古本的《淮南子》,其中的版本則是:“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 ?唐代李商隱在《常娥》一詩中“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遍g接提及嫦娥奔月。


科普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單詞
1個回答2023-04-14 13:30
看書網(wǎng)上也有
怎樣上好一節(jié)小學科學課(五六年級上冊)?
1個回答2023-01-19 20:20
實習老師嗎?
六年級上冊<兩小兒辯日>的科學道理
1個回答2024-03-14 07:32
有關《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知識。
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為什么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這是視覺的差誤、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就顯得小了。其次,同一物體白色的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xiàn)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格外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
中午的氣溫較早晨高,是否此時的太陽較早晨離我們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jīng)隹?;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溫度的涼與熱,并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英語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課,譯林出版社
1個回答2022-07-14 06:21
冊那它。你就能否
適合六年級的小學生畫的科幻畫的題材
1個回答2022-08-24 15:50
暢想太空、探索海底、
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課《放大鏡》怎么講?
1個回答2024-01-23 23:08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制顯微鏡的探究活動,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閱讀列文虎克自制顯微鏡并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故事,了解顯微鏡發(fā)展的歷史,體會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技術的改進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促進著科學研究的發(fā)展。

3.以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

【教學準備】

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卡紙、剪刀、膠水。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粉、青苔、蠶絲、紙纖維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學過程】

1.引入

提出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把物體放大更多的倍數(shù)呢?

學生小組討論,嘗試。

班內(nèi)交流。

2.怎樣放得更大

探究:用兩只手一前一后分別拿兩個放大倍數(shù)不同的凸透鏡(如教材上的圖),反復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距離來觀察物體,然后拿開一個透鏡,只用一個透鏡觀察物體。反復幾次,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

教師設問:猜猜看,放大倍數(shù)是2倍和3倍的兩個放大鏡疊加在一起,最大能放大幾倍呢?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歸納出兩種可能“倍數(shù)相加等于4倍”、“倍數(shù)相乘等于6倍”。

教師告訴學生正確的計算方法是兩個放大鏡的倍數(shù)相乘。

教師說明顯微鏡的原理:我們剛才經(jīng)歷的過程就是人們發(fā)明顯微鏡的過程。在17世紀,人們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所成的像進一步放大,這樣明顯提高了放大倍數(shù),這就是最早的顯微鏡。顯微鏡的發(fā)明,使人類觀察的范圍大大地擴大了。

3.做個簡易顯微鏡

討論顯微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制作:學生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只用一個放大鏡時觀察不清的文字和圖片,看看觀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青苔、花粉等,比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顯微鏡的發(fā)明、發(fā)展史

閱讀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故事。

討論: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6.講解:教師介紹顯微鏡的發(fā)展歷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能把物體放大300倍,使人類看到了過去從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來人們不斷改進技術使顯微鏡不斷改進和完善,可以把物體放大到1500倍左右,能分辨出百萬分之一毫米的物體。但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有限的。1932年,德國科學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由此把放大倍數(shù)提高到1萬倍。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已經(jīng)研制成功了放大率200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人們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質(zhì)內(nèi)部的精細結(jié)構(gòu),知道了所有物質(zhì)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組成的,從而發(fā)現(xiàn)了原子世界。

1983年,人們發(fā)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比電子顯微鏡更先進。顯微鏡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研究微觀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類最敏銳的眼睛。

7.提出下一節(jié)課的研究任務——用顯微鏡觀察研究身邊的生命世界
六年級上冊科學試卷
1個回答2022-07-30 17:00
有很多呀,那張呀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