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高祖本紀(jì)

出自史記的成語之高祖本紀(jì)
1個回答2024-03-01 19:52
避面尹邢
坐不垂堂
取而代之
背水一戰(zhàn)
避讓賢路
拔山扛鼎
擢發(fā)難數(shù)
汗血鹽車
歃血為盟
如膠似漆
隨波逐流
因人成事
豚蹄穰田
文君新寡
富商大賈
羽翼已成
敗軍之將
招搖過市
便宜施行
倍日并行
史記高祖本紀(jì)
1個回答2023-11-08 18:46
從"漢元年十月沛公兵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省略>到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的翻譯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dá)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jié),在軹(zhǐ)道旁投降。將領(lǐng)們有的說應(yīng)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dāng)初懷王派我攻關(guān)中,就是認(rèn)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jīng)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庇谑前亚赝踅唤o主管官吏,就向西進(jìn)入城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后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jīng)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 ,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jìn)入關(guān)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yīng)當(dāng)當(dāng)關(guān)中王?,F(xiàn)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yè)??傊?,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guī)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zhèn)鄉(xiāng)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比藗兏痈吲d,唯恐沛公不在關(guān)中做秦王。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今聞?wù)潞淀椨?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guān)中。今則來~~~<省略>到歸,立誅曹無傷
有人游說沛公說:“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區(qū)的十倍,地理形勢又好。現(xiàn)在聽說章邯投降項羽,項羽給他的封號是雍王,在關(guān)中稱王。如今要是他來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擁有這個地方了。可以趕快派軍隊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讓諸侯軍進(jìn)來。并且逐步征集關(guān)中的兵卒,加強(qiáng)自己的實力,以便抵抗他們?!迸婀J(rèn)為他的話有道理,就依從了他的計策。十一月中旬,項羽果然率領(lǐng)諸侯軍西進(jìn),想要進(jìn)入函谷關(guān)??墒顷P(guān)門閉著。項羽聽說沛公已經(jīng)平定了關(guān)中,非常惱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關(guān)。十二月中旬,到達(dá)戲水。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羽發(fā)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對項羽說:“沛公要在關(guān)中稱王,讓秦王子嬰做丞相,把秦宮所有的珍寶都據(jù)為己有。曹無傷想借此求得項羽的封賞。亞父范增勸說項羽攻打沛公,項羽正在犒勞將士,準(zhǔn)備次日和沛公會戰(zhàn)。這時項羽的兵力有四十萬,號稱百萬;沛公的兵力有十萬,號稱二十萬,實力抵不過項羽。恰巧項伯要救張良,使他不至于與沛公一起送死,趁夜來沛公軍營見張良,因而有機(jī)會讓項伯向項羽說了一番道理,項羽這才作罷。次日沛公帶了百余名隨從騎兵驅(qū)馬來到鴻門見項羽,向他道歉。項羽說:“這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么會這樣呢?”沛公因為是帶著樊噲、張良去的,才得以脫身返回?;氐杰姞I,立即殺了曹無傷。
搜集并整理《史記 高祖本紀(jì)》中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10 20:09
幫你找了一下^^
詞 目 一敗涂地 〖成語典故〗
發(fā) 音 yī bài tú dì
釋 義 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 處 《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詞 目 約法三章 〖成語典故〗
發(fā) 音 yuè fǎ sān zhāng
釋 義 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出 處 《史記·高祖本紀(jì)》:“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薄稘h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guān),約法三章?!?
示 例 我們很鄭重地和工頭~,什么時候交稿,什么時候看校,什么時候拼版。(鄒韜奮《經(jīng)歷·種種尷尬》)

詞 目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發(fā) 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釋 義 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
出 處 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詞 目 運籌帷幄
發(fā) 音 yùn chóu wéi wò
釋 義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zhàn)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出 處 《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示 例 妙算神機(jī)說子牙,~更無差。(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


詞 目 高屋建瓴
發(fā) 音 gāo wū jiàn líng
釋 義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 處 《史記·高祖本紀(jì)》:“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示 例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氣魄,使他的史劇氣勢恢闊,振擺超騰,~,雄渾奔放。(《郭沫若劇作全集編后記》)
搜集并整理《史記高祖本紀(jì)》中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4 13:26
幫你找了一下^^

詞目一敗涂地〖成語典故〗

發(fā)音yībàitúdì

釋義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br>


詞目約法三章〖成語典故〗

發(fā)音yuèfǎsānzhāng

釋義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jì)》:“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薄稘h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guān),約法三章?!?br>
示例我們很鄭重地和工頭~,什么時候交稿,什么時候看校,什么時候拼版。(鄒韜奮《經(jīng)歷·種種尷尬》)



詞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發(fā)音míngxiūzhàndào,àndùchéncāng

釋義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

出處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br>


詞目運籌帷幄

發(fā)音yùnchóuwéiwò

釋義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zhàn)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示例妙算神機(jī)說子牙,~更無差。(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





詞目高屋建瓴

發(fā)音gāowūjiànlíng

釋義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jì)》:“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br>
示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氣魄,使他的史劇氣勢恢闊,振擺超騰,~,雄渾奔放。(《郭沫若劇作全集編后記》)
求《史記》中《高祖本紀(jì)》《項羽本紀(jì)》的名段
1個回答2022-12-21 14:46
我覺得《高祖本紀(jì)》里面比較有意思的是豐西澤縱徒的那段。
《項羽本紀(jì)》里面就多了,《項羽本紀(jì)》全篇都很精彩,我覺得不錯的有:項羽看見秦始皇的那段,項羽破釜沉舟的戰(zhàn)前總動員演講那段,項羽自刎烏江那段,鴻門宴那段我覺得一般。
史記 高祖本紀(jì) 翻譯
1個回答2022-11-22 22:22
最起碼把要翻譯的貼來啊
翻譯急求《史記高祖本紀(jì)》
1個回答2022-12-25 13:19
項羽雖然聽說了漢王已經(jīng)到東方來了,但因為已經(jīng)與齊軍連續(xù)作戰(zhàn)多日,就想在打敗齊軍之后再去迎擊漢軍 范增當(dāng)時是勸項羽務(wù)必攻下滎陽,當(dāng)他遭到項羽猜疑后,非常憤怒,就托辭年老,希望項羽準(zhǔn)許他乞身告退回鄉(xiāng)為民
高祖本紀(jì)成語典故?
1個回答2024-02-04 13:26

出自《高祖本紀(jì)》里的成語有:

1、安堵如故

釋義: 堵:墻壁,居所。故:原來的。像原來一樣相安無事。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諸吏人皆案堵如故?!?/p>

2、暗度陳倉

釋義: 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cè)翼進(jìn)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jìn)行活動。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shù)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近義詞: 暗送秋波

反義詞: 明目張膽 明火執(zhí)杖

3、長揖不拜

讀音: cháng y bù bài

釋義: 揖、拜:舊時的拱手、磕頭禮。對長者或尊者只彎腰行拱手禮,不跪拜磕頭。舊時指相見時態(tài)度不恭,為人高傲。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酈生長揖不拜?!?/p>

4、大逆不道

釋義: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舊時統(tǒng)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p>

5、妒賢嫉能

讀音: dù xián jí néng

釋義: 妒、嫉: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qiáng)的人心懷怨恨。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p>

近義詞: 忌賢妒能

反義詞: 任人唯賢

6、高屋建瓴

讀音: go w jiàn líng

釋義: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p>

近義詞: 居高臨下

7、判若鴻溝

釋義: 判:區(qū)別;鴻溝:古代運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比喻事物的界線。形容界限很清楚,區(qū)別很明顯。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8、翹足而待

讀音: qiáo zú ér dài

釋義: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xiàn)。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大臣內(nèi)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p>

近義詞: 轉(zhuǎn)瞬之間

9、一敗涂地

釋義: 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p>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補(bǔ)語;含貶義

近義詞: 一蹶不振 望風(fēng)披靡

反義詞: 旗開得勝 不敗之地

10、約法三章

釋義: 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guān),約法三章?!?/p>

11、運籌帷幄

讀音: yùn chóu wéi wò

釋義: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zhàn)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p>

近義詞: 握籌布畫 運籌決策

12、案堵如故

釋義: 案堵:同“安堵”,安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yè)

出自: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jì)》:“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近義詞: 安堵如故 按堵如故

13、妒能害賢

讀音: dù néng hài xián

釋義: 賢、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賢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p>

14、嫉閑妒能

讀音: jí xián dù néng

釋義: 嫉、妒: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qiáng)的人心懷怨恨。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薄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岸寿t嫉能,御下蔽之。”

15、空言虛語

釋義: 謂不實在的話。《史記·高祖本紀(jì)》:“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dāng)?shù)畚?。?/p>

16、吐哺輟洗

讀音: t b chuò x

釋義: 后世以之為禮賢下士之典實。

出自據(jù)《史記·高祖本紀(jì)》載,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方踞床洗足。酈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于是劉邦起而謝之,延上坐。

17、循環(huán)往復(fù)

釋義: 周而復(fù)始,去而復(fù)來。指反復(fù)進(jìn)行,沒有止息。

出自: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jì)》:“太史公曰:‘……三王之道若循環(huán),終而不止?!?/p>

近義詞: 周而復(fù)始 循環(huán)交替

反義詞: 始終如一

18、雍容大度

讀音: yng róng dà dù

釋義: 文雅大方,有氣量,有風(fēng)度。

出自: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jì)》:“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p>

19、運籌千里

讀音: yùn chóu qin l

釋義: 指擬訂作戰(zhàn)策略以獲取戰(zhàn)斗勝利。

出自: 語出《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p>

20、運籌決勝

釋義: 指擬訂作戰(zhàn)策略以獲取戰(zhàn)斗勝利。

出自: 語出《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

21、運籌帷帳

釋義: 指在后方?jīng)Q定作戰(zhàn)策略。

出自: 語出《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p>

22、壹敗涂地

釋義: 指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p>

23、重厚少文

讀音:zhòng hòu sho wén

釋義: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飾。

出自: 《史記·高祖本紀(jì)》:“已而呂后問:‘階下百歲后,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高祖本紀(jì)原文及翻譯
1個回答2024-03-02 02:21

高祖本紀(jì)原文及翻譯如下: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

高祖,沛縣豐邑中陽里人,姓劉,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父親叫太公,母親叫劉媼。


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先前劉媼曾經(jīng)休息于大湖岸邊,睡夢中與神相交合。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

這時雷電交作,天昏地暗,太公去看劉媼,見到一條蛟龍在她身上。


已而有身,遂產(chǎn)高祖。

后來劉媼懷了孕,就生了高祖。


高祖為人,隆準(zhǔn)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高祖這個人,高鼻梁,像龍一樣豐滿的額角,漂亮的須髯,左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

仁厚愛人,喜歡施舍,胸襟開闊。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

常有遠(yuǎn)大的志向,不從事一般百姓的生產(chǎn)作業(yè)。


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到了壯年,試做官吏,當(dāng)了泗水亭亭長,公廷中的官吏,沒有一個不混得很熟,受他戲弄,愛好喝酒,喜歡女色。


常從王媼、武負(fù)貰酒,醉臥,武負(fù)、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

常常向王媼、武負(fù)賒酒,喝醉了臥睡,武負(fù)、王媼看見他上面常有一條龍,感到很奇怪。


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shù)倍。

高祖每次來買酒,留在酒店中飲酒,酒店的酒比平常多賣幾倍。

容祖兒經(jīng)紀(jì)人是誰
1個回答2022-09-25 06:01
經(jīng)紀(jì)人: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