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句子賞析

蒹葭賞析是什么?
2個回答2022-12-03 16:25
蒹 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i]。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i]。

[賞析]:這是一首懷念故人的詩歌。描寫的是作者與故人相隔而不得相見??墒钱斂吹缴钋镌绯康奶J葦上的露水凝結如霜,面對流淌的將河,幻想到故人好象就在那水中小島的地方,便想去追尋的情景......
蒹葭賞析
1個回答2022-11-16 22:17
蒹葭前四句的意思是:蒹葭蒼蒼茂盛,白露結成了霜。我喜歡的人,好像在水的另一邊;后四名的意思是:我想繞著河岸走近去,道路又這么長,我想從河里游過去,卻怎么宛如她在水的中央,永遠也游不到。
蒹葭的賞析
2個回答2022-08-23 23:20
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蒹葭的賞析
1個回答2023-08-29 23:00
這首抒情詩借景起興,描述追尋意中人的景況.意中人的行蹤飄忽不定,而追尋者執(zhí)著氏衫的精神不變.詩的意梁核搏境朦朧,幻想迷離,引人橡祥遐想.以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委婉動人
詩經蒹葭賞析
1個回答2024-03-13 18:01
  蒹葭蒼蒼①,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②。(一章)蒹葭萋萋③,白露未晞④。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⑤。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二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⑥。(三章)



  ①蒹,荻。葭,葦。多隆阿曰:“荻之高者不過五六尺,葦之高者至丈余;荻莖細如蒿梗,葦之大者則如小竹;葦之中實,荻之中空,二草之別在此也。”



 ?、诿珎鳎骸澳媪鞫显凰蒌В樍鞫嫒账萦??!?br>


 ?、圯螺?,釋文:“本亦作‘凄’?!睆埳鲀x曰:“《說文》:‘萋,草盛也?!逼?,雨云起也。’此詩應以萋為正字。”徐礅曰:“《四月》詩傳:‘凄凄,涼風也?!毒G衣》詩傳:‘凄,寒風也?!遁筝纭樊斔颍瑳鲲L蕭瑟,寒意凄其,既盛而將痱矣?!睋?jù)此,是讀“萋”,可以讀出景象;讀“凄”,則并景中之情,或曰視覺中的感覺,亦可解得。



 ?、苊珎鳎骸皶劊梢?。”



 ?、菝珎鳎骸颁兀嵰?。躋,升也?!编嵐{:“言其難至如升阪?!卑翠?,《爾雅·釋水》:“水草交為湄?!崩钛沧ⅲ骸八杏胁菽窘粫讳?。”又毛傳曰“水賺”者,胡承珙曰:“《說文》‘賺,崖也?!毖?,高邊也?!挛摹雷枨臆Q’,躋為升義,故此以‘水隒’見其高意?!?br>


 ?、廾珎鳎骸皼澹瑓円?。”鄭箋:“‘右’者,言其迂回也。”焦琳日:“道阻且長、且躋、且右,皆因溯游逆流之故,意中覺得必是如此,無認作真有別樣阻滯也。”李九華曰:“《爾雅》‘小洲曰渚,小渚曰址,小沚曰坻’,皆絕小之稱?!?br>


  讀《蒹葭》會想到吳文英《踏莎行》中的“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愁怨”。這原是夢窗詞中的警句,而此中韻致總覺得是從《蒹葭》化出。然而《蒹葭》之好,后人究竟不可及。



  序稱:“《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真不知是從何說起。朱熹之解,稍得其意:“言秋雨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比糍p鑒一派,說此篇則多有會心之言。如陸化熙:“通詩反復詠嘆,無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見之難耳。一篇俱就水說,故以蒹葭二句為敘秋水盛時景色,而蕭索凄涼,增人感傷之意,亦恍然見矣,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氣。‘所謂’二字有味,正是意中之人難向人說,懸虛說個‘一方’,政照下求之不得。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跡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會得此意,則連水亦是借話?!比缳R貽孫:“秋水淼茫,已傳幽人之神,‘蒹葭’二句又傳秋水之神矣。繪秋水者不能繪百川灌河為何狀,但作蘆洲荻渚出沒霜天煙江之間而已。所謂伊人,何人也?可思而不可見,可望而不可親。目前,意中,脈脈難言,但一望蒹葭,秋波無際,露氣水光,空明相擊,則以為在水一方而已。而一方果何在乎?溯洄、溯游而皆不可從也。此其人何人哉?‘宛在’二字意想深穆,光景孤澹?!薄啊雷枨议L’,‘宛在水中央’,皆可意會而不可言求,知其解者并在水一方,亦但付之想象可也?!?br>


  《蒹葭》不是寫“遇”,如《邶風·谷風》,如《衛(wèi)風·氓》,如《齊風·東方之日》,而只是寫一個“境”。遇,一定有故事,境則不必。遇多半以情節(jié)見意見情,境則以興象見情見意。就實景說,《蒹葭》中的水未必大,至少遠遜于《漢廣》。就境象說,卻是天長水闊,秋景無限,竟是同《漢廣》一樣的煙波浩渺。“伊人”究竟是賢臣還是美女,都無關緊要,無論思賢臣還是思美女,這“思”都沒有高尚或卑下的區(qū)別?;蛘?,這竟是一個寓言呢,正所謂“連水也是借話”。戴君恩說:“溯洄、溯游,既無其事,在水一方,亦無其人。詩人感時撫景,忽焉有懷,而托言于一方,以寫其牢騷抑郁之意?!痹娙酥皇蔷髲娪谧约哼@一份思的執(zhí)著,讀詩者也果然覺得這執(zhí)著之思是這樣可珍貴。若一定要為“伊人”派定身分,怕是要損掉了泰半詩思,雖然詩人之所思原是很具體的,但他既然把這“具體”化在茫茫的一片興象中,而使它有了無限的“可能”,則我們又何必再去追索那曾經有過的惟一呢。
《蒹葭》如何賞析?
1個回答2023-01-12 13:29
這首詩以秋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溫馨、優(yōu)美的,并且充滿神秘感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經凝結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距離產生美”,這種美因距離而產生了朦朧的、模糊的意象。主人公、依人的面目、身份、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若隱若現(xiàn)、朦朧飄渺的感覺。蒹葭、白露、秋水、依人,越發(fā)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

詩的開頭采用了賦中見興的手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描繪出一個空靈渺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了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濃墨淡彩進行描繪渲染了深秋空寂悲涼的氣氛,以抒寫詩人愴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詩的每章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了季節(jié)和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凄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蒹葭”、“秋水”、“依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的對象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世界。

詩的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出現(xiàn)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側面顯示了詩中主人公——朦朧的愛的境界,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xiàn)。

這比較詳細,你可以每段摘抄一些~
為《關雎》或為《蒹葭》一段賞析文字。
1個回答2022-05-16 14:07
關雎一文中主人公。
誰有詩經《蒹葭》的賞析啊,速求啊
1個回答2022-10-06 04:21
《蒹葭》賞析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物象與色澤上點明了時間和環(huán)境。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xiàn)于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xiàn)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地張望、尋求?!耙寥恕?,指與詩人關系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八^”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xiàn)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霸谒环健?,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并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八蒌闹雷枨议L;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沿著河邊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艱險,且又漫長,即使花費很長時間也難到達;如果徑直游渡過去,盡管相距不遠,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動。詩人盡管立于河邊,但他那恍惚迷離的心神早已飛動起來,思見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癡的形象栩栩可見。詩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潤所說:“玩其詞,雖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實求之而不遠,思之而即至者?!?《詩經原始》)
求《蒹葭》這首詩的意思及賞析
2個回答2023-05-28 06:22
。。。大兄弟,我也不知道
蒹葭 名句賞析 及主題
1個回答2022-09-11 22:14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物象與色澤上點明了時間和環(huán)境。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xiàn)于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xiàn)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地張望、尋求?!耙寥恕?,指與詩人關系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八^”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xiàn)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并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

主題:《蒹葭》全篇3章12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tài),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xiàn)出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