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驗算口訣

乘法口訣算式
1個回答2024-02-10 01:52

乘法口訣算式如下:

得數(shù)相同的乘法口訣: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一九得九、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二六十二;二八十六、四四十六;二九十八、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三八二十四;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等。

因數(shù)相同的乘法口訣: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等。

現(xiàn)在小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為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小九九”。

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xiàn)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古巴比倫很早就有乘法進位制,但運算過程沒有九九口訣簡單快捷,不便于記憶。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zhàn)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了。

乘法口訣怎樣算簡便
1個回答2024-03-18 17:20
乘法口訣已經(jīng)是最簡便的了,只能熟記,背牢,要形成條件反射就行了。
幾十幾乘幾十幾速算秘訣?
1個回答2024-07-25 17:08

可以運用平法差公式: 表達式:(a+b)(a-b)=a2-b2,兩個數(shù)的和與這兩個數(shù)差的積,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平方差,這個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50+4)*(50-3) =50*50-50*3+4*50-4*3 =2500-150+200-12 =2500+(200-150-12) =2538

小數(shù)乘法怎么驗算的圖片
1個回答2024-01-20 15:59

小數(shù)乘以小數(shù)的驗算方法有兩種:

一、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

二、運用乘法交換律: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再乘一遍。

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但對解題思維上的錯誤無太大用處,通過驗算(用結(jié)果來推導條件)所得的數(shù)據(jù)與原數(shù)據(jù)比較來建議運算是否正確。

擴展資料:

一、乘法一般用交換位置的方法驗算.也可用除法驗算.

1.交換兩因數(shù)的位置重算一次;2.用積除以其中一個因數(shù)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因數(shù)。

可以用除法驗算,也可以用其它方法驗算啊。

例如:33x21=693 ,可以這樣驗算,33×21=33×20+33=660+33=693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驗算方法有:

1、把這兩個兩位數(shù)交換位置再乘一遍.2、用除法進行驗算.

例如:11×12=132

驗算:

1、 12×11=132

2、 132÷11=12

3、 ?132÷12=11

二、除法驗算有兩種方法:

1、是用乘法驗算:根據(j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進行驗算;

2、是用除法驗算:根據(jù)除數(shù)=被除數(shù)÷商進行驗算。

乘法口訣中,那幾句口訣只能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2個回答2022-12-02 10:19
一一得一
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
四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
六六三十六
七七四十九
八八六十四
九九八十一
一共九句
45乘以92怎么驗算?
5個回答2023-03-12 16:40

45乘以90等于4140。

豎式計算和驗算過程如下:


擴展資料

一、乘法的驗算方法

對乘法算式的驗算方法主要有兩種:

方法一:積÷其中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依據(jù)的是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guān)系.

方法二:交換算式中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進行驗算,依據(jù)的是乘法交律。

二、乘除法的關(guān)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因數(shù)×因數(shù)=積,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商,?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用除法。

在你學過的乘法口訣中哪幾句口訣只能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1個回答2023-02-02 19:50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直到九九八十一.這九個只能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珠算乘法口訣表
1個回答2022-10-09 19:45
11得1 21得2.....
12得2 22得4.....
. .
. .
. .

這可是小學一年級學的東西啊!
乘法口訣的來歷故事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18 11:31

乘法口訣的來歷故事: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一”開敬寬讓始,至“一一如一”止,與使用的順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又稱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乘法口訣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計算規(guī)則,沿亮局用已有兩千多年,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shù)的基本功。中國使用“巧姿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zhàn)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jīng)開始流行。

二年級的數(shù)學乘法口訣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18 12:57

九九乘孫唯法口訣如下:

小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為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小九九”。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九九表的特點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這9個數(shù)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換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組積,九九表只需要45項積。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組積的九九表。45項的九九表稱為小九九,81項的九九表稱為大九九。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瑪雅乘法表須190項,巴比倫乘法表須1770項,埃及、希臘神譽、羅馬、印度等國的乘法表須無窮多項;九九表只需45/81項。

4、朗讀時有節(jié)奏,便于記憶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從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用在籌算中運算,到明代則改游凱段良并用在算盤上。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shù)的基本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