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1個回答2023-01-09 19:05
一言難盡,長話短說吧。
止渴生津、提神醒腦、抗氧化等。
碧螺春茶葉有什么功效?
1個回答2023-01-05 06:30
碧螺春是綠茶的一種,綠茶類有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排毒養(yǎng)顏、清熱解毒、美容固齒等功效是所有茶類最好的!
碧螺春屬于綠茶嗎?它也有去火的功效嗎?
2個回答2022-06-10 12:51
碧螺春是綠茶。。。
碧螺春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天下,為中國十大名茶,但若論功效,確與一般綠茶無異,歸納起來有:
興奮提神、利尿、防齲、、助消化、清肝明目、醒酒、降血壓等。
實際上論述所有的茶的功效皆相差無幾。
碧螺春屬于綠茶類嗎?有什么功效?
2個回答2022-09-21 18:12
當(dāng)然是綠茶,

還是名優(yōu)綠茶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屬于什么茶?常飲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1個回答2023-01-07 00:05
碧螺春屬于綠茶,常飲可以軟化血管。碧螺春茶的嫩芽,含茶氨酸較豐富,適應(yīng)于冷開水浸泡半小時左右使其茶氨酸溶出,常服對防肥胖、腦中風(fēng)和心臟病效果也很好。
碧璽的功效?
1個回答2022-09-05 07:52
隨著碧璽近幾年在首飾界身價大漲,所以一般佩戴優(yōu)質(zhì)碧璽的女人,在周圍人面前會顯得尊貴!不常用的功效就是 滿足虛榮心!
碧璽有什么功效
2個回答2022-12-30 15:51
他有一定的這種新意,除濕氣的這一個功效,然后會有一定用美容養(yǎng)顏成績來說話,如果平常帶的話還是可以的。
碧螺春來歷
1個回答2024-02-15 01:56
洞庭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jù)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chǎn)野茶數(shù)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滴跫好?.....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采辦進奉矣?!庇謸?jù)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后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jù)《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xì),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chǎn)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yīng)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也有人認(rèn)為:碧螺春是因形狀卷曲如螺,色澤碧綠,采于早春而得名。據(jù)《蘇州府志》載:“洞庭東山碧螺石壁,產(chǎn)野茶幾株,每歲土人持筐采歸,未見其異??滴跄衬?,按候采者,如故,而葉較多,因置懷中,茶得體溫,異香突發(fā)。采茶者爭呼:嚇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據(jù)清代王應(yīng)奎《柳南隨筆》記載: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dāng)?shù)刂撇韪呤种煺庂彽镁频摹皣樕啡讼恪边M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后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卷曲似螺,春時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于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
碧螺春_傳說
1個回答2024-02-24 19:31
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傳說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采制歷史。據(jù)清王應(yīng)奎撰《柳南續(xù)筆》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chǎn)野茶數(shù)株,當(dāng)?shù)厝嗣磕甓家种窨鹎叭ゲ烧怨╋嬘谩R淮?,因其葉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fā),采茶者驚呼“嚇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撫以此茶進呈,康熙皇帝覺得這個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



碧螺春茶因其嬌嫩,沖泡和品欽也與眾名茶不局。一般茶葉是先放茶。后沖水。而碧螺春則不能用水沖泡,。也不能加蓋緊悶,而是先在杯中倒人沸水,然后放進茶葉;略過三四分鐘,芽、葉紛紛伸腰舒展,茶色濃艷,聞之清香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省吳縣太縣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吳縣隸屬蘇州,也有稱之為蘇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為茶中之萃。



關(guān)于碧螺春的歷史,清代王應(yīng)奎在“柳南續(xù)筆”中曾有一段記敘,頗富風(fēng)趣?!读侠m(xù)筆》戴:“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chǎn)野茶數(shù)株,每歲土人持竹筐將歸,以供日用。歷數(shù)十年如是,未見其異也??滴跄衬?,按候以采,因其葉較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fā),采茶者爭呼“哧煞人香”。哧煞人香者,意思是說這種茶特別香,香煞人,吳中方言也,遂也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者,不分男女長幼,莫不沐浴更衣,貯不用筐,悉置懷間。而土人朱元正獨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稱妙品,每斤價值三兩。



己卯歲(公元一六九九年)康熙三十八年,車駕幸太湖,宋公(指巡撫宋榮)購此茶進,上以其名不雅,因以碧螺峰為名,賜題該茶為“碧螺春”。自此以后,碧螺春遂得名,聞名遐邇,流傳至今。



據(jù)《清史考》記載,康熙皇帝曾七次南下蘇州,有的是南巡河工,有的是去杭州等地,路過蘇州駐太湖,天池山等地,康熙巡幸到蘇州,蘇州地方官員進獻當(dāng)?shù)孛柽晟啡讼悖滴躅H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以賜題碧螺春為茶名,這是完全可能的,故事情節(jié)亦能順理成章。



前人曾有一首贊詠碧螺春的詩,詩日: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見珍。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哧煞人香原夸語,還須早摘趁春分。詩中所謂,寓有一定科學(xué)道理,特別是:“哧煞人香原夸語,還須早摘趁春分”。早采嫩采是碧螺春的一大特點。碧螺春采得特別嫩,當(dāng)新芽初展一芽一葉就及時采下,高級碧螺春,不但外形美觀,而且品質(zhì)優(yōu)異。正是:



哧煞人香原夸語,還須早采趁春分,

銅絲螺旋混身毛,花香果味倍生津。



洞庭碧螺春是綠茶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 " 四絕 "聞名。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jù)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chǎn)野茶數(shù)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 ”,康熙己卯……撫臣宋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采辦進奉矣?!褂謸?jù)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山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又據(jù)《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xì),味甚甘香,俗稱 " 嚇殺人 ",產(chǎn)碧螺峰者尤佳,名 “ 碧螺春”?!?



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yīng)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也有人認(rèn)為,碧螺春是因為形狀卷曲如螺,色澤碧綠,采於早春而得名。不論名稱由來如何,該茶歷史悠久,早已是貢茶,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了。
碧螺春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4-02-13 12:59

碧螺春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有著絕無僅有的地位,比肩西湖龍井,當(dāng)關(guān)于碧螺春的產(chǎn)地也是各說風(fēng)云,那么碧螺春的產(chǎn)地在哪里呢?

首先碧螺春的確有很多的產(chǎn)地,就如同龍井茶一樣,雨水充沛環(huán)境較好的地方都可以種植茶葉,通過相同的工藝也可一炒制出品相類似的茶葉,那么就要論一論究竟正宗的洞庭碧螺春產(chǎn)地,為什么要加上洞庭二字,因為古書所記載的碧螺春皆為產(chǎn)自洞庭山的茶葉,那么洞庭山又是哪里呢?洞庭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畔,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大家稱之為洞庭東山、洞庭西山。

正宗的碧螺春原產(chǎn)地應(yīng)該是屬于江蘇省蘇州市的洞庭東山和西山,雖然浙江、四川等地的茶葉也叫做碧螺春,也屬于上等茶葉,但是都是當(dāng)?shù)氐牟枞~按正宗碧螺春的手工炒制工藝,炒制而成,所以并沒用冠以洞庭碧螺春的名字,就如同各地龍井都沒有說自己是西湖龍井,差距還是存在的。


想要購買正宗洞庭碧螺春還是要認(rèn)準(zhǔn)蘇州西山、東山茶農(nóng)。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