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原文及注釋

誰能解釋一下,黃帝外經主要講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3 20:03
黃帝外經

本書運用陰陽五行的哲理,暢論了順逆、壽夭、臟腑、經絡、三才、四時、五運等,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天、地、人之間的互動情況及其造成的影響?!饵S帝外經》和《黃帝內經》互為表里,互相補充,共同形成了中醫(yī)的理論體系。她的問世,使內、外二經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

一,《黃帝外經》首見于《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五,方技類之醫(yī)經中,惟不見錄經文。相關之書目為:黃帝外經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鵲外經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等。二,據(jù)梅自強先生《顛倒之術》謂:”此書(黃帝外經)一直失傳,至本世紀八十年初,始在天津發(fā)現(xiàn)明末或清初根據(jù)口耳相傳整理而成的精抄本?!眰魇稣?陳士鐸先生并)于每篇之末都加上了簡短的評價,并冠以《外經微言》之名。爾后,天津古籍出版社曾把它列為”中醫(yī)珍本叢書”影印1500本試銷,不意以不是岐伯時成書為由而被某些人說成是”偽書”,以致未能再版。”又謂:“《外經》是以黃帝及雷公、風伯等二十三位大臣探討問難的方式寫成的,共九章八十一篇。《外經》的內容,有不少是可補《內經》之不足。(按:即仙道內丹、養(yǎng)生延命范圍)”三,《黃帝外經》全篇,余固從未曾閱讀。數(shù)年前雖遍訪街坊各大書局而不獲,并亦曾委托世侄黃建偉先生在大陸探尋,仍終不克結果。四,自古學仙者不可不學醫(yī),學醫(yī)者亦不可不學仙。蓋仙醫(yī)同源,取其醫(yī)道相資,落實于身心性命之真確而已。故《黃帝外經》是否系偽經,己不是考據(jù)與爭辨的問題,而是它的正面意義與內涵。五,吾人亟盼有朝一日,得能遂我心愿,展讀全文。懇望世之有珍藏《黃帝外經》者,何妨捐棄孤芳自賞之潔好,雅量將其公布于世,以慰引頸蹺企之懸思耳!緒論第一卷

 陰陽顛倒篇第一

 順逆探原篇第二

 回天生育篇第三

 天人壽夭篇第四

 命根養(yǎng)生篇第五

 救母篇第六

 紅鉛損益篇第七

 初生微論篇第八

 骨陰篇第九

第二卷

 媾精受妊篇第十

 社生篇第十一

 天厭火衰篇第十二

 經脈相行篇第十三

 經脈終始篇第十四

 經氣本標篇第十五

 臟腑闡微篇第十六

 考訂經脈篇第十七

 包絡配腑篇第十八

第三卷

 膽腑命名篇第十九

 任督死生篇第二十

 陰陽二蹯篇第二十一

 奇恒篇第二十二

 小絡篇第二十三

 肺金篇第二十四

 肝木篇第二十五

 腎水篇第二十六

 心火篇第二十七

第四卷

 脾土篇第二十八

 胃土篇第二十九

 包絡火篇第三十

 三焦火篇第三十一

 膽木篇第三十二

 膀胱水篇第三十三

 大腸金篇第三十四

 小腸火篇第三十五

 命門真火篇第三十六

第五卷

 命門經主篇第三十七

 五行生克篇第三十八

 小心真主篇第三十九

 水不克火篇第四十

 三關升降篇第四十一

 表微篇第四十二

 呼吸篇第四十三

 脈動篇第四十四

 瞳子散大篇第四十五

第六卷

 診原篇第四十六

 精氣引血篇第四十七

 天人一氣篇第四十八

 地氣合人篇第四十九

 三才并論篇第五十

 五運六氣離合篇第五十一

 六氣分門篇第五十二

 六氣獨勝篇第五十三

 三合篇第五十四

第七卷

 四時六氣異同篇第五十五

 司天在泉分合篇第五十六

 從化篇第五十七

 冬夏火熱篇第五十八

 暑火二氣篇第五十九

 陰陽上下篇第六十

 營衛(wèi)交重篇第六十一

 五臟互根篇第六十二

 八風固本篇第六十三

第八卷

 八風命名篇第六十四

 太乙篇第六十五

 親陽親陰篇第六十六

 異傳篇第六十七

 傷寒知變篇第六十八

 傷寒異同篇第六十九

 風寒殊異篇第七十

 黃帝外經淺釋

 陰寒格陽篇第七十一

 春溫似疫篇第七十二

第九卷

 補瀉陰陽篇第七十三

 善養(yǎng)篇第七十四

 亡陽亡陰篇第七十五

 晝夜輕重篇第七十六

 解陽解陰篇第七十七

 真假疑似篇第七十八

 從逆窺源篇第七十九

 移寒篇第八十

 寒熱舒肝篇第八十一?陰陽顛倒篇

黃帝聞廣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嘆廣成子之謂天矣。退而夜思,尚有未獲。遣鬼臾區(qū)問于岐伯天師曰:帝問至道于廣成子,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無思慮營營,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汝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于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師必知厥義,幸明晰之。岐伯稽首奏曰:大哉言乎,非吾圣帝安克聞至道哉。帝明知故問,豈欲傳旨于萬祀乎,何心之仁也!臣愚,何足知之。然仁圣明問,敢備述以聞。窈冥者,陰陽之謂也?;枘?,內外之詞也。視聽者,耳目之語也。至道無形而有形,有形而實無形。無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無形之內,始能形與神全,精與神合乎。鬼臾區(qū)曰:諾,雖然,師言微矣,未及其妙也。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陰陽。陰陽之道,不外順逆。順則生,逆則死也。陰陽之原,即顛倒之術也。世人皆順生,不知順之有死;皆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廣成子之教示帝行顛倒之術也。鬼臾區(qū)贊曰:何言之神乎。雖然,請示其原。岐伯曰:顛倒之術,即探陰陽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視聽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神,精不搖矣。探其原而保精,神不馳矣。精固神全,形安能敝乎。鬼臾區(qū)覆奏帝前。帝曰:俞哉,載之《外經》,傳示臣工,使共聞至道,同游于無極之野也?! £愂胯I曰:此篇帝問而天師答之,乃首篇之論也。問不止黃帝,而答止天師者,帝引天師之論也。帝非不知陰陽顛倒之術,明知故問,亦欲盡人皆知廣成子之教也?! 。璨ò矗宏愂胯I受金丹訣,故能發(fā)揚此種至道,若在他人看來當然等于空談。惟受道者且能切實行于己身者,能語斯言。諸位學醫(yī)的同志,如果沒有學過仙,不管你醫(yī)經背得如何流利,總于此等道理不可能弄懂。于是知世上之事,有可書傳,有可口傳,有只可心傳,于是不再拘于書本,進入無我境界,方可謂善讀書者。)順逆探原篇



?
誰能解釋一下,黃帝外經主要講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2 20:37

此書主要闡述的是陰陽五行,也就是道家的思想,這里就要提到上古時期一個名人廣成子。據(jù)說,這個廣成子住在崆峒山,是個不得了的人物,在《封神演義》中,他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位居昆侖十二金仙之首,按照道家的說法,他在黃帝時期就化身成太上老君來到凡間。

黃帝聽聞他的大名后,立馬到崆峒山拜見,想向他請教何如才能得“道”,此時的廣成子已經一千二百多歲,結果被拒絕了,可見廣成子不是一般的任性。

然而,黃帝并沒有灰心,幾個月后又過來了,這一次廣成子被黃帝的誠心所打動,告訴他“道”的精髓,經過他的點撥,黃帝逐漸領悟了道的含義,雖然未能得道成仙,但也活了一百多歲。

《神仙傳·廣成子》一書中記載:“廣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黃帝聞而造焉。”

擴展資料

《黃帝外經》在西漢時已被史學家稱為“醫(yī)經七家”之一。據(jù)《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醫(yī)經七家”。

《古代醫(yī)籍考》上說:黃帝內、外經“猶《易》內外卦,《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及《韓非》內外諸說”,有內無外,即非全書。

1992年編纂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在《黃帝內經》條目下,也重新肯定:“《漢書.藝文志》另有《外經》書名,內與外只是區(qū)別相對而言”。上述資料說明,至少在漢代《黃帝外經》已和《黃帝內經》同時傳世。

誰能解釋一下,黃帝外經主要講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0 03:18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等方面,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理論概括和認識。迄今在診治學上仍具有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成書于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y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shù)學、生態(tài)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zhèn)冊凇秲冉洝防锏囊恍┥願W精辟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xiàn)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y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歷史上的一代名醫(yī)。
黃帝難經全文解釋?
1個回答2024-04-19 12:28

難經《難經》是中國古代醫(yī)學著作《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峨y經》書名的含義,有二種解釋:以難字作為問難,另以難字做為難易來解讀。難,讀音為“ㄋㄢˋ(nàn)”?!峨y經》是闡發(fā)《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后世將其列為中醫(yī)四大經典之一。

黃帝的名詞解釋是啥
2個回答2023-12-28 10:05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lián)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jù)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tǒng)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tǒng)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fā)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chuàng)醫(yī)學等。
孔夫子為何沒對黃帝內經做些釋解
1個回答2024-02-04 19:57
孔子在世的時候,黃帝內經還沒有寫出來,據(jù)考證黃帝內經是漢代人寫的
黃雀銜環(huán)注釋及解釋
1個回答2023-12-12 00:44

黃雀銜環(huán)注釋及解釋如下:


此典故出自《搜神記》卷二十黃雀報恩,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

原文: 漢時弘農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鸮所搏,墜于樹下,為螻蟻所困。寶見,愍之,取歸置巾箱中,食以黃花。

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還。 一夕,三更,寶讀書未臥,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鸮所搏。

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蹦艘园篆h(huán)四枚與寶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huán)。”

譯文: 楊寶是漢代弘農郡人,九歲時,楊寶在華陰山北邊,看見一只黃雀被鴟梟擊傷后墜落在樹下,一群螞蟻將受傷的黃雀圍困起來。 楊寶憐憫黃雀,就把它帶回家,放置在一個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來喂養(yǎng)它。

過了一百多天,黃雀的傷養(yǎng)好了,羽毛也長全了,它每天早上飛出去,晚上又飛回來。 有一天晚上,夜過三更,楊寶還在讀書尚未睡覺。

忽然,一個穿著黃衣服的少年來向楊寶再三拜禮,他對楊寶說:“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萊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鴟梟擊傷。 承蒙您憐愛救助,非常感謝您的大恩大德?!?/p>

說完,黃衣少年送給楊寶四枚白玉環(huán),并說:“讓您的子孫像這白玉一樣品行高潔,位居三公。” 擴展資料: 搜神記,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小說界里一部名著。

不過,大家誤認它是文人編造的“神怪小說,”其實,它是一部古代的民間傳說,是一部古代的神話。 我們要研究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及神話,除了楚辭,淮南子等幾部書而外,就要說到它了。

《搜神記》中所收的傳說,有許多至今還流傳在平民口上。例如“蠶神的故事”等,或至今整個的流傳于民間,或經過許多變化,而演成今日流行的傳說。

《黃帝內經》中的黃帝是誰?
1個回答2024-03-17 03:09
黃帝內經中的皇帝是軒轅,傳說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曾與岐伯等論醫(yī)學。 黃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chuàng)業(yè)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tǒng)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谷草木,大力發(fā)展生產,創(chuàng)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fā)明指南車,定算數(shù),制音律,創(chuàng)醫(yī)學等,是承前啟后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注釋,要全面
1個回答2023-10-22 23:17
譯文是茅店出現(xiàn)了
黃葛篇李白拼音注釋
1個回答2024-04-24 18:41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黃葛生洛溪,黃花自綿冪。青煙蔓長條,繚繞幾百尺。?
閨人費素手,采緝作絺绤??p為絕國衣,遠寄日南客。?
蒼梧大火落,暑服莫輕擲。此物雖過時,是妾手中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