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木魚音樂

有關(guān)佛教木魚有哪些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17:13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念經(jīng)時敲敲,以調(diào)音節(jié)。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念經(jīng)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另一種為長形,懸于寺院齋堂之前,朝、中二時粥飯擊之,禪僧呼之為“梆”。
關(guān)于木魚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經(jīng)。有一天遇到洪水,無法渡過大河。正當(dāng)他無計可施時,一條大魚游到他身前,說:“我修行多年,因犯錯被罰在河里生活,今日您遇難我相助,也算我做一件好事,以贖我的罪過。您見到釋迦牟尼,請代詢我何時才能變?yōu)槠兴_?!?br/>那信徒急于過河,便滿口答應(yīng)了大魚的要求。他在印度整整過了17年,便帶著許多經(jīng)書返回中國。一天,他又來到達(dá)河邊,又遇到洪水。正在發(fā)愁,大魚又游到他的面前助他渡河。大魚游到河中心問道:“您在印度多年,是否幫我問了?我何時可變成菩薩?”信徒說:“對不起,我忘了問?!贝篝~十分生氣,一抖魚身,那人連人帶書都掉到河里去了。幸巧有位打魚的人,把人救起,可經(jīng)書卻被洪水沖走了。
信徒回到家后,非常生氣,自言自語道:“就是這條魚,使我在印度17年所得的佛經(jīng)全付之東流了?!庇谑撬朔伦鲆粋€魚頭雕像,當(dāng)他回憶此事時,便用木錘敲魚頭??上驳氖牵壳靡幌卖~頭,魚就張一次嘴,還吐出一個字來。信徒轉(zhuǎn)怒為喜,他有空時便敲,沒幾年功夫,他所學(xué)到的東西又從木魚的嘴里全部得到了,所以木魚之稱由此傳下。
佛教木魚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1-20 18:39

木魚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種木制品,剖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敲之發(fā)出聲音。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念經(jīng)時敲敲,以調(diào)音節(jié)。

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念經(jīng)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

另一種為長形,懸于寺院齋堂之前,朝、中二時粥飯擊之,禪僧呼之為“梆”。

關(guān)于木魚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經(jīng)。

有一天遇到洪水,無法渡過大河。

正當(dāng)他無計可施時,一條大魚游到他身前,說:“我修行多年,因犯錯被罰在河里生活,今日您遇難我相助,也算我做一件好事,以贖我的罪過。

您見到釋迦牟尼,請代詢我何時才能變?yōu)槠兴_。

” 那信徒急于過河,便滿口答應(yīng)了大魚的要求。

他在印度整整過了17年,便帶著許多經(jīng)書返回中國。

一天,他又來到達(dá)河邊,又遇到洪水。

正在發(fā)愁,大魚又游到他的面前助他渡河。

大魚游到河中心問道:“您在印度多年,是否幫我問了?我何時可變成菩薩?”信徒說:“對不起,我忘了問。

”大魚十分生氣,一抖魚身,那人連人帶書都掉到河里去了。

幸巧有位打魚的人,把人救起,可經(jīng)書卻被洪水沖走了。

信徒回到家后,非常生氣,自言自語道:“就是這條魚,使我在印度17年所得的佛經(jīng)全付之東流了。

”于是他命人仿做一個魚頭雕像,當(dāng)他回憶此事時,便用木錘敲魚頭。

可喜的是,他每敲一下魚頭,魚就張一次嘴,還吐出一個字來。

信徒轉(zhuǎn)怒為喜,他有空時便敲,沒幾年功夫,他所學(xué)到的東西又從木魚的嘴里全部得到了。

有關(guān)佛教木魚有哪些故事?
1個回答2024-02-15 18:39
木魚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種木制品,剖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敲之發(fā)出聲音。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念經(jīng)時敲敲,以調(diào)音節(jié)。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念經(jīng)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另一種為長形,懸于寺院齋堂之前,朝、中二時粥飯擊之,禪僧呼之為“梆”。



關(guān)于木魚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經(jīng)。有一天遇到洪水,無法渡過大河。正當(dāng)他無計可施時,一條大魚游到他身前,說:“我修行多年,因犯錯被罰在河里生活,今日您遇難我相助,也算我做一件好事,以贖我的罪過。您見到釋迦牟尼,請代詢我何時才能變?yōu)槠兴_?!?br>


那信徒急于過河,便滿口答應(yīng)了大魚的要求。他在印度整整過了17年,便帶著許多經(jīng)書返回中國。一天,他又來到達(dá)河邊,又遇到洪水。正在發(fā)愁,大魚又游到他的面前助他渡河。大魚游到河中心問道:“您在印度多年,是否幫我問了?我何時可變成菩薩?”信徒說:“對不起,我忘了問?!贝篝~十分生氣,一抖魚身,那人連人帶書都掉到河里去了。幸巧有位打魚的人,把人救起,可經(jīng)書卻被洪水沖走了。



信徒回到家后,非常生氣,自言自語道:“就是這條魚,使我在印度17年所得的佛經(jīng)全付之東流了?!庇谑撬朔伦鲆粋€魚頭雕像,當(dāng)他回憶此事時,便用木錘敲魚頭。可喜的是,他每敲一下魚頭,魚就張一次嘴,還吐出一個字來。信徒轉(zhuǎn)怒為喜,他有空時便敲,沒幾年功夫,他所學(xué)到的東西又從木魚的嘴里全部得到了,所以木魚之稱由此傳下。
佛教木魚怎么用
2個回答2022-09-27 12:56
把木魚放在身前,跪著或是盤坐,拿木魚錘敲打上部,口里念經(jīng)或咒;有節(jié)奏的敲即可。
佛教用的木魚?
1個回答2023-11-03 17:26
節(jié)奏問題,另外,法器是表法的,就是說我們在了生脫死、修行的路上要象魚那樣,因為魚兒的眼睛是常年不閉的。
佛門所敲木魚的名字是什么來歷?
1個回答2024-03-15 05:23

我們在很多的影視作品內(nèi),常見一些僧眾敲打木魚誦讀經(jīng)書。所以我們一般認(rèn)為,木魚是佛門的產(chǎn)物。然而劇考證木魚來源于道教,起作用亦是召集眾人、講經(jīng)法器。

道教經(jīng)籍總集《道藏》中記載:唐玄宗時,衢州建立新的道館,在建基時得到一魚,長三尺,似鐵似石,呈紫碧色,敲打它能發(fā)出很洪亮的聲音,但上面的鐫刻花紋并不像是人能雕刻出來的。人們說不出它的名字,于是進(jìn)貢給了唐玄宗。

唐玄宗召集百官亦無人能識。于是便稱它為:瑞魚磬。并把它懸掛在太微宮,講經(jīng)設(shè)齋時敲擊。慢慢的各道觀便都用木頭或石頭模仿雕刻。用以召集眾人。

但人們歷來人為木魚乃隨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民間還流傳著玄奘與木魚的傳說故事:玄奘從西域取經(jīng)歸來,途經(jīng)蜀地時遇到一位長者,便到其家中化齋。長者的兒子被后母在長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投入河內(nèi),被大魚吞入腹中。玄奘點(diǎn)名吃魚,長者買來魚,剖開魚腹卻救出了自己的兒子。長者為報魚恩,在玄奘大師的指點(diǎn)下用木雕成魚形,懸于佛寺之中,每逢齋飯時敲擊以報恩德。從此佛教寺院內(nèi)開始使用木魚。

其實有一種更為貼切的說法:我們知道魚沒有眼瞼,所以古人一直認(rèn)為魚是不休不眠的。以木制成的魚,在讀誦經(jīng)文時叩擊便是為警醒眾人不可昏沉懶惰。應(yīng)帶日夜用功,勤勉修行。

佛教木魚的由來
1個回答2023-11-13 13:09

木魚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種木制品,剖木為魚形,中鑿空洞,敲之發(fā)出聲音。

木魚有兩種:一種為圓形,刻有魚鱗,和尚念經(jīng)時敲敲,以調(diào)音節(jié)。

又說,魚睡眠時是不閉眼的,提醒和尚念經(jīng)時要集中精力,不要閉眼入睡。

另一種為長形,懸于寺院齋堂之前,朝、中二時粥飯擊之,禪僧呼之為“梆”。

關(guān)于木魚的來由,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經(jīng)。

有一天遇到洪水,無法渡過大河。

正當(dāng)他無計可施時,一條大魚游到他身前,說:“我修行多年,因犯錯被罰在河里生活,今日您遇難我相助,也算我做一件好事,以贖我的罪過。

您見到釋迦牟尼,請代詢我何時才能變?yōu)槠兴_。

” 那信徒急于過河,便滿口答應(yīng)了大魚的要求。

他在印度整整過了17年,便帶著許多經(jīng)書返回中國。

一天,他又來到達(dá)河邊,又遇到洪水。

正在發(fā)愁,大魚又游到他的面前助他渡河。

大魚游到河中心問道:“您在印度多年,是否幫我問了?我何時可變成菩薩?”信徒說:“對不起,我忘了問。

”大魚十分生氣,一抖魚身,那人連人帶書都掉到河里去了。

幸巧有位打魚的人,把人救起,可經(jīng)書卻被洪水沖走了。

信徒回到家后,非常生氣,自言自語道:“就是這條魚,使我在印度17年所得的佛經(jīng)全付之東流了。

”于是他命人仿做一個魚頭雕像,當(dāng)他回憶此事時,便用木錘敲魚頭。

可喜的是,他每敲一下魚頭,魚就張一次嘴,還吐出一個字來。

信徒轉(zhuǎn)怒為喜,他有空時便敲,沒幾年功夫,他所學(xué)到的東西又從木魚的嘴里全部得到了。

佛教木魚的敲法
1個回答2022-10-12 05:45
請問點(diǎn)么敲十
讀讀佛經(jīng),敲敲木魚。。。。
1個回答2024-02-18 23:32
是佛經(jīng)

出自多心經(jīng)

讀讀佛經(jīng),敲敲木魚,轉(zhuǎn)眼已是百年 貌似是下面這篇的題目?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yùn)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fù)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yuǎn)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
佛友送我佛教的木魚意頭好嗎?
3個回答2023-02-21 01:52
當(dāng)然好呀!就是希望您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呀!古人不知道魚有透明的眼瞼,所以以為魚從來不睡覺,所以以木魚寓意著時時警醒、時時用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