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藝術家張曦文

山西鑼鼓的山西鑼鼓藝術家
1個回答2024-03-14 21:20

山西鑼鼓以粗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現了黃河兒女純樸、率直、激昂、豪邁的情懷,因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鼓”。
30年來,山西籍襪備的鑼鼓藝術家們繼承傳統(tǒng)、不斷創(chuàng)新,把鑼鼓事業(yè)敲到了世界的許多角落。
王秦安、王全惠、王紹曾、王平華、返蠢王治太、馮連寶、李建平、李春生、邢明軒、張曉鳴、寇玉鎖、韓繼生、裴光明、潘獻英、樊貴鎖榮獲“山西鑼鼓藝術家”稱號。
常峰、李京利等15人榮獲“山西鑼鼓藝術杰出人物”稱號。于秀偉等39人榮獲“山西省鑼鼓協漏好陪會先進會員”稱號。
對山西鑼鼓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國家一級演奏員淮海榮獲“山西鑼鼓藝術大師”稱號。

藝術家林曦都出過哪些書?
1個回答2023-02-14 03:04
林曦的書有《花與童》《只生歡喜不生愁》《書法課》《與書法相伴的生活》《寫字愛生活》,近期還會有出一本新書《元氣滿滿的生活》,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中班藝術教案《小青蛙學打鼓》
1個回答2024-03-06 22:08
活動目標:
1、掌握×、××、×0、××××等不同的節(jié)奏型;
2、掌握2/4節(jié)奏的特點;
3、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對象:中班幼兒
重點難點分析:
這是一個輕松活潑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過模擬了青蛙“呱呱”的叫聲,使全曲更加生動活潑。這首曲子的重點在于讓幼兒感受這首曲子的氣氛,從整體上理解曲子;難點則是不同節(jié)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有以下幾個方法:
1、蹦跳感受節(jié)奏
2、通過讓小朋友多次聽音樂,模擬歌曲的節(jié)奏來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過有趣的節(jié)奏游戲來掌握和辨認×0
、××××的節(jié)奏型。
活動準備:
一、教具準備:
1、小青蛙的頭飾全班小朋友人手一個
2、預先寫好的樂譜
3、錄音帶(按所需的音樂次數錄好)
4、帶雙面膠的小卡片,上面寫幾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一共八張,四張×0,一張××××,還有一張是××,一張×和一張四分休止符0。
二、練聲:(大概在活動正式開始的前5分鐘)
練聲曲:
1
2
3
4
32
1

青蛙
學唱

活動過程:
老師:
(頭戴青蛙頭飾,學青蛙“呱呱”叫,按著節(jié)奏做青蛙蹦跳狀出場)小朋友,這是什么小動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師:
對了!真聰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嗎?它有什么本領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將他們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況講出來)
老師

恩,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還會唱歌呢。它呀,有個很好聽的外號叫“田園音樂家”。小朋友想不想學青蛙唱歌?。?br/>小朋友:想!
老師:
好,那么現在我們都來做會唱歌的小青蛙。請小朋友每個人拿一個小青蛙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
(小朋友做好準備。老師開始放音樂《小青蛙學唱歌》)
老師:
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青蛙?(老師開始做青蛙蹦跳狀,注意要按著歌曲的節(jié)奏蹦跳,休止符處一定要空得明顯,并讓小朋友跟著跳。)
老師:
好了。那我們現在來聽聽小青蛙怎么樣學唱歌的。聽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放音樂,讓小朋友從整體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樂之后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br/>小朋友:兩段!
老師:對了!那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然后告訴老師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幾聲?(繼續(xù)放音樂,只放第一段)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小青蛙一共叫了幾聲?
小朋友:
(看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樂)
老師: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聽一次第一段的音樂,然后告訴老師,小青蛙是怎樣叫的?
(再聽一遍,然后根據小朋友回答的情況決定是否多放一次音樂)
老師:現在,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節(jié)奏游戲。(拿出寫有節(jié)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給小朋友看。)這個是我們剛剛才學過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再來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個節(jié)奏型,口中念出來,在配上拍手動作,加強直接感受。)
中班藝術教案《小青蛙學打鼓》
1個回答2024-02-07 12:29
活動目標:
1、掌握×、××、×0、××××等不同的節(jié)奏型;
2、掌握2/4節(jié)奏的特點;
3、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對象:中班幼兒
重點難點分析:
這是一個輕松活潑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過模擬了青蛙“呱呱”的叫聲,使全曲更加生動活潑。這首曲子的重點在于讓幼兒感受這首曲子的氣氛,從整體上理解曲子;難點則是不同節(jié)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有以下幾個方法:
1、蹦跳感受節(jié)奏
2、通過讓小朋友多次聽音樂,模擬歌曲的節(jié)奏來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過有趣的節(jié)奏游戲來掌握和辨認×0 、××××的節(jié)奏型。
活動準備:
一、教具準備:
1、小青蛙的頭飾全班小朋友人手一個
2、預先寫好的樂譜
3、錄音帶(按所需的音樂次數錄好)
4、帶雙面膠的小卡片,上面寫幾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一共八張,四張×0,一張××××,還有一張是××,一張×和一張四分休止符0。
二、練聲:(大概在活動正式開始的前5分鐘)
練聲曲:
1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學唱 歌
活動過程:
老師: (頭戴青蛙頭飾,學青蛙“呱呱”叫,按著節(jié)奏做青蛙蹦跳狀出場)小朋友,這是什么小動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師: 對了!真聰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嗎?它有什么本領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將他們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況講出來)
老師 : 恩,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還會唱歌呢。它呀,有個很好聽的外號叫“田園音樂家”。小朋友想不想學青蛙唱歌?。?br/>小朋友:想!
老師: 好,那么現在我們都來做會唱歌的小青蛙。請小朋友每個人拿一個小青蛙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
(小朋友做好準備。老師開始放音樂《小青蛙學唱歌》)
老師: 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青蛙?(老師開始做青蛙蹦跳狀,注意要按著歌曲的節(jié)奏蹦跳,休止符處一定要空得明顯,并讓小朋友跟著跳。)
老師: 好了。那我們現在來聽聽小青蛙怎么樣學唱歌的。聽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放音樂,讓小朋友從整體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樂之后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br/>小朋友:兩段!
老師:對了!那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然后告訴老師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幾聲?(繼續(xù)放音樂,只放第一段)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小青蛙一共叫了幾聲?
小朋友:
(看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樂)
老師: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聽一次第一段的音樂,然后告訴老師,小青蛙是怎樣叫的?
(再聽一遍,然后根據小朋友回答的情況決定是否多放一次音樂)
老師:現在,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節(jié)奏游戲。(拿出寫有節(jié)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給小朋友看。)這個是我們剛剛才學過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再來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個節(jié)奏型,口中念出來,在配上拍手動作,加強直接感受。)
以下哪一位是京韻大鼓的著名表演藝術家?
1個回答2023-01-31 18:15
正確答案是A、駱玉笙
藝術家林曦的書有推薦的嗎?
1個回答2023-02-13 00:01
《書法課》《只生歡喜不生愁》《花與童》都是值得讀的書。上次我讀林曦的《花與童》,還記得林曦引用梁漱溟的講稿,談及人生的三種態(tài)度,其一是被外力推動下的逐求,其二是對苦有了感悟之后的厭離,其三是從當下產生力量的鄭重。對此頗有感慨,人生最初總是表演性質的,渴求外界的認同與贊許,為所處之環(huán)境設定的符號奔忙;其后稍漸有所茫然,只因所逐之物非發(fā)自本心;再后掙扎頓悟,知曉由生命本身生發(fā)的趣味和力度,不再去渴求那些遙不可及的聲名和虛妄廉價的贊賞,學會從每一日每一刻的呼吸勞作中感知存在的簡易樸實。這便是所謂“復得返自然”了。樓主有興趣可以讀一下~
代晨曦的藝術簽名如何才能好看?
1個回答2023-02-15 02:36

代晨曦的藝術簽名

藝術家林曦如何看待“痛苦催生好藝術”這句話?
3個回答2023-11-18 17:03
藝術家林曦老師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她是這樣理解的:如果簡單粗暴地把藝術家分做兩類,一類就是比較現實主義的藝術家,比如我們要試圖用水墨畫一畫今天的外面的CBD,以及里面辛苦工作、面無表情的上班族。反映這個時代的困惑和焦慮,她覺得沒有問題,如果這個東西確實是你有所感觸的。因為藝術最核心的東西還是真誠,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藝術體驗要來源于自己的生活,但確實那些屬于你真切的每時每刻的感受,是更有內容,更有質地,更能打動他人的,也就是說,藝術家自己沒有被打動的時候,很難用這個東西去感動他人,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而且林曦認為藝術家不止兩種,不止兩百種,不止兩千種,不止兩萬種,每一個藝術家都是獨一無二的,簡單的貼標簽和分類是沒有用的,因為標簽永遠貼的是一類人,我們用標簽去認識這些人的時候會省很多的力氣,但仍然不能取代你在平靜面對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的時候,問自己心跳還是不心跳,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個東西是無法被經營的,也假扮不出來。
當然,今天當代藝術的生態(tài)情況的確是比過去更復雜了一些,但最終回歸到藝術本身,依然是這個作品能不能觸動你的心靈。還是回到關于文人體系沒落的話題,葉青過去文人可能在遭遇人生最艱難的時候,重視的是“我依然在欣賞著生活之美”。林曦還聽到過上海有那種老先生在最困難的時代,可能一個小面包,也會拿出刀叉、鋪上餐巾,認認真真切了。
鼓書的藝術風格是怎樣的?
1個回答2023-06-29 11:05

鼓書的“說”,具有類似評書演說的藝術知含拍風格。鼓書藝人掌握一部書的故事梗概,稱為“墨路子”,即掌握了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及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在演說當中,注意發(fā)揮與創(chuàng)造、潤飾與加工,對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性格隨機進行豐富與補充,往往能達到繪聲繪色、扣人老握心弦的藝術效果。同時,兼用一些“甩包袱”的藝術手法,調動廣大聽眾的胃口,這種手法叫做搭羨“水路子”。鼓書藝人就是以這種“墨(路子)”和“水(路子)”結合的手段,產生藝術效果。

絢麗的鼓中班藝術教案
1個回答2024-03-17 16:2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及鼓聲強與弱的力度變化。
  2、會聽隨鼓聲的大小做相應動作,表現鼓聲的強與弱。
  3、培養(yǎng)與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體驗兩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動準備:關于鼓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入場:隨伴奏帶開火車進入課室。
  1、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
  2、引導小朋友辨聽和模仿火車開來(由弱變強)和火車開走(由強變弱)的聲音。
  3、擴散練習:鼓勵幼兒大膽模仿各種小動物來了和走了的聲音(如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注意聲音的由弱變強和由強變弱。
  (二)主體部分:欣賞歌曲1、用動作感受歌曲第一段(1)指導語:你們覺得剛剛的音樂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這首好聽的音樂還可以用來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師隨樂舞蹈。
  (3)引導幼兒隨第一段舞蹈,用動作感受歌曲。
  2、欣賞第二段,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
  (1)感受鼓聲強弱。
  指導語:來了好多小鼓手,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仔細聽,他們是怎么敲鼓的?
  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感受鼓聲強弱。
  引導幼兒用拍手和嘴巴發(fā)出的聲音表示鼓聲強弱。
  (2)欣賞歌曲完整欣賞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聲特點。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鼓聲由弱到強。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鼓聲的最強音,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模仿,并進一步創(chuàng)編。
  3、隨樂完整表演。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