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相聲黃鶴樓

笑傲江湖 第三季 黃渤唱的那是什么歌
1個回答2024-02-22 16:50
我不想忘記你 - 郭靜
詞:明明
曲:廖偉鵬
我在向前走卻像在退后
我在用想念狂歡寂寞
越快樂就越失落
愛將我們高高舉起以后
再讓心學(xué)會墜落
懷念這寬闊的天空
雖然那里空氣很稀薄
我努力想起你笑著哭泣
讓自己深愛你再學(xué)會放棄
我不想忘記你
就算可以
我寧可記得所有傷心
我努力想起你苦也沒關(guān)系
用祝福和感激勇敢失去你
愛你這個決定
雖然艱辛
我不說對不起
一個人不懂什么是擁有
兩個人不懂怎么把握
越在乎就越脆弱
愛將我們高高舉起以后
再讓心學(xué)會墜落
懷念這寬闊的天空
雖然那里空氣很稀薄
我努力想起你笑著哭泣
讓自己深愛你再學(xué)會放棄
我不想忘記你
就算可以
我寧可記得所有傷心
我努力想起你苦
用祝福和感激勇敢失去你
愛你這個決定
雖然艱辛
我不說對不起
我努力想起你笑著哭泣
讓自己深愛你再學(xué)會放棄
我不想忘記你
就算可以
我寧可記得所有傷心
我努力想起你苦也沒關(guān)系
用祝福和感激勇敢失去你
愛你這個決定
雖然艱辛
黃鶴樓的由來傳說
1個回答2024-02-11 04:24

黃鶴樓的由來傳說如下:

關(guān)于黃鶴樓的由來,有個美麗的傳說:古代武昌蛇山上有座酒樓,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來飲酒,辛老班不收其酒錢。道士為感謝辛老板的千乘之飲,臨別時,用橘子皮在墻壁上畫了一只仙鶴。誰知此仙鶴在客人來飲酒時,會跳舞勸酒。

從此酒店生意紅火,辛老板也靠此發(fā)了財。十年后道士重來,歌笛一曲,只見白云朵朵空中來,仙鶴隨之起舞,道士也騎鶴而走了。辛老板為紀(jì)念此事,在蛇山上興工動土,建高樓一幢,取名黃鶴樓。?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此樓始建于公元223年,歷史上的黃鶴樓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詩碑廊、古肆商業(yè)街組成。

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是一處游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黃鶴樓》詩,一直被認(rèn)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誦。

因這首詩,使很多人產(chǎn)生了對黃鶴樓的懷念。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guī)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后一座“清樓”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lán)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xiàn)代建筑技術(shù)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jié)構(gòu)。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

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lián)、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筑,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每逢節(jié)假日的夜晚,黃鶴樓上華燈四射,流光飛舞,堪稱”江城一景“。

與之交相輝映的白云閣,坐落在蛇山之顛,共4層,高29.7米。前樓后閣構(gòu)成“白云黃鶴”,武漢的標(biāo)志物。 黃鶴樓新修后,飛架大江的武漢長江大橋就雄踞于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高24層的晴川飯店。這組建筑交相輝映,使江城大為增色。

關(guān)于黃鶴樓的傳說
1個回答2024-02-05 23:47

黃鶴樓名稱的由來,有人說它原來建在黃鵠礬上,鵠鶴相通,因礬名樓。有趣的是,民間有這樣一則傳說:黃鶴樓原名辛氏摟,相傳一個姓辛的人在黃鵠礬這個美不勝收的地方,開了個小酒館。

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天,辛氏熱情招待了一個身著襤褸道袍的道人,分文未收,而且一連幾天都是如此。有一天,道人喝了酒,興致很高,便在墻上畫了一只黃鶴,爾后兩手一拍,黃鶴竟然有了生命,飛到酒桌旁展翅起舞,道人便對辛氏說,畫只黃鶴是替其招攬生意,跳舞助興,以報辛氏款待之情。

辛氏發(fā)了大財,他就用10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建造了一座樓閣,以紀(jì)念好心的道人和神奇的黃鶴。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后來想到其紀(jì)念意義,便把那道人供奉在樓里,便改稱“黃鶴樓”。

拓展資料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biāo)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后,三國歸于一統(tǒng),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fā)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

黃鶴樓的傳說
1個回答2024-02-07 03:36
江夏郡辛氏賣酒。有一先生飄然而來,衣甚藍(lán)縷,人物軒昂,入座謂辛曰:有好酒肯與飲否。辛以巨觥斟美釀奉之,飲畢而去。明日復(fù)來,不待索又與飲,如此半載,辛未嘗嗔。先生謂辛曰:多負(fù)酒債,無以為酬。取黃橘皮畫一鶴于壁,謂有客來飲,但令拍手而歌,鶴即下舞,以此還汝酒值。試氏跡之果然,四方豪士聞而欲觀,俱揮金買醉。歷十年辛氏巨富。搏悔一日先生來,辛謝曰:今已富矣,愿留久款。先生笑曰:吾豈圖是哉。取笛吹數(shù)弄,須臾白云降空,壁上畫鶴,飛至膝前,先生跨鶴沖天,杳然而逝。辛氏從飛升處,建一高樓,名曰黃鶴樓。人始知先生乃呂洞賓也。
草堂自記云:黃鶴山舊名蛇山,昔因王子安騎鶴升空,后人筑樓紀(jì)勝,五代間毀于兵火。至宋雍熙初,余有畫鶴飛空之事,辛氏乃筑樓祀我。唐以前為子安鶴跡,宋以后則為道人所托也。
據(jù)呂祖自記,其先為子安鶴跡,其后為自記鶴跡也。西月考子安乃周末時人,自言簡王之后。從兄子明學(xué)道二十年,死葬黃山,有黃鶴來棲冢樹,鳴聲如呼子安,安忽自地底殲銀并躍出,跨鶴而去,此子安鶴跡也。更有與呂祖大相同者,晉太和間,仙人繁陽子,姓朱名庫,善音律,曾授笛于桓伊。伊攻壽春之先,江夏黃鶴樓有賣酒辛猷丕者,識人好施。日有道士就飲,醉則出王笛,倚樓作梅花三弄,飲不償值者三年
。一日云:黃鶴去不復(fù)還,空留此名,吾將表之以實其事。取橘皮畫一鶴于壁,以筋招之,即下舞。臨行謂辛曰:參軍桓子野,吾嘗授以笛譜。若來,可向之索飲值。遂跨鶴飛于空中。時夏五月,猶聞笛聲嘹喨。伊往作贊于樓,嗣是貴客皆就飲,辛致巨富。異哉,吹笛同、畫壁同、跨鶴同、賣酒姓辛者又同,何典故之多同也。謂為混傳,實非混傳。此中有天然奇趣,呂祖觸景生情,一追古跡耳。獨嘆子安遺跡,繁陽古記,致呂祖而盡掩,使后人知有呂祖,而不知有朱王二翁。書傳之啞,不如人言之響也。呂祖曰:久假荊州竟未還。先生讓名之心于此可見。
古之黃鶴樓于五代時毀于兵火,呂祖事跡之后,辛氏重建黃鶴樓于原址。
黃鶴樓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07 05:49

京劇《黃鶴樓》取材元雜劇,講述的是東吳為討荊州,邀請蜀漢方面領(lǐng)導(dǎo)過江赴宴牟圖綁架,結(jié)果未遂的故事。

黃鶴樓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11:21
黃鶴樓傳說
很早以前,有個窮苦的老婆婆在武漢的蛇山上擺了個小茶攤。老婆婆心地善良,遠(yuǎn)近的窮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攤歇腳喝茶。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見一個道士昏倒在地上,她連忙把他扶起,給他擦臉。道士醒后,老婆婆請他喝茶。道士說他已經(jīng)三天沒吃飯了,哪有錢喝茶啊!老婆婆就沖了茶又掏錢買了兩個燒餅給道士吃。道士吃了餅、喝了茶,站起來笑著說:"好心必有好報。"說著用手一指,只見金光一閃,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攤變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樓。道士又在墻上畫了一只黃鶴說:"你拍三下,它就會下來跳舞。"說完就不見了。老婆婆的茶攤變成了茶樓,大家邊喝茶邊看黃鶴跳舞,高興極了。生意越來越好了。
黃鶴會跳舞的消息傳到一個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黃鶴弄到手,就發(fā)大財了! 一天,財主帶人來到茶樓就喊:"我家會跳舞的黃鶴丟了,聽說在這里,快還給我!"老婆婆向墻上一指,說:"有本事你拿走!"財主一看,原來是幅壁畫。財主紅著臉低著頭溜走了,招得滿堂的茶客哈哈大笑??h太爺聽說此事,他想把黃鶴獻(xiàn)給皇帝,自己好升官發(fā)財。縣太爺帶人來到茶樓,大家正興高采烈地欣賞黃鶴跳舞。縣太爺一看到黃鶴,也顧不得做官的尊嚴(yán)了,直朝黃鶴撲去。不等縣太爺近身,黃鶴一抖翅膀,飛回到墻上去了??h太爺連忙拍手,手都拍腫了,黃鶴仍然在墻上一動不動??h太爺氣的快瘋了,下令說:"連墻一起給我搬回府去!"縣太爺在縣衙里又燒香上供,又作揖磕頭,可是黃鶴還是一動不動。
黃鶴樓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13:33
  背景:

  武昌城里有一座聞名古今的黃鶴樓。黃鶴樓飛檐斗拱、富麗堂皇,位于長江之濱的黃鶴磯頭。凡是來到武昌的人,都要登臨此樓,放眼眺望煙波浩渺的長江,同時,還要聽一聽有關(guān)黃鶴的故事呢。



  古時候,蛇山一直伸到江水里,臨江的石壁象刀削斧砍的一樣,被稱為黃鶴磯。人們都喜歡登上黃鶴磯觀賞長江的風(fēng)光,每天游人如織,十分熱鬧。



  有個姓辛的寡婦,見這里好作生意,就東拼西湊借了些錢,在黃鶴磯頭開了一家酒店。盡管酒店的陳設(shè)簡單,但是坐在店里可以一邊飲酒,一邊觀賞江上風(fēng)光,游人到了這里,誰不想來飲上幾杯呢。辛氏的生意日漸興隆,她常常暗中感謝神仙保佑了她。



  有一天,一個老道走進(jìn)酒店向她討酒喝。辛氏見他衣衫破爛,骨瘦如柴,很是可憐,就笑臉相迎,以禮相待,給他端來了好酒好菜。誰知道老道吃飽喝足以后,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揚長而去了。



  第二天,老道又找上門來,辛氏仍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以后每天如此,辛氏從來不要他一文錢。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多月,一天,老道喝完酒對辛氏說:“我要到遠(yuǎn)方去云游了。蒙你一向照料,不能不謝?!闭f著,拿起一塊桔皮,在墻壁上畫了一只黃鶴,他說:“這黃鶴送給你了,以后有客人來喝酒,你只要招招手,黃鶴就會下來跳舞。”他又指指店后的水井說:“那水也會變成酒,怎么都打不完的?!毙潦险葜x,那老道卻忽然不見了。



  自從出了這樣奇怪的事,誰都想到酒店來看黃鶴跳舞,嘗嘗仙酒的滋味,黃鶴磯上整日里人山人海。辛氏賺的錢像潮水般涌來,簡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財神。



  天長日久,辛氏變得越來越貪心,再也不把窮苦人放在心里,甚至把老道也忘記了。



  誰知,有一天老道突然回來了。辛氏見到老道,始終沒提黃鶴和酒井給她帶來的好處,還要求老道再給她變出些好東西來。老道沉思片刻,掏出一只笛子,用笛聲喚下墻上的黃鶴說:“這里不宜久留,我們走吧?!秉S鶴展開雙翅,馱著老道,飛向了遙遠(yuǎn)的天邊。



  黃鶴飛走了,酒井里的酒也還原成了水。辛氏后悔不迭,決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產(chǎn)在黃鶴磯頭建了一座高樓,供游人登臨觀賞,也以此紀(jì)念老道和黃鶴。這樓就是著名的黃鶴樓。



  關(guān)于2首詩:

  黃鶴樓被中國歷代許多著名詩人吟詩頌贊,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吟詩作賦,其中崔顥的《黃鶴樓》詩更使黃鶴樓名揚天下。



  崔顥《黃鶴樓》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傳說天寶三年,李白也到黃鶴樓漫游,看到崔顥這首題詩,越看越愛,贊嘆不已。望著長江上下如畫的風(fēng)景。李白也想再寫一首題黃鶴樓的詩,但想來想上,總是跳不出崔顥詩的意境。于是丟筆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彪S后,他便獨自乘船到江南一帶漫游去了。
關(guān)于黃鶴樓的愛情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18:11
 這個好像沒有什么愛情故事。只有這個民間傳說 唐詩云:“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痹娭械摹拔羧恕敝傅拇蟾攀窍扇送踝影不蛸M祎。不過,到了宋朝,黃鶴樓又與仙人呂洞賓聯(lián)系到了一起。

  傳說,有一個姓辛的老板在蛇山上開了一家酒店。一位道士常常來喝酒,但從不給錢。辛老板也不以為意。一次,道士臨走之前,用橘子皮在墻上畫了一只黃鶴,如果客人對著黃鶴拍手,黃鶴就下來翩翩起舞。如此一來,酒店的客人越來越多,生意也非常興隆。

  十年后,道士再次來到酒店,從腰間取出笛子,吹出悅耳的音樂。黃鶴徐徐飛出墻壁,道士騎上黃鶴緩緩飛走。據(jù)說,這位仙人就是呂洞賓。

  為了紀(jì)念仙人和黃鶴,辛老板出資在山上興建了黃鶴樓。后人每每登高至此,總會想起這美妙的傳說。
黃鶴樓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18:35
  背景:
  武昌城里有一座聞名古今的黃鶴樓。黃鶴樓飛檐斗拱、富麗堂皇,位于長江之濱的黃鶴磯頭。凡是來到武昌的人,都要登臨此樓,放眼眺望煙波浩渺的長江,同時,還要聽一聽有關(guān)黃鶴的故事呢。

  古時候,蛇山一直伸到江水里,臨江的石壁象刀削斧砍的一樣,被稱為黃鶴磯。人們都喜歡登上黃鶴磯觀賞長江的風(fēng)光,每天游人如織,十分熱鬧。

  有個姓辛的寡婦,見這里好作生意,就東拼西湊借了些錢,在黃鶴磯頭開了一家酒店。盡管酒店的陳設(shè)簡單,但是坐在店里可以一邊飲酒,一邊觀賞江上風(fēng)光,游人到了這里,誰不想來飲上幾杯呢。辛氏的生意日漸興隆,她常常暗中感謝神仙保佑了她。

  有一天,一個老道走進(jìn)酒店向她討酒喝。辛氏見他衣衫破爛,骨瘦如柴,很是可憐,就笑臉相迎,以禮相待,給他端來了好酒好菜。誰知道老道吃飽喝足以后,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揚長而去了。

  第二天,老道又找上門來,辛氏仍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以后每天如此,辛氏從來不要他一文錢。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多月,一天,老道喝完酒對辛氏說:“我要到遠(yuǎn)方去云游了。蒙你一向照料,不能不謝?!闭f著,拿起一塊桔皮,在墻壁上畫了一只黃鶴,他說:“這黃鶴送給你了,以后有客人來喝酒,你只要招招手,黃鶴就會下來跳舞。”他又指指店后的水井說:“那水也會變成酒,怎么都打不完的。”辛氏正要拜謝,那老道卻忽然不見了。

  自從出了這樣奇怪的事,誰都想到酒店來看黃鶴跳舞,嘗嘗仙酒的滋味,黃鶴磯上整日里人山人海。辛氏賺的錢像潮水般涌來,簡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財神。

  天長日久,辛氏變得越來越貪心,再也不把窮苦人放在心里,甚至把老道也忘記了。

  誰知,有一天老道突然回來了。辛氏見到老道,始終沒提黃鶴和酒井給她帶來的好處,還要求老道再給她變出些好東西來。老道沉思片刻,掏出一只笛子,用笛聲喚下墻上的黃鶴說:“這里不宜久留,我們走吧。”黃鶴展開雙翅,馱著老道,飛向了遙遠(yuǎn)的天邊。

  黃鶴飛走了,酒井里的酒也還原成了水。辛氏后悔不迭,決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產(chǎn)在黃鶴磯頭建了一座高樓,供游人登臨觀賞,也以此紀(jì)念老道和黃鶴。這樓就是著名的黃鶴樓。

  關(guān)于2首詩:
  黃鶴樓被中國歷代許多著名詩人吟詩頌贊,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吟詩作賦,其中崔顥的《黃鶴樓》詩更使黃鶴樓名揚天下。

  崔顥《黃鶴樓》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傳說天寶三年,李白也到黃鶴樓漫游,看到崔顥這首題詩,越看越愛,贊嘆不已。望著長江上下如畫的風(fēng)景。李白也想再寫一首題黃鶴樓的詩,但想來想上,總是跳不出崔顥詩的意境。于是丟筆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隨后,他便獨自乘船到江南一帶漫游去了。
黃鶴樓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25 09:38

首聯(lián)巧用典故的作用是: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讓人覺得黃鶴樓乃是仙人所留下來的。起筆就讓黃鶴樓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給人無限渺然之感,讓人浮想聯(lián)翩。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