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還唱的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王春紅是哪里人
1個回答2024-06-28 04:38
河洛大鼓的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偃師的。王春紅咱不認識,但我估計應該是偃師人!
河洛大鼓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06 11:32

河洛大鼓,河南漢族地方曲種之一,一種以說、唱為藝術(shù)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傳統(tǒng)音樂。當?shù)厝硕挤Q河洛大鼓為“說書”,至今在洛陽一帶常把“說書唱戲”聯(lián)在一起。河洛大鼓的演唱藝術(shù)形式有十一種詞牌,知名的藝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祿、張?zhí)毂?、程文和、段界平、王小岳等?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河洛大鼓王春紅是哪里人
1個回答2022-09-01 01:50
河洛大鼓的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偃師的。王春紅咱不認識,但我估計應該是偃師人!
黃河為啥叫黃河?原來它是黃的嗎?
1個回答2024-03-15 14:35

黃?!S海名稱的由來與我國歷史上各朝代的長期紛爭、頻繁地改朝換代密切相關(guān)。

到了清朝初期,黃海海域曾被稱為“東大皮絕遲洋”,把現(xiàn)在的東海一帶稱為“南大洋”;清朝末期,在1908年以后出版的地圖中均已使用今名。也就是說,黃海名稱的正式使用也只是20世紀初期以后的事情。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fā)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chǎn)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宏枝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于種植。

擴展資料

流域氣候

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山脈眾多,東西高差懸殊,各區(qū)地貌差異也很大。又由于流域處于中緯度地帶,受大氣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影響的情況比較復雜,因此,流域內(nèi)不同地區(qū)氣候的差異顯著,氣候要素的年、季變化大,流域氣候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較強;

二、季節(jié)差別大、溫差懸殊;

三、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

四、濕度小、蒸發(fā)大;

五、冰雹多,沙暴、揚沙多;

六、無霜期短。

參考資料:中國網(wǎng)-黃海名稱的燃李由來是什么?

黃河的神話故事關(guān)于黃河有哪
1個回答2024-03-20 07:49
關(guān)于黃河的神話傳說
一、大禹治水: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jīng)常發(fā)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lǐng)會議,征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qū)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jié)父親的治水經(jīng)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后世。

二、鯉魚跳龍門: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里被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里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里出發(fā),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美麗的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么高,怎么跳???”“跳不好會摔死的!”,伙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帶動著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后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xù)朝前飛躍,終于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山北的鯉魚們見大紅鯉魚尾巴被天火燒掉,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伙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墒浅藗€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shù)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神仙道,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
黃河大道東,黃河大道西是什么歌名?
1個回答2023-09-22 21:15
羅大佑《皇后大東道》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一課黃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1個回答2024-01-23 06:33
  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

  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墒且徊辄S河近2000年來的“表現(xiàn)”,卻叫人大吃一驚。黃河在近2000間來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人們不禁要問: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么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說來有趣,在數(shù)千年到數(shù)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是很好的,可與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時候,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來黃河變了,它開始變得兇猛暴烈起來,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當于長江的68倍。黃河每年從中上游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重量達16億噸,其中12億噸被搬到了大海,4億噸則沉積在下游河道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泥沙上。它使黃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結(jié)果有的河段高出兩岸農(nóng)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黃河成了懸河。每到洪水季節(jié),黃河這些地段的堤壩很容易決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災。

  據(jù)科學家研究,黃河發(fā)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黃土高原氣溫轉(zhuǎn)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jié)構(gòu)松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于一年破壞耕地550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nóng)作物大量減產(chǎn)。越是減產(chǎn),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越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越來越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shù)也就越來越頻繁。

  把黃河治理好,關(guān)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新中國成立后,科學家已經(jīng)為治理黃河設(shè)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qū)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jīng)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guī)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這樣數(shù)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xiàn)實。
黃河大合唱中黃河怨主要內(nèi)容簡要?
1個回答2024-03-10 09:09

祖國領(lǐng)土不容曰寇侵犯,中華兒女憤怒了,堅決要把曰本侵列者趕出中國去。

黃河的詩句 黃河歌曲 黃河資料 在線等 急用
1個回答2023-09-19 07:55
《黃河大合唱》。
河豚之死文言文,河豚一生能鼓多少次氣,河豚怎么鼓
1個回答2024-03-06 02:43
河豚之死
河之魚,有豚其名者,游于橋間,而觸其柱,不知遠去.怒其柱之觸己也,則張頰植(直立.)鬣(指魚的鰭.),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動.飛鳶(讀音yuān.老鷹.)過而攫之,磔(讀音zhé .裂.)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觸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譯:河里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豚,在橋墩之間游動,撞到橋的柱子,不知道離開橋遠點.惱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張開面頰立起魚鰭,(因惱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氣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動.非過的老鷹抓住了它,撕裂魚腹把它吃了.喜歡游卻不知道停,因為游而碰到東西,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錯誤地發(fā)泄自己的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