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國際高級經貿英語考試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研究生怎么樣
1個回答2022-08-13 18:50
很好的,就業(yè)很好
國際貿易的復習題試題?。∏蟠鸢?,急需
1個回答2023-01-27 17:52
1√


4√






9√
10×
國際貿易有什么好書
1個回答2024-02-15 22:19
看原版書吧.
推薦一本書,國際經濟學,華盛頓大學 Robert G Carbaugh 著.機械工業(yè)出版社,英文第八版.
講的都是從國際貿易角度的純理論的東西.
再說,練一下英文也好嘛!
國貿實務方面的書看對外經貿大學出的,東北財大的那本也好.
注:本人是國貿專業(yè)的學生~~~以上均為專業(yè)老師推薦的哦.
^O^
國際貿易小話劇
1個回答2024-04-11 11:10
找三人參加,一出口,一買方,一承運。事情經過:買賣雙方談定以DDP價格成交一批鞋。在臨交貨的前一個月突然暴出必經海域海盜劫船的的事件,賣方為降低風險與買方商討改交貨方式為FCA.經過商討最終雙方同意,并提出賣方加投保險。故事較簡,可任意發(fā)揮
求2012年復旦千分考模擬試題~
1個回答2022-07-25 13:31
請問有了嗎?
復旦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好嗎
1個回答2024-11-29 11:52

復旦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好嗎如下:

挺好的,開始在一起上課,后面主要分流到經濟學院、管理學院、國務學院和公衛(wèi)學院。而且經管實驗班就是復旦把經濟、管滑耐友理學院所有專業(yè)放在一起做通識教育的嘗試。

復旦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的教學目的:研究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畝配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對于管理類專業(yè)包括信槐會計和財務專業(yè)都是必修課程。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農林經濟管理學、公共管理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等。

擴展資料

復旦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的專業(yè)未來趨勢:

復旦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與國際慣例接軌步伐的不斷加快,項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及組織所認識。

復旦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開始認識到運用項目管理知識、工具和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項目的盲目性,減少項目中種種失誤帶來的巨大損失。而這些擁有良好項目管理教育和實踐經驗的人員早已成為實力公司追逐的對象。

院系專業(yè)

截至2020年11月,同濟大學設有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新生院和29個專業(yè)學院,本科招生專業(yè)82個。

2022年2月,學校新增應用物理學專業(yè)、海洋技術專業(yè)、生物信息學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地質工程專業(yè)、工業(yè)工程專業(yè)、智能制造工程專業(yè)、人工智能專業(yè)、基礎醫(yī)學專業(yè)。

原來復旦大學的“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出自這本《尚書大傳》
1個回答2024-02-01 22:32
原來復旦大學的“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出自這本《尚書大傳》

卿云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這首詩歌出自傳統(tǒng)典籍《尚書大傳》,據(jù)說是大舜在與群臣宴會時所唱。

所謂“卿云”,據(jù)說它的特點是“若煙非煙,若云非云”。

這種云彩縈繞在天空,古人認為是吉祥的象征。

此時的大舜正準備將天子之位禪讓給大禹,就像當初帝堯將天子之位禪讓給自己一樣。

一位又一位圣賢接過治理天下的重擔,用他們的美德與智慧指引黎民百姓,就像是太陽與月亮的光輝在天空上交相輝映??。

這首詩歌,以它高遠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在千百年間備受贊譽。

南朝著名詩論家鐘嶸在《詩品》中說:“昔《南風》之詞,《卿云》之頌,厥義夐矣!”

明朝著名詩人徐禎卿也說:“詩理宏淵,談何容易,究其妙用,可略而言。

《卿云》《江水》,開《雅》《頌》之源;《烝民》《麥秀》,建《國風》之始?!?br/>
上個世紀初,教育界的先驅們就是從這首詩歌中得到靈感,將國人自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命名為“復旦大學”。

然而,這樣一首流傳千年的詩歌,在近代卻受到了不少學者的質疑。

梁啟超在《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中認為:“但以文學史的眼光仔細觀察,這詩的字法、句法、音節(jié)不獨非三代前所有,也還不是春秋戰(zhàn)國時所有,顯然是漢人作品。”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也指出:“辭僅達意,頗有古風,而漢魏始傳,殆亦后人擬作?!?br/>
學者們之所以會對這首詩歌產生懷疑,除了近代以來“疑古思潮”的影響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尚書大傳》這部書的性質。

我們知道,秦始皇為了禁錮讀書人的思想,實行了“焚書坑儒”的暴政,從而導致很多儒家典籍幾乎失傳,《尚書》正是其中之一。

漢朝建立之后,為了發(fā)展國家的文化事業(yè),鼓勵民眾積極獻書,并且希望以國家的力量組織學者研究儒家經典,從而設立了“官學”。

然而經過暴政與戰(zhàn)火的摧殘,碩儒耆老零落殆盡,大漢朝廷竟一時難以尋找到一位研究《尚書》的專家。

所幸經多方探訪,終于在濟南發(fā)現(xiàn)了一位名叫伏生的老先生,他曾在秦朝擔任“博士”之職,畢生以《尚書》為業(yè)。

于是漢文帝派遣晁錯向這位年過九十的老先生請教,最終將《尚書》列為官學。

《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流傳的與《尚書》相關的書籍中,有“《傳》四十一篇”。

所謂“傳”,當時專指解釋儒家經書的著作。

有學者認為,這四十一篇《傳》,即伏生所作的《尚書大傳》,是伏生對于《尚書》的解說。

到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又為《尚書大傳》做注。因此《尚書大傳》一書具有極高的思想與文獻價值。

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尚書大傳》的命運卻十分坎坷。

到了宋代,學者們已經很難見到此書的完整本。

到了清初,大學者朱彝尊編撰《經義考》之時,此書已經被著錄為“佚”,所以一般認為《尚書大傳》全書在明末已經失傳。

不過,這樣一部重要的文獻,古代的學者們又豈會任由它煙消云散呢?所以從清初開始,學者們就前赴后繼地開展起對《尚書大傳》的輯佚工作。

所謂“輯佚”,就是從依舊在世間流傳的文獻中,將那些已經失傳的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出來。

假設某一本書已經失傳了,但是還有一些存世的書籍,曾經引用過這本書的內容。

這樣,學者們就可以通過各種嚴密的考證,將這本失傳的書“復活”。

因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尚書大傳》,實際上是前代學者們輯佚的成果。

換言之,包括這首膾炙人口的《卿云歌》,實際上是從各種其他的傳世文獻中摘錄出來的。

因此,這些內容并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

甚至對于同一件事情的記載,幾本古書中的文字內容會有很大差別,盡管他們都聲稱自己引用的是《尚書大傳》中的記載。

比如這首《卿云歌》,關于這首歌是何時創(chuàng)作、舜是在何種場合吟詠這首歌、群臣作何反應,各種文獻在記載上皆有一定的差異。

因此清代輯佚之學的名家陳壽祺也感嘆,這一段記載:“書籍征引,闕佚不全,又先后乖舛?!?br/>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梁啟超等近代著名學者會對這首歌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了。

雖則如此,不可否認的是,《尚書大傳》中蘊含的思想、記載的故事以及對《尚書》文本的解釋,都在歷史上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

因此,它仍然是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思想、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重要材料。

有清一代,如朱彝尊、孫之騄、孔廣林、陳壽祺等學者,都進行過《尚書大傳》的輯佚工作,相關成果達二十余種。

其中,以陳壽祺的《尚書大傳輯校》最稱善本。

陳壽祺在孫之騄、孔廣林等人的基礎上,“覆加稽核,揭所據(jù)依,稍參愚管而為之案”,案語精當,辯證精細,改正前人輯校的闕失與訛誤,對復原《尚書大傳》極有裨益。

在陳氏之后,集成《尚書大傳》搜輯、校訂與考證、闡發(fā)之大功者,則必推皮錫瑞的成名作《尚書大傳疏證》。

皮錫瑞在陳壽祺輯本的基礎上,進一步補遺漏、廣異文、正訛誤,搜輯更完備,考訂更精確,編排更合理,形成更完善的《尚書大傳》文本。

同時,他從文字、史事、制度、說義等入手,對《尚書大傳》全面疏證、闡發(fā),征引詳明,疏解透徹,議論精當。

對于今天的研究者來說,皮氏此書更是一座繞不開的高峰。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