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散記在線閱讀

湘行散記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7 04:59

1934年,沈從文返回故里,眼見滿目瘡夷,美麗鄉(xiāng)村變成一片調(diào)零景象,悲從中來,一路寫下這些文字,抒發(fā)他“無言的哀戚”。

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其間散落數(shù)十封才子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情書。該書文筆自然淳樸,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質樸的風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創(chuàng)作背景

《湘行書簡》由一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記》的母本。1934年,因母親病危,沈從文匆匆趕回湘西。行前,他與夫人張兆和約定,每天給她寫一封信,報告沿途所見所聞。這組書札,便是踐履這一約定的產(chǎn)物。

《湘行散記》便是根據(jù)這些書信積累的素材寫成的。從《湘行書簡》到《湘行散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材料到創(chuàng)作的極好范例。那些記錄了他們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緒的真實寫照。

湘行散記發(fā)生了哪些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12:35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輪卜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是作饑差者兩次重返湘西所得。書中含有大量作者所見所聞,感悟等。書中對于湘西河道景色描寫,確實精彩,本地人粗話的收錄也很寫實,沈從文對于底層人民生活爛桐皮的關照,也符合如今的價值觀。
湘行散記里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6-19 01:00

里面都是散文。沈從文的作品大都是描寫湘西的風土人情以及自己內(nèi)心涌現(xiàn)的美感,所以幾乎不以人物為主要描寫對象。

作品涉及到的人物有妓女、水手、礦工、老頭兒、印瞎子、老纖夫,等等。

湘行散記中主要人物
1個回答2024-03-23 23:44

湘行散記人物形象介紹:

1、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

這個朋友的言語行為皆粗中有細且?guī)c嫵媚,可算是個妙人;是個愛好古玩字畫的“風雅”人;為)性情隨和又不馬虎,是一個活鮮鮮的人。他熱情大方、真摯誠懇、幽默風趣、愛憎分明、豪放灑脫、隨和認真。

2、七老

他年輕力壯且經(jīng)驗豐富。他脾氣暴躁,但細心大膽,親切和善,不向惡勢力屈服。

3、儺右

伶俐勇敢、質樸善良,有追求抱負、堅持自我,后來卻蒼老而消沉。

4、虎雛

虎雛性格能屈能伸,每到一個新環(huán)境都能等待、把握機會,面對趕差軍人的侮辱,他隱忍并找準時機還擊。他有勇有謀、敏捷勇敢、待人和善、樂于助人、善良大方、懂得忍耐。

《湘行散記》賞析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種民間活潑潑的味道。1934年,沈從文返回故里,眼見滿目瘡痍,美麗鄉(xiāng)村變成一片凋零景象,悲從中來,一路寫下這些文字,抒發(fā)他“無言的哀戚”。

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其間散落數(shù)十封才子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情書。該書文筆自然淳樸,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質樸的風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湘行散記》中的人物,商販、妓女、水手、兵士、農(nóng)人、礦工皆圍繞大河展開種種生活,而妓女和水手正是因河道而繁榮的職業(yè)。那些人兒有情有義,在苦難中頑強的活著,和命運、自然做著抗爭。簡單而樸素的描繪,使讀者看來,儼然是一幅湘西版的清明上河圖。

《湘行散記》中刻畫了許多處于當時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他們的生活,對現(xiàn)今的我們而言,是極其陌生的。因此必得“沉”入字里行間,跟隨作者的筆觸,去真切感受他們的呼吸,體悟他們的情感,感知他們的悲歡離合,感嘆這些“小人物”與大時代息息相關的浮沉命運。

湘行散記題目及答案
1個回答2024-02-12 23:29

【主回答】

題目:

1.在作者看來,在第二個長灘上碰到的老纖手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選文作具體闡述。(6分)

2.文中劃線部分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說明。(7分)

3.結合全文,怎樣理解文中第五段“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這句話?(4分)

4.本文是一篇旅行記,在文章結尾,作者描寫了一幅小小水村如詩如畫的生活景象。從全文看,這樣安排有何好處?作者的描寫有何特色?(6分)

答案:

【小題1】⑴體格健壯,生命力旺盛。(1分)他年近八十“卻如古羅馬戰(zhàn)士那么健壯”;在干冷的天氣里光著腳談生意;“見小船已開出后”,“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2分)。(三個例子任意舉出兩個即可)

⑵對于生存努力而執(zhí)著。(1分)他冒著寒冷同掌舵水手討價還價,希望多掙錢;在討價還價無望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要求,自動拉纖;數(shù)錢時神氣活現(xiàn)(2分)。(三個例子任意答對兩個即可)

(注意:是回答作者眼中的老纖手形象,如答“又老又狡猾”,不給分。)

【小題2】劃線部分記敘的是一個水手的意外死亡(1分),這本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1分),但作者的敘述語言卻冷靜客觀,不渲染,不夸飾(1分),與所敘內(nèi)容的悲劇色彩和帶給讀者的心理震撼形成強烈的反差(2分)。這一方面與下文“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相呼應(1分),另一方面,將水手的生活狀態(tài)更如實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讀者留下了體悟和思索的空間(1分)。

【小題3】這句話既寫出了弄船人因生活境遇之悲慘,已經(jīng)對生活的苦難習以為常,并不覺得年近八十的老人這樣賣命地拉活有什么不合常理,甚至連自身的意外死亡也被視作平常之事。(2分)也寫出了作者對他們的悲苦生活狀態(tài)的深切同情(1分)和對他們漠視生命意義的委婉批判。(1分)

【小題4】⑴作者在文中主要記敘了一位水手意外身亡和一位老纖手執(zhí)著于生存的故事,重點表現(xiàn)了他們生活的苦難、沉重(1分),結尾轉而對一個典型的水村風物進行描繪,重點寫出水村生活美麗的一面(1分),這樣寫不僅使文章點面結合,搖曳多姿(或:顯得手法靈活),(1分)也更全面地反映了辰州途中的生活面貌(1分)。

⑵作者的描寫主要從聲音這一角度切入,著重寫了自己所聽到的各種聲音(1分),并結合眼前所見,虛實相生,生動地寫出了水村生活的恬靜的一面(1分)。

【知識延展】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這個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

原文:

小船去辰州還約三十里,兩岸山頭已較小,不再壁立拔峰,漸漸成為一堆堆黛色與淺綠相間的丘阜,山勢既較平和,河水也溫和多了。兩岸人家越來越多,隨處可以見到毛竹林。山頭已無雪,雖尚不出太陽,氣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順風張帆向上流走去時,似乎異常穩(wěn)定。

但小船今天至少還得上三個灘與一個長長的急流。

大約九點鐘時,小船到了第一個長灘腳下了,白浪從船旁跑過快如奔馬,在驚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灘。小船上灘照例并不如何困難,大船可不同一點。灘頭上就有四只大船斜臥在白浪中大石上,毫無出灘的可能。其中一只貨船,大致還是昨天才壞事的,只見許多水手在石灘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攤曬了許多被水浸濕的貨物。正當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灘時,卻見一只大船,正擱淺在灘頭激流里。只見一個水手赤裸著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動,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為激流帶走了。在浪聲哮吼里尚聽到岸上人沿岸追喊著,水中那一個大約也回答著一些遺囑之類,過一會兒,人便不見了。這個灘共有九段。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

小船上第二段時,河流已隨山勢曲折,再不能張帆取風,我擔心到這小小船只的安全問題,就向掌舵水手提議,增加一個臨時纖手,錢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個老頭子,牙齒已脫,白須滿腮,卻如古羅馬戰(zhàn)士那么健壯,光著手腳蹲在河邊那個大青石上講生意來了。兩方面都大聲嚷著而且辱罵著,一個要一千,一個卻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錢折合銀洋約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堅持非一千文不出賣這點氣力,這一方面卻以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這筆錢給一個老頭子。我雖立即答應了不拘多少錢統(tǒng)由我出,船上三個水手,還是一面與那老頭子對罵,一面把船開到急流里去了。見小船已開出后,老頭子方不再堅持那一分錢,卻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自動把背后纖板上的短繩,縛定了小船的竹纜,躬著腰向前走去了。

待到小船業(yè)已完全上灘后,那老頭就趕到船邊來取錢,互相又是一陣辱罵。得了錢,坐在水邊大石上一五一十數(shù)著。我問他有多少年紀,他說七十七。那樣子,簡直是一個托爾斯泰!眉毛那么長,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都同畫相上的托爾斯泰相去不遠??此菙?shù)錢神氣,人快到八十了,對于生存還那么努力執(zhí)著,這人給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

小船上盡長灘后,到了一個小小水村邊,有母雞生蛋的聲音,有人隔河喊人的聲音,兩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許多等待修理的小船,一字排開斜臥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邊敲敲打打,我知道他們正用麻頭與桐油石灰嵌進船縫里去。一個木筏上面還擱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著。忽然村中有炮仗聲音,有嗩吶聲音,且有鑼聲;原來村中人正接媳婦。鑼聲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劃船的,無不停止了工作,向鑼聲起處望去。——多美麗的一幅畫圖,一首詩!但除了一個從城市中因事擠出的人覺得驚訝,難道還有誰看到這些光景矍然神往?

向左轉|向右轉

湘行散記講了一件什么事
1個回答2024-02-14 01:06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種民間活潑潑的味道。1934年,沈從文返回故里,眼見滿目瘡夷,美麗鄉(xiāng)村變成一片凋零景象,悲從中來,一路寫下這些文字,抒發(fā)他“無言的哀戚”。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其間散落數(shù)十封才子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情書。該書文筆自然淳樸,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質樸的風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湘行散記讀后感,求原創(chuàng)
1個回答2024-02-14 19:22
? ? 沈從文一生坎坷,我對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對自己的發(fā)妻的追求。那份校園愛情的淳樸,如果他追求的湘西干凈純粹相融相合。然而,這樣無欲無求的人一生歷經(jīng)坎坷確是上天的不公。
? ? 沈從文先生在談及自己說,我從不遵循君子道德之道,只有藝術家的探幽燭微的勇氣。施蟄存先生說沈身上有著“苗漢混血青年的某種潛在意識的偶然奔放”。這一瞬間,讓我想到了某位來自中亞碎葉的胡風男子,那位仰天大笑出門去的不羈男子,那位舉杯邀明月的孤寂男子,沈從文先生似乎也是這樣一種融合,詮釋著絕對的自我和如水的細膩。
? ? 這樣一位對政治因素極為不敏感的文人,在我的理解看來,他應當是被邊緣化的人物。沈先生文中所描繪的山水人和諧的景象,他所追求的“邊城”,筆下的人性美、生活美,這些故事原型大多發(fā)生在山水重重的湘西深處,這無疑給故事本身披上了朦朧美的面紗,從故事本身再到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上來看,除去了對于家鄉(xiāng)深沉的愛意之外,向往超然世外的生活,無疑會給人以避世的猜想。寄情山水間,不知名利,不曉政事,歷朝歷代文人都在重復這樣的選擇。但這不是現(xiàn)代的主流價值觀所能容忍的,這種享樂主義與現(xiàn)當代追求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提倡奉獻自我顯然是格格不入的。換句當代人的話來說,避世約等于不思進取。在人們?nèi)找鎳乐氐淖非笮腋s不追求快樂的今天,我以為,沈從文先生應當是寄情鄉(xiāng)土但是窮困潦倒的清高文人形象。實則卻不然,他不僅僅做到了肆意笑談的人生,更得到了讀者的尊敬寵愛。似乎是在這中間找到了良好的契合點
湘行散記題目及答案
1個回答2024-02-19 04:39

【主回答】

題目:

1.在作者看來,在第二個長灘上碰到的老纖手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選文作具體闡述。(6分)

2.文中劃線部分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說明。(7分)

3.結合全文,怎樣理解文中第五段“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這句話?(4分)

4.本文是一篇旅行記,在文章結尾,作者描寫了一幅小小水村如詩如畫的生活景象。從全文看,這樣安排有何好處?作者的描寫有何特色?(6分)

答案:

【小題1】⑴體格健壯,生命力旺盛。(1分)他年近八十“卻如古羅馬戰(zhàn)士那么健壯”;在干冷的天氣里光著腳談生意;“見小船已開出后”,“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2分)。(三個例子任意舉出兩個即可)

⑵對于生存努力而執(zhí)著。(1分)他冒著寒冷同掌舵水手討價還價,希望多掙錢;在討價還價無望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要求,自動拉纖;數(shù)錢時神氣活現(xiàn)(2分)。(三個例子任意答對兩個即可)

(注意:是回答作者眼中的老纖手形象,如答“又老又狡猾”,不給分。)

【小題2】劃線部分記敘的是一個水手的意外死亡(1分),這本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1分),但作者的敘述語言卻冷靜客觀,不渲染,不夸飾(1分),與所敘內(nèi)容的悲劇色彩和帶給讀者的心理震撼形成強烈的反差(2分)。這一方面與下文“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相呼應(1分),另一方面,將水手的生活狀態(tài)更如實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讀者留下了體悟和思索的空間(1分)。

【小題3】這句話既寫出了弄船人因生活境遇之悲慘,已經(jīng)對生活的苦難習以為常,并不覺得年近八十的老人這樣賣命地拉活有什么不合常理,甚至連自身的意外死亡也被視作平常之事。(2分)也寫出了作者對他們的悲苦生活狀態(tài)的深切同情(1分)和對他們漠視生命意義的委婉批判。(1分)

【小題4】⑴作者在文中主要記敘了一位水手意外身亡和一位老纖手執(zhí)著于生存的故事,重點表現(xiàn)了他們生活的苦難、沉重(1分),結尾轉而對一個典型的水村風物進行描繪,重點寫出水村生活美麗的一面(1分),這樣寫不僅使文章點面結合,搖曳多姿(或:顯得手法靈活),(1分)也更全面地反映了辰州途中的生活面貌(1分)。

⑵作者的描寫主要從聲音這一角度切入,著重寫了自己所聽到的各種聲音(1分),并結合眼前所見,虛實相生,生動地寫出了水村生活的恬靜的一面(1分)。

【知識延展】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這個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

原文:

小船去辰州還約三十里,兩岸山頭已較小,不再壁立拔峰,漸漸成為一堆堆黛色與淺綠相間的丘阜,山勢既較平和,河水也溫和多了。兩岸人家越來越多,隨處可以見到毛竹林。山頭已無雪,雖尚不出太陽,氣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順風張帆向上流走去時,似乎異常穩(wěn)定。

但小船今天至少還得上三個灘與一個長長的急流。

大約九點鐘時,小船到了第一個長灘腳下了,白浪從船旁跑過快如奔馬,在驚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灘。小船上灘照例并不如何困難,大船可不同一點。灘頭上就有四只大船斜臥在白浪中大石上,毫無出灘的可能。其中一只貨船,大致還是昨天才壞事的,只見許多水手在石灘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攤曬了許多被水浸濕的貨物。正當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灘時,卻見一只大船,正擱淺在灘頭激流里。只見一個水手赤裸著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動,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為激流帶走了。在浪聲哮吼里尚聽到岸上人沿岸追喊著,水中那一個大約也回答著一些遺囑之類,過一會兒,人便不見了。這個灘共有九段。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

小船上第二段時,河流已隨山勢曲折,再不能張帆取風,我擔心到這小小船只的安全問題,就向掌舵水手提議,增加一個臨時纖手,錢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個老頭子,牙齒已脫,白須滿腮,卻如古羅馬戰(zhàn)士那么健壯,光著手腳蹲在河邊那個大青石上講生意來了。兩方面都大聲嚷著而且辱罵著,一個要一千,一個卻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錢折合銀洋約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堅持非一千文不出賣這點氣力,這一方面卻以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這筆錢給一個老頭子。我雖立即答應了不拘多少錢統(tǒng)由我出,船上三個水手,還是一面與那老頭子對罵,一面把船開到急流里去了。見小船已開出后,老頭子方不再堅持那一分錢,卻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自動把背后纖板上的短繩,縛定了小船的竹纜,躬著腰向前走去了。

待到小船業(yè)已完全上灘后,那老頭就趕到船邊來取錢,互相又是一陣辱罵。得了錢,坐在水邊大石上一五一十數(shù)著。我問他有多少年紀,他說七十七。那樣子,簡直是一個托爾斯泰!眉毛那么長,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都同畫相上的托爾斯泰相去不遠。看他那數(shù)錢神氣,人快到八十了,對于生存還那么努力執(zhí)著,這人給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

小船上盡長灘后,到了一個小小水村邊,有母雞生蛋的聲音,有人隔河喊人的聲音,兩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許多等待修理的小船,一字排開斜臥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邊敲敲打打,我知道他們正用麻頭與桐油石灰嵌進船縫里去。一個木筏上面還擱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著。忽然村中有炮仗聲音,有嗩吶聲音,且有鑼聲;原來村中人正接媳婦。鑼聲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劃船的,無不停止了工作,向鑼聲起處望去?!嗝利惖囊环媹D,一首詩!但除了一個從城市中因事擠出的人覺得驚訝,難道還有誰看到這些光景矍然神往?

湘行散記題目及答案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8 00:43

【主回答】

題目:

1.在作者看來,在第二個長灘上碰到的老纖手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選文作具體闡述。(6分)

2.文中劃線部分在語言風格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說明。(7分)

3.結合全文,怎樣理解文中第五段“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這句話?(4分)

4.本文是一篇旅行記,在文章結尾,作者描寫了一幅小小水村如詩如畫的生活景象。從全文看,這樣安排有何好處?作者的描寫有何特色?(6分)

答案:

【小題1】⑴體格健壯,生命力旺盛。(1分)他年近八十“卻如古羅馬戰(zhàn)士那么健壯”;在干冷的天氣里光著腳談生意;“見小船已開出后”,“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2分)。(三個例子任意舉出兩個即可)

⑵對于生存努力而執(zhí)著。(1分)他冒著寒冷同掌舵水手討價還價,希望多掙錢;在討價還價無望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要求,自動拉纖;數(shù)錢時神氣活現(xiàn)(2分)。(三個例子任意答對兩個即可)

(注意:是回答作者眼中的老纖手形象,如答“又老又狡猾”,不給分。)

【小題2】劃線部分記敘的是一個水手的意外死亡(1分),這本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1分),但作者的敘述語言卻冷靜客觀,不渲染,不夸飾(1分),與所敘內(nèi)容的悲劇色彩和帶給讀者的心理震撼形成強烈的反差(2分)。這一方面與下文“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相呼應(1分),另一方面,將水手的生活狀態(tài)更如實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讀者留下了體悟和思索的空間(1分)。

【小題3】這句話既寫出了弄船人因生活境遇之悲慘,已經(jīng)對生活的苦難習以為常,并不覺得年近八十的老人這樣賣命地拉活有什么不合常理,甚至連自身的意外死亡也被視作平常之事。(2分)也寫出了作者對他們的悲苦生活狀態(tài)的深切同情(1分)和對他們漠視生命意義的委婉批判。(1分)

【小題4】⑴作者在文中主要記敘了一位水手意外身亡和一位老纖手執(zhí)著于生存的故事,重點表現(xiàn)了他們生活的苦難、沉重(1分),結尾轉而對一個典型的水村風物進行描繪,重點寫出水村生活美麗的一面(1分),這樣寫不僅使文章點面結合,搖曳多姿(或:顯得手法靈活),(1分)也更全面地反映了辰州途中的生活面貌(1分)。

⑵作者的描寫主要從聲音這一角度切入,著重寫了自己所聽到的各種聲音(1分),并結合眼前所見,虛實相生,生動地寫出了水村生活的恬靜的一面(1分)。

【知識延展】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這個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

原文:

小船去辰州還約三十里,兩岸山頭已較小,不再壁立拔峰,漸漸成為一堆堆黛色與淺綠相間的丘阜,山勢既較平和,河水也溫和多了。兩岸人家越來越多,隨處可以見到毛竹林。山頭已無雪,雖尚不出太陽,氣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順風張帆向上流走去時,似乎異常穩(wěn)定。

但小船今天至少還得上三個灘與一個長長的急流。

大約九點鐘時,小船到了第一個長灘腳下了,白浪從船旁跑過快如奔馬,在驚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灘。小船上灘照例并不如何困難,大船可不同一點。灘頭上就有四只大船斜臥在白浪中大石上,毫無出灘的可能。其中一只貨船,大致還是昨天才壞事的,只見許多水手在石灘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攤曬了許多被水浸濕的貨物。正當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灘時,卻見一只大船,正擱淺在灘頭激流里。只見一個水手赤裸著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動,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為激流帶走了。在浪聲哮吼里尚聽到岸上人沿岸追喊著,水中那一個大約也回答著一些遺囑之類,過一會兒,人便不見了。這個灘共有九段。這件事從船上人看來,可太平常了。

小船上第二段時,河流已隨山勢曲折,再不能張帆取風,我擔心到這小小船只的安全問題,就向掌舵水手提議,增加一個臨時纖手,錢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個老頭子,牙齒已脫,白須滿腮,卻如古羅馬戰(zhàn)士那么健壯,光著手腳蹲在河邊那個大青石上講生意來了。兩方面都大聲嚷著而且辱罵著,一個要一千,一個卻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錢折合銀洋約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堅持非一千文不出賣這點氣力,這一方面卻以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這筆錢給一個老頭子。我雖立即答應了不拘多少錢統(tǒng)由我出,船上三個水手,還是一面與那老頭子對罵,一面把船開到急流里去了。見小船已開出后,老頭子方不再堅持那一分錢,卻趕忙從大石上一躍而下,自動把背后纖板上的短繩,縛定了小船的竹纜,躬著腰向前走去了。

待到小船業(yè)已完全上灘后,那老頭就趕到船邊來取錢,互相又是一陣辱罵。得了錢,坐在水邊大石上一五一十數(shù)著。我問他有多少年紀,他說七十七。那樣子,簡直是一個托爾斯泰!眉毛那么長,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都同畫相上的托爾斯泰相去不遠??此菙?shù)錢神氣,人快到八十了,對于生存還那么努力執(zhí)著,這人給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這個人在他們弄船人看來,一個又老又狡猾的東西罷了。

小船上盡長灘后,到了一個小小水村邊,有母雞生蛋的聲音,有人隔河喊人的聲音,兩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許多等待修理的小船,一字排開斜臥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邊敲敲打打,我知道他們正用麻頭與桐油石灰嵌進船縫里去。一個木筏上面還擱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著。忽然村中有炮仗聲音,有嗩吶聲音,且有鑼聲;原來村中人正接媳婦。鑼聲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劃船的,無不停止了工作,向鑼聲起處望去。——多美麗的一幅畫圖,一首詩!但除了一個從城市中因事擠出的人覺得驚訝,難道還有誰看到這些光景矍然神往?

湘行散記第一章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2-20 03:15
沈從文先生是我國上個世紀早期的著名作家,而且他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讀了湘行散記后,我真正領略了這一文學巨擘對于語言文字的與眾不同的卓越的組織駕馭能力。他用精妙絕倫的浪漫優(yōu)美的細膩筆觸給我們描摹了一幅幅有聲有色的或靜謐恬淡或繁華熱鬧的畫面,常常讓人掩卷遐想,陶醉其間。作者獨到的創(chuàng)作手法及運用文字的巧慧赫然紙上,不由得心生無言的欽佩與尊敬?;蒙蛳壬闹羞@樣兩句話來表達我看此書時的感受是很恰當?shù)模骸跋胗靡唤M文字去捕捉那意境那感動,以及捕捉沉醉于那意境那感動時節(jié)的心情,實近于一種徒勞無功的努力。”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