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2022-12-09 03:04

2個回答

錦瑟 ?? 李商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 ? ? ? ? ? ?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 ? ? ? ? ? ? ?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 ? ? ? ? ? ?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 ? ? ? ? ? ? ?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詩創(chuàng)作于李商隱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jié),足以表達(dá)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lán)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dāng)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失足:跌跤。千古:長遠(yuǎn)的年代。舊時比喻一旦犯下嚴(yán)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恨事。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這個是對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沒有辦法,過去了終究是過去了,與其糾結(jié),不如面對現(xiàn)實,好好地生活,積極向上的走下去,百年之后一切都會成為過眼云煙……
相關(guān)問答
成語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典故這個成語的典故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2 15:03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25 04:50
一失足成千古恨    解釋:比喻一旦犯下嚴(yán)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出處: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全文
“一失足成千古恨”故事來源
1個回答2024-03-16 16:31
詞 目 一失足成千古恨 釋 義 比喻一旦犯下嚴(yán)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出 處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div>
追憶是什么意思?惘然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5-30 08:41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3-25 02:41
出處: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理解: 人是感情的動物...
全文
為什么說“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回頭得百
2個回答2023-08-23 08:05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出處: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鼻昂?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理解...
全文
一失足成千古恨?
4個回答2022-08-04 22:50
人生有很多選擇,有時候運氣也很重要 但是盡管“十足”,只要繼續(xù)努力就不會有“千古恨”,可能會懊悔那時候的選擇,但真正的過去了,那也是成長的機會
一失足成千古恨
2個回答2022-08-25 09:21
一失足成千古恨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xì)釋義 比喻一旦犯下嚴(yán)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貶義 出 處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
全文
給幾個古代一失足成千古恨或一步成就一生的例子
1個回答2024-03-20 17:37
年輕時,唐伯虎無所事事,和人縱酒游樂,經(jīng)過好朋友的規(guī)勸,于是唐伯虎祝閉門苦讀,經(jīng)年累月。16歲時唐伯虎參加秀才考試,中了第一名案首。29 歲到南京參加鄉(xiāng)試,高中解元(第一名)。正當(dāng)唐伯虎積極準(zhǔn)備...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