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務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2024-04-02 21:38

1個回答

1952年建曹家務鄉(xiāng),1958年改洪峰公社,1983年復改鄉(xiāng)。1996年北大王莊鄉(xiāng)并入。1997年,面積71.5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北曹家務、南曹家務、郭家務、何麻營、堿鋪、潘莊子、小良村、眼照屯、紀莊子、姚馬房、孟各莊、孫家務、南戈奕、許辛莊、泥安、韓臺、大蘆莊子、支各莊、南胡其營、大良村、劉家務、張莊子、仁和鋪、泥塘、北戈奕、東莊、東桑園、曹官營、北倉上、查馬房、小堤、譚其營、北大王莊、唐家營、張小營、辛立村、仙人橋、通澤、朱莊、東八里莊、賈八里莊、后仲和、南小營、張家務、馮各莊、榆林屯、遷民屯、前種和、邵家營、西桑園、孟家園子52個行政村。

相關問答
曹里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5-17 07:01
北宋末年,相國寺大方丈曹彬在此建“興國寺”,為紀念曹彬建寺功高,后人稱曹里寺。1956年建立曹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曹里鄉(xiāng)至今。
曹鎮(zhèn)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5-10 04:09
1958年建曹鎮(zhèn)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7年,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銀王、潘莊、陶寨、邢鋪、褚莊、灣李、溝劉、王莊、肖莊、李莊、焦莊、朱堂、齊莊、秦莊、曹東、曹西、曹北、關莊、謝莊、...
全文
太安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5-08 22:51
土名孤榆樹。榆樹地名的由來,據(jù)《滿洲地名考》記載:市街用土壁圍繞,在土壁之上生長著繁茂的榆樹,由遠望去如同個森林,故此地得名為榆樹;另一種說法,地名源于城南的一棵參天古榆樹。據(jù)說這棵榆樹需十余人合...
全文
義和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4-22 22:26
“義和場始建于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1924年置義和場,民國年間屬渠縣上北路貴福區(qū)所轄,由于地處渠縣、營山、平昌“三縣”交界,因邊界糾紛常引發(fā)生流血事件,同年8月,三縣縣長和當?shù)赜忻氖?!-- -->...
全文
太平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6-28 00:30
建國前屬武都縣木馬鄉(xiāng)轄地。建國初為武都縣木馬區(qū)太平鄉(xiāng)。1957年太平鄉(xiāng)劃歸康縣。1958年歸入陽壩公社管轄,1961年分設太平公社。1983年改為鄉(xiāng)至今。現(xiàn)轄陰壩子、未子溝、田壩里、杜壩、柯家、二坪...
全文
會同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5-23 15:05
建國前夕屬東江鄉(xiāng),1950年設會同鄉(xiāng),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旋改稱會同公社。1972年10月恢復會同公社,1984年6月改為會同鄉(xiāng)。1997年,面積184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街上、會同、藍逕、武...
全文
聯(lián)城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3-17 15:37
聯(lián)城鄉(xiāng)歷史源遠流長。聯(lián)城名稱的由來,可上溯到周朝。據(jù)說蒙山前的顓臾國被滅后,部分難民逃到聯(lián)城一帶安營扎寨,聯(lián)防自衛(wèi),故叫聯(lián)營。難民中有位顓臾王子,帶領大家在此安家落戶,墾荒種地。王子死后葬在該處,...
全文
大安山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3-30 02:52
房山區(qū)轄鄉(xiāng)。位于區(qū)域北部,大寒嶺南麓。鄉(xiāng)政府駐地大安山村。北為門頭溝區(qū)界,南接佛子莊鄉(xiāng),西鄰史家營鄉(xiāng),東界為河北鎮(zhèn)。轄域面積70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13個自然村,有1895戶,4939人,其...
全文
馬場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4-03 01:23
古時進京、進省城的官道途經于馬場,那時,馬場雖有居民集住,但無集市,有一人名叫陳谷戛,便議以甲子馬日同約趕集,由此逐步形成一個經濟貿易與物資交流的場區(qū),古時又稱谷戛馬場,相沿至今,陳谷戛其人古墓至今...
全文
王集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6-03 19:15
1953年設王集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鄉(xiāng)。猛唯1996年后安鄉(xiāng)并入。1997年,全鄉(xiāng)面積迅瞎54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東王集、南王集、北王枝昌培集、葦子灣、梁莊、王庫莊、孫梅莊、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