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的陶弘景與陶山的故事?

2024-03-17 11:10

1個回答

相傳南北朝時,著名的道教學者、醫(yī)學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稱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遺跡和動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媼拄杖登門求醫(yī),自言是底山(沙門山)青石龍村人。陶公診脈后,采來三味草藥讓她帶回去煎服。老媼回家,藥到病除。數(shù)日后前來道謝,報以木質方印一顆,并說以后如遇久旱,可將木印在嶼山東北八角橋邊紅巖上蓋三下,底山“頭梳腦背”上即有烏云涌起,雨便沛然而至。后遇天旱,試之果然應驗。不久,公將此印交地方長老收藏,百姓都說那個求醫(yī)送印的老媼就是沙門山的白龍娘娘。所以后來一遇天旱,人們就把通明寺內的陶公塑像抬出來祈雨?,F(xiàn)在陶山河南村邊還留有白龍廟,廟右有陶府廟,以志紀念。陶公在嶼山數(shù)年,繼而遷徙到沙門山,在獐兒巖(或稱麻雀巖)結草廬隱居。一個炎夏的中午,陶公身背藥簍,汗涔涔地來到十字坑的潭邊,只聽水聲潺潺,見泉水下瀉碧潭,如碎玉飛濺。他就坐在潭邊樹蔭下的青石板上歇息、納涼。這時從山仁來了一個肩挑柴擔的小伙子,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剛放下柴擔.就“卜通”一聲躍入潭里洗澡。陶公見狀,大吃一驚,忙喊:“水太涼,快快上來!”陶公的徒弟也長嘆一聲:“不出三日當斃矣?!钡苑騾s悠閑自在地邊洗澡邊笑著說:“沒關系,請放心。”他游了一會,上岸來了,挑柴翻嶺而去。陶公深為他的身體擔憂。不料數(shù)日后,又遇到他,他挑柴健步如飛,陶公十分驚異。樵夫說:“我日日如此,實無妨害?!碧展砣淮笪颍拔姨蘸刖白鲞^太醫(yī)令,行醫(yī)數(shù)十年,自以為精通醫(yī)理,竟不如山野樵夫,殊不知民間尚有強身防病之術?!弊愿行呃ⅰ1沩樖謱⑺芍?,傾筐倒入飛霞嶺邊的溪澗中。說來也怪,翌年春天,這里綠草如茵,姹紫嫣紅,長滿各種藥材。附近百姓經常來此采藥,人們都稱這里為“藥齊坑”,坑頂山頭也取名“藥齊頂”。陶公聞訊,感嘆說:“豎子知其一,不知其二,豈醫(yī)理不靈哉!”師徒繼續(xù)行醫(yī),為民除病。又一年,當?shù)匚烈吡餍?,陶公急中生智,把研制好的百藥和多年煉就的丹藥投入溪水中,溪水順流而下,陶公默默祈禱:愿飲到溪水的人太平無事。果然應驗得很,百姓平安無事。后來,當?shù)厝嗣駷榱思o念陶公,就把這溪水稱做“福泉”,把陶公修煉的地方改建稱做“福泉寺”了。陶公在獐兒巖寓居不久,又搬到福泉山深處十八畝坪隱居。由于經常有人來求醫(yī)求藥,名聲愈來愈大,一直傳到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蕭衍的耳中,蕭衍原與陶弘景交情甚篤。陶公掛冠神武門,辭官在句容茅山隱居時,蕭衍(此時系雍州刺史)經常遣使問計,陶公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現(xiàn)在,蕭衍已即帝位,聽說陶公在安固(即瑞安)福泉山中隱居,就派遣二位將軍來征召他還都為相。兩將軍帶著梁武帝所賜的十斤茯苓、五斗白蜜上山。將軍說明來意后,陶公卻婉言謝絕說:“請將軍轉奏皇上,言臣歸隱山野,潛心修道,精研醫(yī)術,其志已決,求陛下勿怪。皇上饋贈甚豐,無以為報,有詩一首,聊表心意。”并隨手寫下一首詩,詩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眱晌粚④姛o奈,只好下山,可又覺得有負圣意,難以回京繳旨,進退兩難,便跳到獐兒巖邊的深潭里,以身殉職。黎民百姓哀念這兩位將軍的忠貞,把這潭改名為:“將軍潭”。大家都說陶公已在此成仙,又把沙門山改稱為“仙門山”。陶弘景在嶼山、福泉山居住時,為當?shù)匕傩兆隽瞬簧俸檬拢笕藶榱思o念他,把嶼山改名為陶山,在陶山背建通明寺,在福泉山建福泉寺,在獐兒巖外綠溪東首建貞白祠。這些寺、祠都用陶公的字號命名。福泉寺外,現(xiàn)尚留陶公修煉道術的遺跡,稱 “煉丹巖”。福泉寺里曾留有陶公的手跡,現(xiàn)在僅知道上聯(lián)是:“福泉白水山山出?!碧蘸刖暗墓适乱恢痹谔丈饺嗣窨陬^流傳著。

相關問答
陶山的陶弘景與陶山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8 04:24
相傳南北朝時,著名的道教學者、醫(yī)學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稱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遺跡和動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媼拄杖登門求醫(yī),自言是底山(沙門山)青石龍村人。陶公診脈后...
全文
陶弘景在哪
1個回答2023-08-18 11:21
忘了- - 你仔細看看任務說明
陶弘景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3-17 14:02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號華陽隱居(自號華陽隱居)。著名的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
全文
陶弘景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3-24 13:20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醫(yī)學家。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自幼聰明異常,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后拜左衛(wèi)殿...
全文
陶弘景作品,簡介
1個回答2024-05-04 01:04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集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等。
誰知道陶弘景的作品
1個回答2023-08-18 17:37
《肘后備急方》
陶弘景簡介
1個回答2024-03-30 17:09
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人。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晚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整理古...
全文
陶弘景是誰
1個回答2025-03-26 10:12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集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等。
陶山的陶弘景與陶山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01 16:17
相傳南北朝時,著名的道教學者、醫(yī)學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稱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遺跡和動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媼拄杖登門求醫(yī),自言是底山(沙門山)青石龍村人。陶公診脈后,...
全文
陶弘景著作有什么
1個回答2023-08-08 21:22
本草經集注,真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