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歷史人物

2024-03-16 01:02

1個回答

最早見于志史的來普陀修煉的著名道教人物為秦始皇年間(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的安期生。他曾受學(xué)于河上丈人,賣藥于東海邊,人稱“千歲翁”。相傳秦始皇東巡時,以重金召他去尋求長生不老藥。安期生不受其命,曰:“后數(shù)十年求我于蓬萊山下?!盵10]不久安期生渡海至桃花島、馬秦(今朱家尖)和普陀諸島隱居修道。今普陀山幾寶嶺下東側(cè)巖洞中有“仙人井”,其水雖大旱大潦亦無增減,色味甘潔,井窟中寒氣侵人,雖酷暑不可久居,相傳為安期生煉丹遺跡。西南海中的桃花山,傳說是以安期生灑墨成桃花而得名。普陀山上的會仙峰,亦名天柱峰,叢巖聳峙,廣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靄,恍若神仙來會,相傳當(dāng)年安期生曾鸞驂鶴馭來游于此。追懷者有詩《安期仙井》云:“安期煉丹處,遙指仙人井。華蓋結(jié)樹冠,玄泉烹清茗。寒懊復(fù)暑涼,甘潤稱逸品。任憑滄海淼,只取一瓢飲。嗟爾名利客,至此應(yīng)知省。世人多棄此,熙攘幾寶嶺?!盵11]詩《會仙峰》云:“會仙峰上待仙來,鶴馭鸞驂仔細(xì)猜。天柱巍巍高百丈,分明海上是蓬萊?!盵12]“群仙高會處,即此是蓬萊。略試神通手,蓮花頃刻開?!盵13]
另一位曾在普陀山長期隱居修道的著名道教人物是梅福,字子真。他精嫻詩書,博學(xué)多才,曾補(bǔ)南昌尉,因見王莽擅權(quán),漢室將傾,便棄妻子,隱姓埋名,于漢平帝元始年間(公元1——5年)渡海來普陀山,結(jié)茅山椒,采藥煉丹,直至終老。后人因此稱此山為“梅岑山”,此名沿襲了千余年。北宋宣和年間,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履跡瓢痕”。今普陀山普濟(jì)寺西北有梅岑峰,岡阜起伏,林壑幽美,峰頂建有梅福庵,相傳是當(dāng)年梅福結(jié)茅隱修之處。梅福庵內(nèi)有靈佑洞,又名煉丹洞,內(nèi)壁巖石嶙峋,狀若百獸,崖間滲水,常年不息,傾入仙童葫蘆塑像中,被稱為“仙水”。洞中塑有梅福像,清康熙年間吳瞻泰題洞額,相傳此處為梅福煉丹處。庵內(nèi)有一“梅福井”,方廣1米余,水碧味甘,清澈見底,相傳為梅福煉丹用井。梅岑峰西麓下的梅灣,巉巖刻露,林木蔥蘢,景色幽美,據(jù)古志書載梅福曾于此廣植梅樹。后人追懷其亮節(jié)高風(fēng),詠嘆之詩頗多,如:清祝德風(fēng)詩《梅岑峰》云:“子真仙去??丈?,萬樹幽香擁翠鬟。半夜蛟龍聽鐵笛,梅花吹落白云灣?!盵14]明李桐詩《題梅灣春曉》云:“萬樹梅花開滿灣,冥蒙春色駐枝間?;厮枷晌境傻と眨_落隨時待九還。”[15]明邵輔忠詩《梅灣春曉》云:“幾樹疏梅倚石斜,問梅開落屬誰家。東風(fēng)昨夜頻吹俏,也作如來小白花?!盵16]清釋明慧詩《游梅灣》云:“梅花萬樹滿前灣,仙尉于今丹灶閑。春色自來還自去,何曾一片落人間?!盵17]清徐載陽詩《梅岑仙井》云:“漢室衣冠視若泥,飄然浮海鑿山池。丹成跨鶴歸何處,留得清泉待月輝?!盵18]清釋法湜詩《春日訪梅岑庵題壁》云:“行義何妨又潔身,梅花獨占首陽春。尋來丹井今猶在,無復(fù)當(dāng)年跨鶴人?!盵19]清朱緒曾詩《梅仙庵》云:“仙尉騎鸞去不回,煉丹古井旁林隈。吳門市卒埋名久,海外孤岑尚姓梅。”[20]等等。
據(jù)普陀山志史記載,晉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公元284年——355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精通神仙修道之術(shù),曾游歷此山。今普濟(jì)寺慈云石東側(cè),有葛洪井,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滲水涓涓,晝夜不息,相傳為葛洪當(dāng)年煉丹所鑿。宋袁燮詩《葛仙丹井》云:“竹屋虛明臥古松,葛仙丹井留遺蹤。日長無事同僧話,指點云邊三四峰?!盵21]清沈樹蘭詩《葛洪井》云:“句容家世憶仙翁,鶴馭翩翩駐碧空。獨有余丹留井底,甘泉普濟(jì)洛迦東?!盵22]另據(jù)鄞縣志記載,元朝道士王天助,曾修煉于普陀山。京師大旱之時,他祈雨輒應(yīng),投鐵符治理決河水患也頗為靈驗,被皇帝賜號太虛玄靜明妙真人。在普陀青鼓山西,坡陡之處有裸巖八處,散布岡阜,石色白,玲瓏似玉,異于它峰,相傳此巖與八仙過海的道教傳說有關(guān),被稱作“八仙巖”。清李鼎詩《八仙巖》云:“鸞馭一齊停,云璈側(cè)耳聽。八仙同過海。佛眼久垂青。”[23]清祝德風(fēng)詩《八仙巖》云:“青鼓巖西聚八仙,蓬萊高會自年年。慣隨龍女來聽法,頃刻能開火上蓮?!盵24]在幾寶嶺上,有煉丹峰,據(jù)古志載,曾有羽客煉丹于此。在圓通禪院后的兩壑間,有天然石橋相聯(lián),巧妙絕倫,民間傳說是仙人為之,因此稱之為“仙橋”。

相關(guān)問答
普陀山普陀山
1個回答2024-03-15 09:47
上個月有同事也去普陀山玩了,一直有在網(wǎng)購的她當(dāng)然第一時間也想到了在網(wǎng)上預(yù)訂,但看了好幾個熱門的旅游網(wǎng)站后,因為普陀山的地理環(huán)境問題,加上同事想找的是一些家庭旅館,很多網(wǎng)站都找不到合適的住宿,就算有,價...
全文
普陀山法雨寺的歷史背景
1個回答2024-03-08 03:00
法雨寺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八年,因當(dāng)時此地泉石幽勝,結(jié)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歷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hù)國鎮(zhèn)海禪寺”。后毀于戰(zhàn)火。  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jì)、法雨二寺領(lǐng)...
全文
普陀山劇場
1個回答2024-02-13 15:39
  《印象普陀》選址在朱家尖原觀音文化苑。朱家尖歷史上為普陀山的廟宇地,是觀音道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印象普陀是一部獨特的山水實景力作。完美結(jié)合了普陀的地域特性,將場景、聲光與表演融為一體,是一臺以觀音文...
全文
普陀山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3-03 02:28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漢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春秋戰(zhàn)國時,普陀山及附近諸島被稱為“甬東”。山東南緊鄰一更小的島嶼,懸峙海中,稱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連稱普陀洛伽山。明朝時實行海禁,普陀山的...
全文
普陀山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2-05 12:21
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chuàng)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間,有梵僧(又說西域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示現(xiàn)。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像回國,途...
全文
夢幻西游小普陀
1個回答2024-02-07 01:36
PT的正常加點就是2體3耐,如果怕以后藍(lán)不夠也可以2體2耐1魔加,不過我覺得不太必要,我練PT加的就是2體3耐,怕法打可以點抗,沒魔可以學(xué)冥思加上限,沒必要為了一點魔法浪費1點耐~~當(dāng)然啦,加一點魔的...
全文
普陀水仙的文化典故
1個回答2024-03-15 08:45
相傳很久以前,百花仙子欲培育在冬天開花的草本花卉,費盡了心血??膳嘤鰜淼闹粫L根,不會發(fā)芽開花。百花仙子無奈來到普陀山,向觀音菩薩求教。觀音睜開慧眼說道:“寒冬草木枯萎,乃是自然之象,很難強(qiáng)求。...
全文
普陀區(qū)有知名人物嗎
1個回答2024-03-15 11:43
呂子喬在普陀區(qū)
普陀山經(jīng)典名句
1個回答2024-03-16 22:45
普陀山相傳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普陀山經(jīng)典名句有普陀山擁有深沉厚重的歷史,無論霧與靄都將普陀銘記于心;云煙綿延,普陀山氣勢非凡。 1、普陀山擁有深沉厚重的...
全文
普陀山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5-24 21:17
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普陀山位于錢塘江口、舟山群島東南部海域,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區(qū)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總面積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米。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