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原型真實發(fā)生地終于找到了

2024-01-13 16:27

1個回答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其發(fā)生地目前全國有幾十處,有的地方建成 旅游 景點,有的地方不擇手段的爭取名人效應(yīng)提高當?shù)刂取5沟啄囊惶幨钦鎸嵃l(fā)生地,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云。最近,筆者通過對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篩選,無意中在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地方,卻發(fā)現(xiàn)了這個故事的真正發(fā)源地。可以確切地說,這是唯一的真實發(fā)原地,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牽強附會。

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記載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里:齊侯(莊公)還自晉,不入。遂襲莒,門于且于,傷股而退。明日,將復(fù)戰(zhàn),期于壽舒。明日,先遇莒子蒲侯氏。莒子重賂之,使無死,曰:‘請有盟’。華周對曰:‘貪貨棄命,亦君所惡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棄之,何以事君?’莒子親鼓之,從而伐之獲杞梁。莒人行成。齊侯歸,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優(yōu)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意思是周靈王二十二年(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秋,齊莊公姜光伐衛(wèi)、晉,一度奪取了衛(wèi)國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公元前549年,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返回齊都臨淄,便突襲莒國(今山東莒縣)。在襲莒的戰(zhàn)斗中,齊國將領(lǐng)杞梁、華周英勇戰(zhàn)死,為國捐軀。后來齊、莒講和罷戰(zhàn),齊人載杞梁尸回臨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靈柩于郊外的道路。齊莊公派人吊唁。杞梁妻認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國,齊莊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誠意,又倉促草率,對烈士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吊唁。后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我們沒有理由否定《左傳》關(guān)于杞梁妻要求齊侯按規(guī)范的禮儀吊念杞梁的事件。只是《左傳》中沒有提到哭的事,更沒有提到哭長城的事。沒有在《左傳》中記錄杞梁妻哭夫,不等于杞梁戰(zhàn)死后,杞梁妻沒哭她丈夫。其實在后來《禮記·檀弓》里曾子說 “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這樣以來,就使《左傳》中的史實“杞梁妻拒齊莊公郊外吊唁”的內(nèi)容更豐富了。由杞梁妻不僅讓齊侯吊唁杞梁,還有了“杞梁妻哭夫”的形象描寫,這種描寫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從《左傳》到《禮記》,我們已經(jīng)弄清楚了杞梁確有其人,并在莒國之戰(zhàn)中戰(zhàn)死,戰(zhàn)死的時間是齊莊公五年(公元前549年)。

杞梁戰(zhàn)死后,其妻非常愛夫,悲痛萬分。但是仍然沒有哭長城的記載。后來出現(xiàn)的卻是哭杞城的記載。首先是西漢劉向的《說苑·善說篇》中說:“昔華周、杞梁戰(zhàn)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阨?!睎|漢王充的《論衡》中多次提到杞梁妻哭杞城的事。中國書法杰作東漢《曹娥碑》中“哀姜哭市,杞崩城隅”也說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

可見在漢代以前, “杞妻哭杞城”的說法已廣為留傳。需要說明的是《左傳》記載的杞梁是齊國將領(lǐng),他戰(zhàn)死后“杞妻吊夫"在齊都臨淄也好,《禮記》記載的杞妻在臨淄哭也好,都不影響杞梁妻在杞國都城也哭過。既然古代最著名的 歷史 學(xué)都認為杞梁妻也哭過杞城,那我們就只能認為杞梁妻哭過杞城后,又回到齊都臨淄吊唁安葬。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杞城倒底在哪里?杞梁尸首從莒國運回齊都臨淄是否經(jīng)過杞城?

杞城自然是杞國的都城。杞國周初封于河南杞縣,史書罕有記載,《史記》中雖有《陳、杞世家》記載陳國、杞國兩國的 歷史 ,但對杞國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還特別說到:“杞國微小,其事跡不值得記載?!边@就給后人研究杞國 歷史 造成很大障礙。北魏地理風物學(xué)家酈道元也認為杞梁妻哭杞城是可信的,但他在當時情況下不了解杞國的遷移情況,誤認為杞城在河南。如果杞城在河南,那杞梁妻是絕對不可能跑到河南去哭的。因此,他竟然把杞梁戰(zhàn)死的地方莒城,在《水經(jīng)注》中注明是杞梁哭杞城的地方。這種注解是當時缺少 歷史 資抖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我們現(xiàn)代人對酈道元錯誤的注解應(yīng)該予以諒解。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著名學(xué)者張貞先生晚年隱居安丘杞城村,他花費巨大的心血,撰成《杞紀》二十二卷,并入編《四庫全書》。從此,我們對杞國的 歷史 有了全新的認識。解放后,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和 歷史 學(xué)家們的不斷努,目前杞國 歷史 越來越清晰。公開資料顯示:公元前647年,由于淮夷與宋國的入侵,杞國被迫繼續(xù)向東遷徙。杞成公在位時期,將杞國遷到緣陵。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再把杞國遷到淳于(今濰坊市坊子區(qū)黃旗堡街道杞城村)。

下面我把《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里。周靈王二十二年秋,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 姜光伐衛(wèi)、晉,奪取朝歌。公元前549年,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回齊都臨淄便突襲莒國。在襲莒的戰(zhàn)斗中,齊國將領(lǐng)杞梁、華周英勇戰(zhàn)死這段時間的杞國國君、在位時間、在位年數(shù)截圖如下: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從杞成公時(公元前654年)杞國遷到緣陵,歷經(jīng)杞桓公、杞孝公后,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將杞城遷到淳于(今濰坊市坊子區(qū)黃旗堡街道杞城村)這一百多年時間里,杞國的都城都在緣陵。杞梁于齊莊公五年,即公元前549年在莒戰(zhàn)中陣亡,杞梁妻哭杞城時,正是杞文公元年,即公元前549年,當時的都城正是杞國的都城從緣陵向淳于遷移前的第五年。也就是說杞梁妻哭的杞城就是緣陵。

那么緣陵在什么地方?《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緣陵即營陵,古城在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五十里?!边@地方就在昌樂縣營丘鎮(zhèn)的齊國故城遺址附近。這里正處在莒國與臨淄之間,杞國或許就是杞梁的祖先所在地,杞梁作為齊國將領(lǐng)是帶隨軍家屬還是杞梁戰(zhàn)死后其妻去杞城迎柩,我們不得而知,但杞妻哭緣陵杞城是能讓人信服的。另外,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王充在《論衡》中認可杞梁妻哭杞城,但不認為杞城是由杞梁妻因哭而崩。崩塌的原因可能是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王充的觀點是正確的。杞文公即位時,杞國在緣陵已有一百多年,受當時建筑條件的限制,又加上戰(zhàn)爭不斷,城墻一定也處于岌岌可危的程度。要不杞文公為何很快就遷都到淳于了。因此,杞梁妻哭城時,杞城墻崩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關(guān)問答
孟姜女哭長城寫作文
1個回答2024-01-18 09:59
傳說很久以前江蘇松江府有個孟家莊,孟家莊有一老漢善種葫蘆。這一年他種的葫蘆長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鄰居姜家院里。孟、姜兩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約秋后結(jié)了葫蘆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結(jié)了一個大葫蘆...
全文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00:35
民間流傳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fā)修筑長城,不...
全文
簡單的講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01:24
孟姜女有個老公,叫范喜梁,被秦始皇抓去修長城。然后孟姜女千里尋夫,到了發(fā)現(xiàn)范喜梁死了。然后孟姜女在長城邊哭,把長城哭倒了。
孟姜女哭長城故事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1-26 07:00
有一個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孟姜女救了一個叫范喜良的人,她們兩人見面非常喜歡對方,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準備結(jié)為夫妻。 成親那天,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后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
全文
孟姜女哭長城故事原文
1個回答2024-01-31 02:34
相傳秦朝時有個孟老漢和姜老漢一墻之隔互為鄰居,孟老漢一年春天在院子的墻邊種了一顆葫蘆籽,經(jīng)過細心澆水、施肥培育,后來結(jié)了一個幾十斤重的葫蘆瓜,姜老漢眼看葫蘆瓜成熟,一刀切開了后,卻看見一個白白胖...
全文
我能簡要地講一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1-07 01:38
古代有個妹子叫孟姜女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簡單
1個回答2024-02-24 03:56
給你提供兩段吧: 一、民間流傳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
全文
孟姜女哭長城的主人公
1個回答2022-08-13 12:11
孟姜女就是主人公
簡單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3 13:23
春秋時齊國勇士杞梁之妻子,即是孟姜女,杞梁隨齊莊公攻打莒國而戰(zhàn)死,其尸運送回國時,其妻孟姜奉夫棺,將窆于城外,乃露宿三日, 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shù)尺,由哀慟迫切,精誠之所感也...
全文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5 10:28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fā)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