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歷史典故

2023-12-16 08:24

1個回答

退避三舍的歷史典故:

在春秋時期,晉獻公下令捉拿自己的兒子重耳,重耳提前得知此事,外逃到楚國,當時的楚成王認為,重耳以后很有可能會回到晉國當王,所以對重耳是禮遇有加。有一次,楚王與重耳在宴會上飲酒敘話,楚王就問重耳:“我對你這么好,如果你以后當了晉王,要怎么回報我呢?”

重耳就回答說:“楚國富饒,要什么沒有呢?相比之下,晉國又有什么值得獻給楚王呢?”但是楚王并不滿意這個回答,還是希望重耳可以有所表示,重耳就說:“如果有一天我當上了晉王,而楚國與晉國要打仗,那么我就讓我們的軍隊先退避三舍,如果這樣您還不能原諒我,那么我再來派軍作戰(zhàn)?!?/p>

后來重耳回到了晉國,也成為了晉王,將晉國治理得非常好,并且在后來與楚國對戰(zhàn)的時候,也信守承諾,先退避三舍,然后再來集中兵力出擊,打贏了城濮之戰(zhàn)。

相關(guān)問答
退避三舍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10:37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shè)宴...
全文
退避三舍成語典故
1個回答2024-01-24 21:53
退避三舍 典 故 春睜和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
全文
退避三舍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2 01:19
1 退避三舍的...
全文
退避三舍的成語典故。
1個回答2024-02-16 09:21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基本釋義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貶義 出 處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戰(zhàn)國時晉國國君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原文?
1個回答2024-02-16 06:08
子玉①怒,從②晉師。晉師退。軍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師老矣,何故退?”子犯③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④辟⑤之,所以報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眾素飽,...
全文
退避三舍故事典故
1個回答2024-02-25 08:53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出自左傳?!踞屃x】舍:古代行軍時以三十里為一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的翻譯和原文
1個回答2024-02-27 04:34
原文 及楚,楚子①饗之,曰:“公子若返晉國,則何以報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余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
全文
退避三舍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3 00:20
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發(fā)生的一則故事: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楚成王在接待他時問,你如果回到晉國的話,將怎樣報答我?重耳說,楚國遍地是人杰,到處物產(chǎn)豐饒,比晉國富多了,我拿什么報答您...
全文
退避三舍出處
1個回答2024-03-06 18:53
退避三舍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釋義] 春秋時,晉國同楚國在城濮(在今山東鄄城西南)作戰(zhàn),晉文公遵守以前的諾言,把軍隊撤退九十里(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軍三十里...
全文
有誰知道退避三舍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15 15:03
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發(fā)生的一則故事: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楚成王在接待他時問,你如果回到晉國的話,將怎樣報答我?重耳說,楚國遍地是人杰,到處物產(chǎn)豐饒,比晉國富多了,我拿什么報答您呢...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