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的啟示是什么

2023-12-09 06:50

1個回答

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藝的高超境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全面具體地介紹了“核舟”的形象,熱情贊揚了我國明代的民間工藝匠人的雕刻藝術(shù)和才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王叔遠(yuǎn)精湛工藝的贊美。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明朝有個手藝奇巧精妙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yuǎn),(他)能夠用一寸長的木頭上,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以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大概刻的是蘇東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度八分多點兒,大約有兩個黃米粒(約二黍左右)那么高。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

4、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船艙旁邊刻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5、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關(guān)上它,就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處。



相關(guān)問答
刻舟求劍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1-22 05:13
多少字有限制嗎 追問:沒有 追問:快 追答:
刻舟求劍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1-23 15:12
  刻舟求劍是由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必將導(dǎo)致錯誤的判斷。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   這個故事...
全文
成語刻舟求劍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1-20 16:24
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
刻舟求劍的道理與啟示
1個回答2024-01-22 14:31
成語寓意 主要批評 刻舟求劍是由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必將導(dǎo)致錯誤的判斷。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揭...
全文
核舟記怎樣介紹核舟的?
1個回答2024-01-22 00:28
核舟記首先介紹了船的大小,高度。然后寫中間船艙,再寫船頭三人,接著說明船尾舟子,最后總括核舟的人數(shù)字?jǐn)?shù)等,贊嘆雕刻技藝高超。
刻舟求劍啟示我們什么?
5個回答2023-11-29 20:30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地點發(fā)生了變化,解決問題的途徑應(yīng)靈活有變。
刻舟求劍啟示我們什么?
1個回答2024-01-09 07:42
《刻舟求劍》故事啟示:刻個記號便于打撈寶劍,原本并無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那豈不等于沒有記號嗎?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guī)、看不到事物發(fā)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
全文
刻舟求劍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學(xué)習(xí)有什么啟示
1個回答2024-01-22 03:39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
舟山核雕的舟山核雕名人
1個回答2024-03-13 16:46
宋水官趙親龍 姚小高 周雪官 須培金 周建明 顧金方 金云玲 劉小敏(劉敏霞)陳平汝鳳倫 周義青 鐘火元 須永培 顧林華 肖艷萍 肖艷琴 郇躍慶 任敏華 須浩良 須君亮 陳紀(jì)元 王豐 馬勝華 孫小明...
全文
核舟記中表示蘇東坡故事的依據(jù)?
1個回答2024-02-02 07:34
核舟的小窗上,右邊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蘇東坡十月寫的《后赤壁賦》,而左邊的“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則是蘇東坡寫于七月的《前赤壁賦》中的名句。用以揭示東坡泛舟時的月夜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