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這個地名是怎么來的?

2024-05-03 08:43

2024-05-03 12:47

關于余杭這個地名的由來,還要追溯到大禹時期,在一次南巡時,大禹曾經(jīng)乘船路過這里,看到這里的風景后,連自己的余杭(就是船的意思)都不要了,立刻上岸,于是,這個地方就被后人叫做“余杭”。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境內(nèi)置錢唐(含杭州城區(qū))、余杭兩縣,屬會稽郡(錢唐幾經(jīng)變更,到民國為杭縣,余杭區(qū)系由原余杭縣和杭縣大州知部地域合并而成)。1961年3月,從臨安縣析出原余杭縣境與錢塘聯(lián)社合并。

4月,錢塘聯(lián)社撤銷,恢復縣建制,定名余杭縣,縣治設臨平鎮(zhèn)。余杭之名,春秋時已見諸史籍,彼時先屬越,后屬吳,后復屬越,戰(zhàn)國中期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境內(nèi)置錢唐(含杭州城區(qū))。

余杭兩縣,屬會稽郡(錢唐幾經(jīng)變更,到民國為杭縣,余杭區(qū)系由原余杭縣和杭縣大部地域合并而成)。西漢時,余杭、錢唐兩縣仍屬會稽郡,錢唐為會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錢唐縣為泉亭縣。

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余杭縣為進睦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余杭、錢唐。民國元年(1912年)2月,廢杭州府,以原錢塘、仁和縣地并置杭縣,與余杭縣同屬錢塘道。民國16年廢道制。

實行省冊悄消、縣二級制,劃杭縣城區(qū)、運兆西湖、會堡、江干、皋塘、湖墅等地,建立杭州市。1961年3月,從臨安縣析出原余杭縣境與錢塘聯(lián)社合并,4月,錢塘聯(lián)社撤銷,恢復縣建制,定名余杭縣,縣治設臨平鎮(zhèn)。